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时政> 正文
分享到:

【喜迎党的二十大 特刊】非凡·奋进 | 文化事业 百花齐放福满园

2022-10-14 10:23:10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作者:郭斌

获评“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的福州三坊七巷游人如织。福建日报记者 林辉 摄

莆仙戏《踏伞行》剧照(资料照片)

“遇见世遗”活动在福州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举行。福建日报记者 王毅 摄

百名惠安女用“惠安影雕”的独特方式,宣传“福”文化,祝福祖国。福建日报记者 林辉 通讯员 欧阳荣华 摄

2021年7月25日,在世遗泉州遗产点洛阳桥及桥南古街,群众自发举行文艺表演,共同庆祝申遗成功。福建日报记者 王敏霞 通讯员 叶金玉 杨福安 摄

东南网10月14日讯(福建日报 记者 郭斌)在上月闭幕的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上,由福建省文旅厅指导、莆仙戏剧院演出的莆仙戏《踏伞行》摘得第十七届文华大奖。这是我省在文化艺术领域取得的又一项辉煌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福建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围绕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新福建宏伟蓝图,全方位推进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超越,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

坚持文化惠民,着力构建“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十年来,我省努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与群众需求有效对接,不断提升服务效能,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基本形成。

坚持艺术为民,实现福建文艺创作铸“高原”塑“高峰”。莆仙戏《踏伞行》获第十七届文华大奖之外,还有芗剧《保婴记》、高甲戏《大稻埕》、闽剧《生命》等获得“五个一工程”奖,闽剧《双蝶扇》、芗剧《谷文昌》等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年度重点扶持剧目。全省文化系统坚持“线上线下融合、演出演播并举”,让艺术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坚持文化遗产亲民,着力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在福州成功举办;“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我省世界遗产数量达5项,位列全国第2。

持续推进文物合理适度利用,让文物“活”起来。三明万寿岩遗址入列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录,泉州永春苦寨坑窑址跻身“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闽侯昙石山遗址登上“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名单。

推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推出非遗主题旅游线路,创建非遗体验基地,掀起非遗保护传承热潮。我省现有世界级非遗项目8个,是我国迄今在国际非遗保护三个系列上获得“大满贯”的唯一省份。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十年来,波澜壮阔的奋斗实践为我省文艺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源泉。以推动福建特色文化创作为重点,我省组织实施了系统性规划、导向性明确、主旨性鲜明的文艺创作,引导全省文艺界以鲜活的语言、生动的形式,书写“记得住乡愁”“美丽福建”“海上丝绸之路”等福建故事,创作乡村振兴、改革开放等现实主义题材作品,推出了一批富有福建特色、福建风格、福建气派的优秀作品。

深耕百花园,秀色满乾坤。十年来,我省以新思维、新举措、新成效厚植文艺沃土、培塑文艺人才、打造文艺阵地,文艺闽军不断壮大、素质不断提升,“闽派文艺”在全国叫好叫响——首次荣获鲁迅文学奖诗歌奖,实现了在该奖项上的历史性突破;蝉联五届中国戏剧“梅花奖”,三获曹禺剧本奖,连续五届获得中国曲艺“牡丹奖”;美术,获全国美展金奖;舞蹈,获中国舞蹈“荷花奖”当代舞第一名;歌曲,近三届“五个一工程”奖都榜上有名;民间文艺,多次荣获中国“山花奖”;书法,摘得“兰亭奖”;摄影,时隔11年再次获得“金像奖”……

作为全国唯一以“福”字命名的省份,近年来,我省持续打造文化标识体系,广泛开展系列“福”文化创作、宣传推广活动,深挖“福”文化内涵,讲好“福”文化故事,全省上下形成了关注“福”文化、参与“福”文化、乐享“福”文化、发展“福”文化的浓厚氛围。

“逛福山、游福水、听福戏、拍福照、购福礼、开福运、玩福潮。”国庆期间,我省各地在做好科学精准防控疫情的基础上,丰富假日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全省累计推出300余场文艺演出活动、257场群众文化活动、263项旅游主题活动及128项优惠措施,开展“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38场、“喜迎二十大”主题文艺演出超百场。福建人假期无需远行,周边走走,就能收获满满的“福”气。

文艺舞台精彩纷呈

东南网10月14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吴旭涛)

近日,“3820”战略工程实施30周年成就展在福州市委党校开展。在展馆二楼“振兴闽剧”展区,当看到关于“福州班”的介绍时,福州市闽都文化艺术中心副主任、国家一级演员林姝敏十分激动。“这是我人生的一段重要时光,也改变了我的命运。”她说。

林姝敏回忆,上个世纪90年代初,福州专业舞蹈人才十分缺乏,在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同志的倡导下,福州市委托北京舞蹈学院附中开办了“民间舞专业福州定向班”,她就是其中一员。

经过4年刻苦学习,“福州班”学员为福州带来的新剧目、新理念,“惊艳”了当时的整个福建。

从那时起,林姝敏和其他“福州班”学员就在福州文化战线,努力传承弘扬闽都文化,见证着福州文化事业发展。“当年,福州艺术人才紧缺,文化氛围也没有现在那么好。”林姝敏感慨道,时过境迁,如今福州文物保护、文艺创作、公共文化建设等事业成效显著,闽都文化品牌不断打响。

尤其是2021年,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在福州举办,给了闽都文化一个走向世界的重要舞台。作为世界遗产大会开幕式晚会编导团队成员,林姝敏和同事们抓住这一难得机会,努力向世界展示有历史、有文化、有乡愁的多彩福州。

奋斗在闽都文化事业一线,林姝敏切身感受到福州文艺人的舞台越来越大,人民群众乐享“福”文化。特别是今年,“闽江之心”好戏连台;乌山隧洞的沉浸式演出《寻梦闽都》常态化上演;海峡文化艺术中心与大学城文化艺术中心精彩演出不断。

“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我们文艺工作者将发挥好自己的专业优势,为大会营造良好的氛围。”林姝敏说,“我将继续挖掘福州的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当下流行的国风潮,加入舞蹈的编排,进行创新演绎,同时用好新媒体传播方式,向更多人讲述福建故事,为打响闽都文化国际品牌贡献力量。”

文化遗产精心守护

林泽贵

9月28日,在修缮中的厦门鼓浪屿美国领事馆旧址内,鼓浪屿管委会文化遗产保护处处长陈辉杰拿着上世纪30年代的老照片比对着,希望将来能完整再现建筑原貌。

2017年7月8日,“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申遗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利用,要总结成功经验,借鉴国际理念,健全长效机制,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鼓浪屿遗产保护的谆谆嘱托、殷殷期待。”时隔五年,陈辉杰依然激动不已,“鼓浪屿遗产保护进入新阶段,还有大量文物建筑、历史风貌建筑需要修缮与利用,大量群众工作要做。”

申遗前,陈辉杰调任鼓浪屿管委会规划处副处长,主持工作。为了解岛上每一栋历史建筑的状况,他每天都走进工地和街巷,“一日2万步是标配,申遗前后瘦了12斤”。申遗成功后,他更是牢记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不断思考如何开展工作,守护好世界文化遗产。

鼓浪屿有大大小小近千栋老建筑,涵盖151个文物点和众多历史风貌建筑。为提升保护修缮的专业性,陈辉杰与同事及专家开展讨论和研究,在健全长效机制方面作出了有益探索。

申遗成功五年来,鼓浪屿管委会文保处完成了几十处不可移动文物和历史风貌建筑修缮及近百处历史建筑小修保养工作,积极开展存在危险的不可移动文物的集中保护修缮工作。根据保护状况和轻重缓急,鼓浪屿文物保护整体形成“完成一批”“施工一批”“设计一批”等良性局面,诸多保护经验、创新模式被国家住建部、文物局总结推广。

“文化遗产是时间留给我们的礼物,也是城市文脉的灵魂。我们一定要精心守护好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陈辉杰满怀期待地说,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我们将继续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不断提升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水平,为大家送上一个有情怀、有温度的鼓浪屿。

数说

全省文化产业单位营业收入

2012年,3757.72亿元

2017年,3946.2亿元

2021年,6175.22亿元

蝉联五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连续五届获得中国曲艺“牡丹奖”

三获曹禺剧本奖

我省世界遗产数量达5项,位列全国第2

我省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9处

全省公共图书馆流通人次

2012年,1526.165万人次

2021年,2294.92万人次

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