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民生> 正文
分享到:

有福之州 生态送福

2022-06-24 08:09:08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蔡秀明  作者:卞军凯
故地重游,往往令人触景生情。去年3月24日的午后,在福州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鼓楼区的福山郊野公园,登上观景平台,近处的左海公园、远处的鼓山美景尽收眼底。他留下的一句句话语、一声声嘱托,情深意切。

市民在绿树成荫的左海公园内晨练。福建日报记者 游庆辉 摄

东南网6月24日讯(福建日报记者卞军凯)故地重游,往往令人触景生情。去年3月24日的午后,在福州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鼓楼区的福山郊野公园,登上观景平台,近处的左海公园、远处的鼓山美景尽收眼底。他留下的一句句话语、一声声嘱托,情深意切。

“福州是有福之州,生态条件得天独厚。”

“七溜八溜,不离福州。”

“我在福州工作了六七年,37岁到这里,一生中最好的年华在这里度过。”

“希望继续把这座海滨城市、山水城市建设得更加美好,更好造福人民群众。”

穿过烟云,回望历史。上世纪90年代,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时,亲自推动了西湖综合整治、内河污染治理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创造出美丽宜居的城市环境,擘画出山水城市、海滨城市建设的美好蓝图。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福州牢记嘱托,砥砺奋进,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接力推进城市人居环境建设。如今,全市建成了近1500座公园,治理了156条城区内河,布局了绵延600多公里的绿道,提升了闽江、乌龙江“两江四岸”品质,让老百姓“推窗见绿,出门见园,行路见荫”,把生态福利送到了市民群众的家门口。

建好城市公园,实现人居环境大跃升

“即使是从苏州来的朋友,见惯了园林美景,我仍然要带他们到福山郊野公园走一走。他们看了之后说,果然很好,不是空有虚名!”说这话的,是头发灰白的73岁马拉松爱好者王喜春。他家住在几公里外,每周2次来福山郊野公园跑步,原因有好几项。

“山地公园,在森林中跑步,提高免疫力的效果更好;坡度和缓,平均在8度左右,没有陡峭路段;既有上坡又有下坡,让人得到充分锻炼……”王喜春说,许多马拉松爱好者爱来福山郊野公园,还在这里举行过“半马交流赛”。

能在福山郊野公园找到快乐的,远不止马拉松爱好者。胡冰女士应女儿要求,开车载着六年级的女儿和2个同学来到公园,让孩子们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下午;已经退休的市民李芳女士,和7位朋友一起来到公园里的大众茶馆聚会,把欢声笑语拍成视频发给远在国外的儿子,让他放心……“这里有15张桌子,经常出现爆满、等座的情况。”福山郊野公园一家大众茶馆的工作人员说。

“州西北,有福山”,这句让福州城因此得名的记载,也是福山郊野公园的命名来源。谁能想到,这座地处城市西北角的生态公园,以前是十足的荒山野岭。

福州城区,有58座山体,仅福山郊野公园就串起了大腹山、科蹄山、五凤山三座山体。过去这些近在眼前的山林无法亲近,市民要爬山登高还得到郊外去。何时能登上家门口的山林?市民期待已久。

变废为宝,把荒山变成公园!2016年以来,鼓楼区先后启动福山郊野公园一期、二期工程建设,用生态环保的施工方式,在山林中增添了总长度20公里的森林绿道,打造梯田花海、桃花源等24个景观节点,形成了福榕园、祈福台、福字坪等“福文化”主题特色,让荒山野岭完全变成了市民身边的生态福利。目前,福山郊野公园已升级为3A级旅游景区,每年入园的市民游客达500万人次以上。

去年3月2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福山郊野公园考察,他乘坐电瓶车实地了解郊野福道风貌,听取城市生态公园规划建设、城市水系综合治理情况汇报。习近平指出,建设好管理好一座城市,要把菜篮子、人居环境、城市空间等工作放到重要位置切实抓好。

殷殷嘱托,照亮漫漫前路。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福山郊野公园加快建设“升级版”。

“去年以来,我们以智慧化、便民化为目标,不断升级公园配套设施。”福山郊野公园服务中心主任李滨介绍,在智慧化方面,设置了20个智能打卡桩、26张智能座椅,记录市民游客的绿色能量,可兑换礼品;在便民化方面,公园开设了5家大众茶馆,以亲民价格提供休闲茶饮和福州小吃,新增的观光车运营线路,给大家提供了“乘车逛山地公园”的便利。下一步,福山郊野公园还将启动三期工程建设,让游客可以走绿道、看江景,享受更美好的山林野趣。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愈加深入人心,生态福利日渐成为新型公共福利。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生态福利的向往,以福山郊野公园为代表,福州不断加快城市公园建设步伐,推动人居环境持续跃升。

在市区中心,西湖公园、晋安湖公园、飞凤山公园迎来数不清的市民游客;在江边、在山下,旗山湖公园、三江口公园等大型公园成为新晋热门“打卡”点;在内河两岸,一个个串珠公园与潺潺流水相映成趣;在街头巷尾,一个个“口袋公园”处处见绿……2021年,福州增加超过200座大小公园。目前,全市公园总数近1500座,成为国内闻名的“千园之城”,并入选“全国十大大美之城”。

提升“两江四岸”,打造省会城市会客厅

“那一天知道你要走,我们一句话也没有说……”6月15日下午,在温情动听的《祝你一路顺风》音乐旋律中,刚刚建成的“闽江之心”青年广场举办了首场活动——福州外国语学校2022届高三成人仪式暨毕业典礼。参加完高考的高三学子们,从这里奔向自己的青春时代。

成人礼,是福州外国语学校这所百年老校的“传统”。“每年我们都会给学校18岁的高三学子举办成人礼,今年第一次把孩子们带到校外,在这个非常美丽的福州新地标,迎来他们的新起点!”福州外国语学校团委书记黄瑶感叹说,“场地特别开阔,场面特别盛大,给同学们留下深刻记忆!”

学子们走出校园办成人礼的机会,源自福州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全力拓展城市公共空间的不懈努力。

去年3月2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山郊野公园和福州市民亲切交流时表示,在这里工作的时候,就设想把福州建成海滨城市、山水城市。他说:“希望继续把这座海滨城市、山水城市建设得更加美好,更好造福人民群众。”

如何把城市山水资源变成老百姓的生态福利?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福州紧紧依托山水、滨海资源禀赋,着力实施闽江、乌龙江“两江四岸”品质提升工程,为人民群众“描绘”一幅更加美丽动人的“山水画”。

在福州市区,闽江、乌龙江穿城而过。与国内较知名的珠江、钱塘江等穿越城市的大江相比,福州“两江”生态条件更加优越,山岸比例、森林覆盖率最高,江水含沙量最少,优良水质比例最高。此外,闽江沿线共有3处国家级传统村落、5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10多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不过,与上海黄浦江两岸、杭州“三江两岸”等著名城市景观相比,福州的“两江四岸”仍有不少亟待提升的地方。比如,闽江沿线已建住宅占比相对较多,公共空间品质有待提升,绿化层次不够丰富。概括言之,“两江四岸”还没能成为令人骄傲的城市空间。

去年以来,福州大力推进“两江四岸”品质提升工程,全力打造沿江景观带。最大面积的滨河沙滩、最大的户外11人制标准足球场……去年10月,作为“两江四岸”品质提升工程的代表作,三江口生态公园建成开放。这座公园总绿地面积达1893亩,不仅配套建设了儿童乐园、篮球场、足球场等设施,还创下了多项“福州之最”。

夏至时节,作为“两江四岸”品质提升工程核心段的“闽江之心”,吸引了越来越多“打卡”的市民游客。福州城投集团所属市城乡建总该项目负责人李翔介绍,“闽江之心”位于三县洲大桥与闽江大桥之间,总长度约4.1公里,以“城市会客厅·最美水岸”为目标定位,包括滨江步行街、青年广场、青年桥、闽江文化展示馆等景点与配套,特别是市中心最大的开阔绿坡非常吸引眼球,让“闽江之心”成为城市新地标、商业新高地、市民好去处。

把最美的江景留给市民,让最好的山水成为公共福利。沿着闽江一路奔向大海,通过水体治理、岸线整治、公园提升、山体修复等“大手笔”改造提升,140公里的江岸线处处都有美丽蝶变。

作为我省唯一入选全国8个美丽海湾优秀案例(推荐名单)的海湾,在拥有35公里滨海岸线、25公里长延绵沙滩的福州滨海新城岸段,同样是让人心旷神怡的幸福感。自由嬉戏的中华凤头燕鸥、黑脸琵鹭亚成鸟……走进闽江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市民游客提供了秀美的观鸟胜地。

接力拼搏奋斗,生态福利送到家门口

“福州,有福之州啊!七溜八溜不离虎纠(意:福州)!”

“现在全国都在抓生态文明建设,福州一年四季常绿。生态就是一个最好的条件。”

习近平总书记去年3月在福州考察时,对这里的山山水水饱含深情,对这里的自然条件赞不绝口,对这里的生态资源如数家珍。这份深切情感的源头,是他在“一生中最好的年华”,亲自推动福州内河整治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

1990年,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带领着市直机关干部等8000多人奔赴西湖公园,开展义务劳动,扩建西湖。他还大力推进内河综合治理工作,提出了“全党动员、全民动手、条块结合、齐抓共治”的十六字内河治理原则。

治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跑”。历届福州市委、市政府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治理方向,开启了长达数十年的接力奋斗。

2011年,福州市通过截污、清淤、驳岸整修、景观建设等手段,完成32条内河阶段性整治,荣获2012年度全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不过,水系丰富的福州城,拥有多达156条内河,绵延蜿蜒274公里,许多市民出门即见内河。一些污染严重的地方,臭烘烘的河水让市民只能掩鼻而过。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治水攻坚,福州一往无前。

2016年以来,在梳理出800多个问题清单的基础上,福州将主城区92条主干河道(含44条黑臭水体)按流域“打包”,分为7个水系治理项目包向全国“招贤”,开始多管齐下治理——河道整治、源头治理、内涝治理、生态引水。2017年底,44条黑臭水体告别黑臭;2018年,福州被评为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

治水没有终点站,永远奋斗在路上。

2020年12月,福州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把每月14日作为“河长日”,开展集中巡河护河,守护治理成果。今年4月,福州启动“护河爱水、清洁家园”活动,作为“河长日”的延伸,大力提升全市河湖水系治理水平。

白天福船悠悠、夜晚如梦如幻,“老福州”吴如玲的手机相册里,收藏了白马河的许多美图。在白马河畔住了近50年的她,见证了这条水系的美丽蝶变:“这些年来,我亲身体会了白马河环境越来越好,满心满眼都是幸福!”

这样的绿色幸福感、生态好福利,正在接连不断送到福州市民的家门口。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福州正在全力打造生态休闲空间,实实在在地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

上世纪90年代,习近平在福州大力推进“绿化福州”,倡导“见缝插绿”和“成片种树”相结合。多年来,福州牢记“让榕树造福榕城”和“福州要多植榕树”等一系列殷切嘱托,接力开展绿化行动,形成了“城在林中、人在绿中”的优质生态环境。2017年、2018年,福州先后荣获“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市”称号。

“来福州,走福道,沾福气”,目前,福州拥有山地步道总长131公里,滨水绿道总长501.7公里,一条条休闲慢行系统融进了城市肌理,串起了绿色生活。福道不仅先后揽获“国际建筑奖”“新加坡总统设计奖”“人类城市设计奖”等国内外大奖,而且成为老百姓家门口的幸福之道。

天气晴好的傍晚,市民林思远一家又集体开始了饭后运动:父子俩沿着福道慢跑,妻子和朋友在内河边散步,之后结伴回家,其乐融融。“有碧水,有绿植,这样的惬意生活,舒缓了一天的疲劳。生活在福州,真是有福气!”林思远说。

今日生态福利让人喜,未来人居环境更可期。

记者手记

激活城市的生态竞争力

福建日报记者 卞军凯

抬头是蓝天白云,漫步在青青绿茵,逛山林步道听鸟鸣声声,看壮观江景赏长天一色……长期生活在福州的人们,已经对这些生态福利习以为常。处处可见的生态幸福感,来自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奋斗。

上世纪90年代,在城市快速发展、人口不断集聚城区、配套设施难以承载的历史背景下,福州也难以避免地出现了垃圾、污水等环境污染问题。在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同志亲自推动下,福州开启了内河治理的征程,规划建设了第一个城市污水处理厂,率先布局了红庙岭垃圾处理场……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福州历届市委、市政府不懈努力,这才有了“全国十大大美之城”的赞誉,有了水清、河畅、景美的幸福。寻根溯源,关键在于对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城市建设宏伟蓝图的矢志遵循和长期接力。

牢记“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在传承中创新,才能让城市生态环境更加美好。把“州西北”的荒山野岭变成山地公园,把城市中心的黄金宝地变成晋安湖公园,把闽江一线江景变成公共活动空间,正是有了这些在宏伟蓝图基础上精心描绘的“工笔画”,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丽生态、美好生活的向往。去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考察时评价说:“当时给福州的定位是建设海滨城市、山水城市。现在的建设都符合这个方向,跟我们当时设想是一致的,而且发展得比我们设想还要好。”

迈步新时代,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让有福之州更好造福于民”方向,聚焦“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目标,福州大力提升闽江、乌龙江“两江四岸”品质,深入落实“河长制”,积极助力“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踏上了生态宜居环境建设的新跑道。今后,激活城市的生态竞争力将成为重点目标。

一方面,福州拥有良好的生态资源禀赋。空气质量连续7年位居省会城市前三位,城市绿化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等指标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内河整治被评为全国示范,“生态条件得天独厚”。

另一方面,在生态资源开发、转化、利用方面,福州与先进城市还有差距。在权威机构发布的《2021中国城市生态环境保护营商竞争力指数报告》中,选取了将生态环境成功转化为营商环境的优秀城市,福州没有进入排名前十位,还需要向广州、成都、杭州、南京等省会城市看齐。

差距就是目标,资源可变动力。当前,福州已经开始了追赶之路。比如,加快建设绿色低碳的城市——近期,在福州举办的海创会、渔博会等大型展会,均通过“碳中和”实现“零碳”会议目标。日前,连江县举办的县级会议,在全国率先使用海洋碳汇实现“碳中和”。此外,福州还建设了全省首个“零碳工厂”、全国首个“零碳产业园区”。低碳,让生态底色愈加闪亮。

生态环境既是居住条件,也是营商环境。一个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城市,必将增添生态竞争力,提升投资吸引力,给予各类人才更强归属感。厚植生态优势,激活绿色动能,福气满满的有福之州,距离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现代化国际城市目标将越来越近。 

1  2  3  4  5  


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