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原创新闻 > 正文

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 “牢记使命 奋斗为民”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农业农村厅专场)答记者问实录

2022-08-11 13:40:29 张立庆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黄丽红

东南网8月11日讯(本网记者 张立庆 实习生晋北)11日,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 “牢记使命 奋斗为民”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三场(农业农村厅专场)举行。发布会邀请到福建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省乡村振兴局局长陈明旺,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梁全顺,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赖诗双,介绍福建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没有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拓展,乡村全面振兴就失去了基础。请问,在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基础上,近年来,福建省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脱贫地区加快发展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陈明旺:2019年,我省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我们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着力推动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持“四个不摘”,落实5年过渡期要求,保持现有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接续推进脱贫地区、特别是革命老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重点抓好四个方面工作:一是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充分发挥“一键报贫”等平台作用,常态化摸排筛查脱贫户和困难农户,将易致贫返贫人口及时纳入监测帮扶范围,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坚决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脱贫人口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高于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饮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二是加强产业帮扶。坚持把扶持脱贫地区发展壮大主导产业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2021年以来,安排专项衔接资金,支持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2个,培育发展省级农业产业强镇13个、“一村一品”示范村93个,支持脱贫地区建设各类产业园区32个、引进企业85家,脱贫地区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三是推动山海协作。传承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倡导的山海协作、联动发展重要法宝,确定38位省领导挂钩联系、192个省直单位挂钩帮扶、32个经济较发达县对口协作38个乡村振兴重点县及欠发达老区苏区县,推动经济较发达县(市、区)每年落实不少于1200万元对口帮扶资金,在园区建设、产业合作、人才交流、乡村建设等方面加大对脱贫地区支持力度,促进省内区域间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

四是强化人才支持。通过完善人才政策,鼓励和引导各方面人才参与脱贫地区振兴发展。向出列村、双薄弱村、红色基点村选派第六批驻村第一书记3736名、驻村工作队1955个,开展驻村帮扶。新选认科技特派员2137名,到乡村一线驻点开展技术服务,实现服务覆盖所有脱贫村。引导844名充满乡村情怀、工作经验丰富的领导干部回村担任乡村振兴指导员,带动政策、资金、项目、技术等资源要素下乡,助力脱贫村发展。

经过不懈努力,我省脱贫地区发展步伐明显加快,2021年,23个原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地区生产总值4346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3477元、同比增长7.6%,增幅高出全省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2201个出列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平均达29.7万元。

记者:请问梁副厅长,当前全社会对粮食安全问题都十分关注。请问,今年省内散发的疫情对粮食生产有哪些影响?目前省内粮食生产形势如何?预计今年全年粮食生产情况如何?

梁全顺:今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全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全力稳定粮食生产,全省粮食生产形势较好。一是解决农资供应、农机上路、农产品出村进城等可能的堵点卡点问题,建立健全挂包负责、大户直报、定期会商等工作机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二是指导农民做好个人防护,做到有序下田、分时下地、分散干活、避免聚集,有力保障了农业生产正常平稳开展。三是加大对粮食生产支持力度,全面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等中央稳粮惠农资金,提高水稻最低收购价,实施规模种植双季稻、大棚轮作种植单季稻等奖补政策,推动九市一区和68个县、市(区)出台稳粮惠农奖补政策,今年稳粮惠农政策力度之大、范围之广多年少有,释放出了强烈的重农抓粮信号,有力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今年春粮已丰收到手,全省春粮面积83.2万亩、总产量24.6万吨、单产295.5公斤,实现“三增长”。夏粮面积稳中有增,早稻插秧146.1万亩、春种旱粮62.4万亩,均超额完成年度计划。秋粮生产有序推进,中稻插秧387.9万亩,晚稻插秧基本结束,为全年粮食丰收打下了坚实基础。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抓好五个方面工作,切实稳定粮食生产,确保完成全年生产目标任务,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发挥好“压舱石”作用。

一是压茬推进粮食任务落实。坚持一季盯一季抓粮食生产,强化技术和农机服务,指导加强田间管理,确保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253万亩、总产量507万吨任务序时推进。

二是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全面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等中央稳粮惠农政策,支持各地对抛荒山垅田复垦种粮、“非粮化”耕地还粮进行奖励,鼓励利用边坡地、幼龄果茶园、抛荒地等耕地资源,发展玉米、大豆等粮食间作套种,千方百计扩大粮食播种面积。

三是推进增产增效。深入推进粮食产能区增产模式攻关、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派出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包片指导,集成应用推广优质稻品种、水稻工厂化育秧、精确定量栽培、全程机械化等,在重点产粮县建设一批示范基地,带动全省粮食大面积均衡增产。

四是抓好防灾减灾。密切关注洪涝、台风、干旱等灾害性天气,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完善防灾减灾预案,做好救灾备荒应急种子、化肥、农药、柴油等物资储备。加强水稻“三虫四病”、草地贪夜蛾等重大病虫监测预警,及时组织开展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减轻病虫害影响,实现“虫口夺粮”。

五是加强农田基础建设。大力实施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加快推进年度9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促进旱涝保收、高产稳产,提高耕地粮食生产能力。

记者:近年来,福建省各地持续加大力度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请问赖诗双副厅长,下一步福建省将如何接续推进?

赖诗双:近年来,我省通过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和农村建设品质提升工程,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极大改善、面貌焕然一新。当然,行百里者半九十,美丽乡村建设永远在路上。今年年初,省委、省政府制定出台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实施方案,近期又贯彻国家《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精神,研究制定了我省推进实施方案。这两个方案都对“十四五”期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任务、方法路径和推进措施,为下一阶段工作画好了“施工图”、列出了“时间表”。

下一步,我们将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为抓手,按照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的要求,全力以赴把两个实施方案确定的各项任务完成好、落实好,力争到2025年,农村人居环境整体提升,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新进步,逐步使农村具备基本现代生活条件。重点突出“六个持续”:

一是持续加强乡村规划建设管理。按照“多规合一”和“阳光规划”要求,积极推进7900个村庄编制实用性村庄规划,力争到2023年实现村庄规划管控全覆盖。

二是持续提高农村改厕质量。大力推进农村户用厕所改造,新改建农村户厕4.8万户以上,因地制宜改造升级一批老旧公厕,实现农村卫生厕所全面普及。

三是持续加快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工程,提升治理村庄9000个以上,加快乡镇生活污水配套管网建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65%以上,基本消除较大面积农村黑臭水体。

四是持续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推动373个乡镇全镇域落实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机制,以乡镇或行政村为单位建设一批区域农村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置利用中心,农村生活垃圾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理。

五是持续提升农村居住品质。整县、整镇、整村开展既有农房综合整治,整治裸房33万栋以上,强化新建农房风貌管控,精选100个具有一定规模、资源良好的集镇居民集中区开展集镇环境综合整治提升。

六是持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实施农村公路提级改造工程,新建改造农村公路5000公里以上。建立完善从源头到水龙头的农村供水工程体系,新改扩建规模化集中式水厂300处、管网3万公里以上,力争全省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超过90%。

为进一步深化乡村建设行动,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今年3月,我们从群众最容易看得见、最容易见成效的地方入手,部署开展了“五个美丽”建设。从2022年—2025年,全省每年将发布1000个美丽乡村庭院、100处美丽乡村微景观、100处美丽乡村小公园(小广场)、100处美丽田园、40个美丽乡村休闲旅游点,打造培育一批小而精、小而优的典型示范,以点带面,推进具有福建特色的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建设。回答完毕。

记者: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请问,福建省乡村产业目前发展情况如何?下一步在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上,有哪些新举措?

陈明旺:近年来,我们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切实加快特色现代农业建设”的嘱托,坚持走特色路、打特色牌,立足农业资源多样性和气候适宜优势,围绕打造特色现代农业集聚区,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区,两岸农业融合发展先行区,着力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在接下来的“十四五”后半段,我们将突出抓好五项工作,持续推进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突出集聚集群。重点实施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3212”工程,“3”就是建设30个现代农业产业园,“2”就是建设2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1”就是建设100个农业产业强镇,最后一个“2”,就是要打造2000个“一村一品”专业村,从而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优势产业向优势区域集聚。

二是突出三产融合。坚持全产业链发展路径,大力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鼓励发展直播带货,社区团购等网销新模式,整省推进“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积极发展乡村休闲旅游、文化体验、养生康养等新产业新业态,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把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的二三产业尽量留在农村,把整个农业产业链的增值收益,就业岗位尽可能留给农民。

三是突出品牌打造。区域公用品牌是特色农业的“地域名片”。近年来我省创建了安溪铁观音、武夷岩茶、古田银耳、长汀河田鸡等一大批全国知名的区域公用品牌,为促进特色产业发展,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撑。我们将继续支持创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福建名牌农产品,加强品牌宣传推介,加快打造一批特色鲜明、质量过硬、信誉可靠的“福农优品”,不断提高福建优质农产品知名度和竞争力。

四是突出龙头带动。实施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工程,壮大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和省级重点龙头企业队伍。鼓励龙头企业强强联手、并购重组,组建大型企业、产业联盟,推动更多农业龙头企业上市融资,树立一批龙头企业标杆。强化示范带动,引导更多龙头企业与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带动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

五是突出科技支撑。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强联合攻关,提升优质绿色水稻、特色果蔬、食用菌、高产蛋鸭等育种研发能力,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农业新品种。实施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大力推广适合丘陵山区、特色作物生产的小型机械、智能机械,提升“数字农机”服务水平。实施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十四五”将新建高标准农田400万亩以上,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我们还将积极推进农业智能化提升工程,推广农业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信息化新技术新装备在农业农村领域的应用。

记者:请问梁副厅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在闽工作期间,在全国率先提出实施生态省建设战略,推动福建生态文明建设持续走在全国前列。请问,福建省在生态农业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还将采取什么举措,进一步提升农业绿色发展水平?

梁全顺:福建农业农村部门牢记嘱托,传承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福建工作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开创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精心守护绿水青山,加快推进生态农业建设,全力推动福建特色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

我们主要抓了三个方面工作:一是强化规划引领,加强制度建设。编制实施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生态农业建设等专项规划,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协同推进农业农村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省委省政府出台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制定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化肥投入定额制、农药购买实名制等配套制度,构建促进生态农业发展“四梁八柱”。

二是严格过程管控,推行绿色生产。建设5000个农产品产地环境省控监测点,动态掌握全省产地环境变化趋势。开展化肥农药减量行动,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测土配方施肥、绿肥种植和秸秆还田,开展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全省化肥、农药使用量近六年减幅分别达21.9%、24.7%。大力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规模农产品生产基地实现按标生产,“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达5631个。建成投用农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管信息平台,基本实现农业投入品和规模生产经营主体全部在线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即时可追溯。

三是注重末端利用,建设清洁田园。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和提升工程,支持利用畜禽粪便生产有机肥,推行粪肥全量还田,建立种养循环发展机制,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2%、居全国前列。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原料化和基料化利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0%。推广国标地膜和一膜多用等节膜技术,支持使用全生物降解地膜,农膜回收率达83%。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试点,探索建立“镇村门店收集、总回收站储运、专业机构处理”机制,实现试点区域应收尽收。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快推进福建特色现代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打造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一是保护生态资源。强化科技赋能,建设完善产地环境一体化智能管理系统,动态监测,分类管控,提升耕地安全利用水平。二是推进绿色生产。拓展农药购买实名制、化肥使用定额制,推动化肥农药使用总量和施用强度“双降”。实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升工程,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健全回收利用体系。三是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创建3个国家级和10个省级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总结推广一批农业绿色发展典型,推广一批低碳种养模式,推进农村可再生能源替代,开展农作物碳汇功能补偿试点,增强农业固碳能力。

记者:闽宁协作是习近平总书记在闽工作期间亲自开创、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伟大事业。2016年7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银川主持召开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上称赞“闽宁协作是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的一个生动例子”。2020年7月3日,“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请问赖诗双副厅长,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推进闽宁协作工作上,我们有哪些好的经验和做法?

赖诗双:这是一个大家都很关注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福建省委和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始终把闽宁协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传承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开创的“联席推进、结对帮扶、产业带动、互学互助、社会参与”工作机制,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创造了东西部对口扶贫协作帮扶的“闽宁模式”,有力助推宁夏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

我们的主要经验做法体现在“三个突出”“四个围绕”“五个聚焦”上。“三个突出”:一是突出高层推动。坚持把联席推动作为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的有力抓手,每年召开一次由两省区党政主要领导参加的联席会议,协商确定年度帮扶任务。1996年以来,连续26年从未间断。二是突出制度创新。省委省政府定期召开调度会,建立跟踪督导制度。制定实施闽宁协作“十三五”“十四五”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和工作责任。三是突出资金支持。十八大以来,大幅度增加东西部协作财政帮扶资金,落实援宁资金33.5亿元。积极动员社会力量捐款捐物,落实社会帮扶资金5.4亿元。

“四个围绕”:一是围绕“产、城、人”融合推动闽宁镇发展。着力推进闽宁镇6个行政村建设,引进、扩建富贵兰服装加工、德龙酒业等14个项目,总投资达23.5亿元,投入帮扶资金2.8亿元用于改善人居环境。截至2021年底,闽宁镇常住人口达6.6万人,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098元,昔日的茫茫戈壁滩已经成为搬迁移民群众安居乐业的新家园。

二是围绕强村富民建设闽宁示范村。安排专项资金3.4亿元,推进110个闽宁示范村建设,重点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发展特色产业、改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惠及人口23万多人。

三是围绕提升县域发展水平建设闽宁产业园。采取闽商为主、以商招商,实施“特色产业+精准帮扶”。截至2021年底,10个闽宁产业园落户企业29家,总投资8亿元,成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新引擎。四是围绕促进绿色发展实施生态帮扶工程。组织福建农林大学、省农科院110位专家组成服务团,赴宁夏指导推进生态工程。截至2021年底,在固原市示范推广林草工程面积260万亩,建设示范点121个,带动农民人均增收近1000元,实现了生态效益和扶贫效益的有机统一,得到国务院孙春兰副总理肯定批示。

“五个聚焦”:一是聚焦产业合作。十八大以来,引导落地宁夏产业项目849个,实际到资380亿元。目前福建在宁闽籍企业6695家,安置当地劳动力就业10万多人。15万多名闽籍人员在宁从业生活,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才智力量。

二是聚焦劳务协作。支持宁夏在闽建设9个劳务协作工作站,累计帮助8616个脱贫人口到福建稳定就业。目前宁夏共有5万多人在闽稳定务工,每年获得劳务总收入超过15亿元。

三是聚焦人才支援。选派5批112名优秀党政干部和3105名教育、医疗、农业等专业技术人员赴宁夏交流挂职。支持宁夏选派95名党政干部和2996名专业技术人员来闽交流学习,促进观念互通、思路互动、技术互学、作风互鉴。

四是聚焦结对帮扶。每年组织对口帮扶的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赴宁夏调研对接,落实帮扶任务,实现乡镇结对101对、村村结对211对、村企结对109对、社会组织与村结对83对、学校结对75对、医院结对29对。

五是聚焦消费协作。将消费协作纳入我省东西部协作重点任务,围绕“增量、扩面、带贫”,着力构建政策体系,完善供应体系,拓展销售体系,帮助销售宁夏建农副产品67亿元。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西部协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总书记擘画的宏伟蓝图,弘扬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时代楷模”精神,进一步深化闽宁协作工作机制,持续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加强产业合作、劳务协作、人才交流,推进闽宁镇、闽宁示范村、闽宁产业园建设,助力宁夏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记者:“解决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根本要靠深化改革。”请问陈明旺厅长,党的十八大以来,福建在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方面有哪些新举措新成效?

陈明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坚持把深化农村改革创新作为推进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抓手,制定一批农业农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实施意见,出台一批重大改革举措,在农业农村领域开展一批先行改革试点,形成一批农业农村改革福建经验,进一步解决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主要成效可以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巩固完善。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全面完成,1562万亩承包地确权到471万承包农户,颁证到户率98%,农民群众吃上了定心丸。推动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健全县乡两级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促进多种形式规模经营发展,全省土地流转率达35%。

二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省试点工作全面完成。15362个村(居)全面完成清产核资,清查核实集体土地16091万亩、集体资产1795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494亿元,摸清了家底。确认集体经济组织成员3014万名,集体产权归属更明了、农民财产权利更多了。股份合作制改革有序推进,成立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15050个,其中村级组织14977个。

三是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完善。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和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超过17万家,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到1051家。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带动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

四是农业农村试点改革突破推进。沙县、永春县、屏南县列入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沙县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稳慎推进,晋江、沙县、建瓯被确定为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全国试点县,探索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试验成果和改革典型。

此外,农业农村其它领域改革任务也协同推进。如,农垦改革完成“两个三年”任务,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基本完成,农垦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率超97%,农垦垦区集团化、农业企业化改革稳步推进。率先完成省市县三级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机构改革任务,服务群众效率和效能进一步提高。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