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原创新闻> 正文
分享到:

​福建速度跨越山海,闽藏情深共谱新篇

2022-07-17 19:19:25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瑶  作者:李莎莎

然乌湖风光 东南网记者李莎莎 摄

厦门市援藏工作队员与藏族同胞一起在神山下跳锅庄 东南网记者李莎莎 摄

东南网7月17日讯(本网记者 李莎莎)昌都被誉为“藏东明珠”,地处深山峡谷。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这里交通不便,发展受到制约,城市功能也由于规划等原因不完善。

从2016年7月起,福建对口支援西藏地区从林芝市调整到昌都市,并分别安排福建省内经济较为发达的福州市对口援建八宿县、厦门市对口援建左贡县、泉州市对口援建洛隆县、漳州市和龙岩市共同对口援建边坝县。一代又一代的福建援藏队伍,一步一个脚印,一个接力棒带着一个接力棒,把福建速度、福建精神、福建作风带到了雪域高原,让这颗“藏东明珠”重新焕发勃勃生机。

一千多个日夜,福建援藏工作队在产业援藏上结出累累硕果:协助紫金矿业与西藏巨龙铜业达成总价38.83亿元的股权转让协议、推动投资12亿元的八宿海螺水泥和投资3亿元的左贡成功红葡萄酒投产、进一步提升闽昌双创综合体的孵化功能及泉洛扶贫产业园的集聚效应……

一袋水泥

海螺水泥 东南网记者李莎莎 摄

2020年,八宿海螺水泥点火投产。第一年就陆续解决了400多人就业,同时,该县年财政收入只有5000多万元,而该项目可年增收1亿多元。

海螺水泥,是福建省第八批援藏工作队八宿工作组组长郑浩在一次调研中发现了当地漫山遍野的石灰岩,于是思考利用石灰岩资源发展产业。经过招商引资,2018年3月,海螺水泥项目签约落地昌都市八宿县,并动工建设。福建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八宿工作组进藏后,第一时间对接项目,提供保姆式服务。

随着海螺水泥工程量的加大及员工的增多,生产生活用水需求增大,导致同用一股溪流水的西巴村出现用水紧张的情况。村民自行去海螺水泥取水口,断了其水源。

得知情况后,援藏干部立即赶赴现场协调。“这是西巴村民乃至全县人民脱贫致富的好产业、好项目。”福建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八宿工作组组长林谋东耐心地向村民讲解该项目的重大意义,逐渐取得村民的理解。

随后,援藏干部前往取水口调研,并提出新建工业用水取水口、市政管网同步连通至海螺厂区的方案,解决了农牧民和项目用水问题。

海螺水泥从开工到投产仅用了468天。“如果没有福建援藏干部,不可能会有这么快的速度。”水泥厂负责人说。

一瓶葡萄酒

葡萄酒生产车间 东南网记者李莎莎 摄

海拔3911米的西藏成功红天麓酒庄,是当前世界上最具“高度”的酒庄。6月22日,随着葡萄酒灌装生产线的启动,该酒庄正式投产运营。

这是福建援藏工作队以商引商、落户昌都市左贡县的民营企业,为当地葡萄解决了销路和深加工难题,可辐射带动2000名以上群众就业。

2018年,厦门市国资委相关负责人率夏商集团、旅游集团、海翼集团、轻工集团高管前往左贡县考察。在中林卡万亩葡萄基地,他们发现当地高原生态葡萄长势良好,但缺乏葡萄酒酿制等深加工技术,影响了农产品附加值的提升。

2018年11月,厦门成功红实业有限公司在左贡县设立西藏成功红天麓酒庄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3亿元,用于管理中林卡万亩葡萄基地和建设夯达产业园区天麓酒庄2万平方米综合体。待葡萄达到丰产期后,酒庄可年加工葡萄6000吨,年生产优质葡萄酒3000吨,实现年产值3亿元。

在福建援藏工作队的助力下,厦门成功红还与昌都市政府签订了“2020年对口支援西藏扶贫工作”协议,确定新增1000万元扶贫产业资金,带动30名建档立卡群众。

一粒核桃

核桃油生产车间 东南网记者李莎莎 摄

“我宣布,左贡旺达食品有限公司玉曲鹭核桃油试生产正式开始!”5月16日,随着车间机器的一阵轰鸣声,西藏左贡厦门夯达产业园中工人们忙碌起来。生产线上,一颗颗坚硬的山核桃经过压榨、精炼,化身金丝绸般的核桃油,车间弥漫着醉人的核桃香。

为培育左贡核桃特色产业,推进核桃油项目有序推进,厦门市引财更引“才”,派出左贡厦门夯达产业园运营团队,纳入厦门援藏队统筹管理。不仅如此,这些来自厦门的能人还在当地建立师徒结对制度,一对一“传帮带”。此外,厦门还支持左贡选派培养对象赴厦门相关国企工作实习、培训交流,改“输血”为“造血”,为当地发展提供可持续的人才支援。

小核桃“撬动”大市场,也架起了厦门、左贡两地“连心桥”。厦门夯达产业园核桃油生产线的启动,一定程度上延伸了左贡核桃产业链,提升了附加值,更有效解决了当地核桃的阶段性滞销问题。

厦门市第七批援藏工作队队长,左贡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黄新聪说:“援藏工作是接力棒,一棒接着一棒。我们这批援藏即将期满,产业援藏是最有含金量的接力棒内容之一,一定要全力推进,顺利交接,切实把发展当地产业、促进群众增收落到实处,落实可持续发展。”

1  2  


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