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 | 林建军:尽精微致广大 用莆田木雕讲好中国故事
2022-11-09 17:51:35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黄丽红 作者: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希望广大劳动群众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勤于创造、勇于奋斗,更好发挥主力军作用,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事业。 ——2021年4月30日,习近平致全国广大劳动群众的节日祝贺 林建军作品《溪山访友》 受访者供图 东南网11月9日报道(本网记者 章逸琳 吴炳端)“重峦叠嶂,山水相依,树木茂密,云雾缭绕,清溪流淌,楼台初现……”日前,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百鹤杯”工艺美术设计创新大赛、2022中国首饰玉器百花奖颁奖典礼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国家级非遗项目莆田木雕代表性传承人林建军的这件富有层次感和视觉效果的“精微透雕”木雕作品《溪山访友》荣获百鹤新锐奖。 传承创新 失传技艺绽放时代芳华 林建军正在创作。 东南网记者 吴炳端摄 走进藏云堂,记者看到林建军创作的系列作品——“壶山兰水”“福建土楼”“大美厦门”,以及体现湄洲岛变化的作品——“一帆风顺”,以此来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而其中运用的雕刻方法就有失传过的莆田雕刻技艺“精微透雕”。 “这项技艺的重新发掘,我花费了十多年时间。”1995年入行莆田木雕的林建军经常听闻“莆田木雕素以‘精微透雕’闻名”,但是由于“精微透雕”难度高、创作周期长,和高节奏的创作环境不相适宜,这项技艺一度失传,如果想要重现莆田木雕的辉煌,需要重新恢复这项技艺。 为此,潜心学习雕刻的林建军从2005年左右开始了“精微透雕”技艺的探寻之路。“当时没有什么资料,我只能从记载的史料、老照片和老前辈的作品中,寻找‘精微透雕’复原的一些线索,结合现当代的技法重新发掘。”林建军说道。经过不断探索、挖掘和恢复,林建军赋予“精微透雕”“精思、微妙、透彻、雕砺”的含义,并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精微透雕”艺术专著。 而“精微透雕”的恢复,极大程度上改变了莆田传统木雕以圆雕宗教造像为主,所出现的“千店一面”现象,“‘精微透雕’适用于雕刻山水、花鸟、亭台楼阁等,相当于对莆田木雕品类、题材进行一个全面覆盖。”林建军告诉记者,莆田木雕自此从机械性的劳动变成了创造性的劳动。 坚定匠心 莆田木雕记录中国故事 青山皑皑,流水潺潺,美丽田园,成群白鹤以及木兰溪畔的劳动人民……《木兰溪》木雕作品是林建军艺术创作生涯中一件富有代表性的作品。从2015年开始构思至完成,前后耗时两年多时间。期间,林建军先后多次前往木兰陂实地查看,听千年潮音,捧千年潮水,将历经20多年持续综合治理,从“水患之河”到“生态之河”转变的木兰溪,通过“精微透雕”展现出来。 林建军作品《木兰溪》 受访者供图 “莆田木雕好的作品都折射出各个手工艺人的辛勤与汗水。如果没有持之以恒的工匠精神,是很难把这一门技艺做成绝活的。”林建军亦用“钻一行,精一行”的韧劲担当、“择一事,忠一生”的传承坚守,十年间专攻“精微透雕”。 作为一名手艺人,不只是有持之以恒的工匠精神,还要有创作精神。“艺术当随时代。”这是林建军作为一名新时代手艺人最深刻的体会。要将莆田木雕真正做“活”,题材创新也是林建军近十年来追求的目标 。3.23厘米高的《妈祖》、红色题材的《取义狼牙山》、山川气势磅礴的《前进》……林建军用木雕作品记录时代的故事。 而坚定匠心的林建军屡获殊荣——入选第二届轻工“大国工匠”,获得第九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称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福建省五四青年奖章等荣誉。2022年,获得“2021八闽工匠年度人物”称号。 非遗外交 中国技艺站上世界舞台 “用莆田木雕讲好中国故事的同时,也希望让世界看到莆田木雕。”林建军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展览展演、公益培训、作品捐赠、对外交流、宣传推介……林建军不遗余力地传承弘扬莆田木雕技艺。 林建军作品《事事如意》 受访者供图 2017年9月,在厦门金砖会晤期间,林建军携13件木雕精品亮相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其中作品《事事如意》刻有56只形态各异的狮子,蕴含“56个民族是一家的意思”,令前来参会的俄罗斯总统普京赞叹不已。这是莆田木雕在世界舞台上最精彩的一次亮相,也为莆田木雕在世界艺术舞台上赢得了宝贵的一席之地。 2017年11月,林建军与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合作校企共建,为莆田木雕产学研的开展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和探索。2021年09月,林建军被聘为莆田学院客座教授,传播莆田木雕文化,让更多的人喜欢上传统的手工艺。 林建军自己开办的莆田木雕林建军传习所,目前已免费授徒200余人。“青年手艺人的创新意识是无穷尽的,‘精微透雕’设计题材广、表现形式丰富,极大地丰富了产品的品类和题材,国外木雕市场因产品单一而导致的饱和现象得到了很大的缓解,订单也就多了。” 林建军表示,目前他正在筹划出国办展,希望能让世界看到莆田木雕,了解中国故事,让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中国文化走出国门。 东南网出品 记者:章逸琳 吴炳端 视频:吴炳端 责编:黄丽红 策划:许上福 王祥楠 林雯晶 监制:许上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