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经济> 正文
分享到:

福建深壹度 | 进城与回村

2022-11-11 08:04:56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黄丽红  作者:

龙水村工匠正在进行竹编操作。吴新华 摄

东南网11月11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张辉 通讯员 姚德纯)

郭志煌的命运,与家乡永春县仙夹镇龙水村的漆篮产业交织在一起。

龙水村素有“漆篮之乡”的美誉,郭志煌从小便跟父辈学习漆艺。20世纪80年代,漆篮走向没落,接不到订单的郭志煌不得不离家讨生活。凭着一手漆艺,他开办装潢公司,硬是将年营业额做到数千万元。

10年前,难以割舍的乡土情结令他选择关停装潢公司,返乡竞选村支书;10年来,他带动永春漆篮转型升级,并用漆篮承载起龙水村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之梦。

一只只像郭志煌这样的“领头雁”正在广袤农村里翱翔,一个个像龙水这样的乡村正在时代洪流中蜕变……

龙水郎进城

龙水村坐落于永春西南隅半山腰,土地贫瘠,山间多毛竹。500多年前,穷则思变的龙水郎就地取材,将竹艺与漆艺融合,创造出了日后在闽南人生活中举足轻重的漆篮。

一只漆篮的诞生,从破开一根竹子开始。在锋利的篾刀下,竹子被分为不同长短宽窄的篾片与篾丝,最细的竹丝堪比发丝,可在针眼中自由穿行。篾片为经,篾丝为纬,巧手编织成篮坯。工匠取田土、研细,过筛出细如面粉的土粉,拌上桐油,获得桐油灰,再将篮坯从滚烫的石灰水中取出、晾干,抹上桐油灰,裱以夏布,涂上采割漆树获得的天然涂料——大漆,使之变得坚固耐用、密而不漏。能工巧匠们遵循传统美学,在篮身绘图、描金、堆雕,一只灰头土脸的竹篮随即变身贵气十足的漆篮。

“竹篮提水水不漏,小可藏针大当橱。”当地流传的这句打油诗,生动描述了漆篮的实用性能。2009年,以龙水为代表的“永春漆篮制作技艺”被确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漆篮制作可分为竹编、灰工、漆艺等三大工种,细分起来,多达上百道工序。”郭志煌说,历史上,当地几乎家家户户都参与漆篮生产,不同家庭从事不同工种,串起了漆篮原始产业链。而闽南人日常收纳、走亲访友、迎神祭祀、迎亲嫁娶等场景,都少不了漆篮的身影。漆篮,养活了“一无田利二无水利三无山利”的龙水郎。

郭志煌从小就听过长辈讲述龙水郎进城的故事——

200多年前,龙水村郭氏一族开始外出经营漆篮生意。在民国,泉州、厦门等地的漆篮公司兴盛一时。名声在外的振美源公司,是当时泉州四大公司之一,“店面很大,二楼三楼作工坊,汇集了全村会灰工、漆艺的男子,村里则作为篮坯供应基地”。

龙水村地僻人难至,却有不少泉州城的姑娘愿意嫁给龙水郎。“进城的工匠收入不菲,很多人穿上皮鞋、西装,打扮入时。”

后来,在计划经济时代,农民大多在生产队务农,赚取微薄的工分,龙水却走起了“农副结合”的道路。20世纪70年代,当地开办了“社队联办”企业——永春县仙夹公社竹器漆篮厂,老一辈龙水人习惯称之为“篮社”。

郭志煌从小就跟着父辈学习漆艺。像他这样的新手,在篮社一天能赚五六个工分;技艺精湛的老手艺人,一天可以拿10来分。为了“以工养农”,工匠在篮社获得的工分,还要划到其所在的生产队参与再分配,以缩小工农收入差距。就这样,龙水家家收入稳定,“当时周边的卖货郎,每到傍晚,担子里的尾货卖不完,就会挑到龙水来卖”。

让龙水郎自豪的是,漆篮还一直是永春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

早在19世纪,漆篮便在“下南洋”的浪潮中跟着出海。在异国他乡,曾经的生活必需品成了寄托乡愁的载体。很快,漆篮在海外流行了起来,并催生出了对外贸易。据《永春县志》记载,1801年,永春漆篮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销量2万多件。

新中国成立后,永春出产的“迎春牌”漆篮依旧畅销海外。几年前,马来西亚马六甲市政府还以漆篮为元素,建设了“漆篮一条街”。

离家讨生活

1983年,15岁的郭志煌决定离家讨生活。原因很简单:手艺人接不到订单了。

改革开放后,篮社在改制中一分为二:县里的国营厂、村里的集体企业。市场经济的冲击,加上皮具、塑料制品等替代产品层出不穷,漆篮需求量萎缩,工厂订单量下滑,没几年就发不出工资,国营厂和村集体企业相继解散。

龙水手艺人,只能接一些散单过活。后来,散单也少了。迫于生计,有的人挑着成品去周边的安溪、南安、德化走卖,更多的人选择进城务工——只是,龙水郎进城已不再像当年那么风光。

尽管不再制造漆篮,但郭志煌的一身漆艺依然派上了用场。

头几年,走街串巷找活干,一遍遍询问,谁家家具要上漆,哪个村的庙宇要翻新。他形容那时的苦日子:“有活时干活,没活时当乞丐。东家偶尔用炒鸡蛋款待,便跟过年一样。”

过了几年,日子终于有了起色。郭志煌拉来同乡,组建装修队,开办装潢公司。从永春到深圳,公司的规模越来越大,年营业额一度达到数千万元。

生意越做越大,越做越远。但和大多数闽南人一样,郭志煌的宗族观念根深蒂固。2008年以来,他一直担任“仙乡郭氏宗亲会”会长,长年在家乡开展捐资助学、扶贫济困等公益事业。这也让他有了更多观察漆篮与龙水村变迁的机会。

2009年,菲律宾华侨郭从愿回到祖籍地龙水村,想要买个漆篮,发现村里的漆篮手艺人寥寥无几。有感于此,郭从愿出资20万元,成立永春县龙水漆篮工艺有限公司,并将公司交由村里的老手艺人经营。可惜的是,漆篮产业依然不见起色。那时,郭志煌便动了返乡重振漆篮产业的念头。

但反对的声音接踵而至。妻子和儿子反问:“蒸蒸日上的事业不要了吗?”父母忠告:“农村的情况比你想的要复杂,你时不时给村里捐点钱,老乡会记得你的好,你回来参与村庄事务,反而得罪人。”郭志煌只能暂时打消了返乡的念头。

漆篮产业的落寞,只是村庄凋败的一个方面。没有资源、没有产业、没有人才的龙水,慢慢成了人们口中的“薄弱村”“空心村”。党的十八大以来,扶贫开发被提升到治国理政新高度,神州大地吹响了脱贫号角,龙水村成为当地扶贫开发的重点村。

“村集体收入就2000元,唯一的收入是承包给私人的30多亩柑橘园。农村人居环境恶劣,3米宽的进村路残旧不堪,猪圈、旱厕林立……”为改变现状,当地希望引能人回归。2012年,县领导、镇领导“三顾茅庐”,向郭志煌一条一条罗列龙水现状,就连郭从愿也加入了游说队伍。

这一次,郭志煌在权衡之后下定决心:回家!

时年44岁的他,结束了深圳装潢公司的业务,只留下厂房等固定资产,永春装潢公司的业务也交由股东经营,回到龙水村参加村“两委”换届选举,并当选为党支部书记。

郭志煌在进行漆艺加工。 黄雅聪 摄

回乡展身手

回乡第一年,郭志煌便接手、重整永春县龙水漆篮工艺有限公司。公司股份构成分三部分:郭志煌控股;村集体占股15%,以期增加村集体收入;村民以技术或资金入股,以期吸引手艺人更积极地参与其中,和当地村民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

“龙水因漆篮而兴,也要因漆篮而复兴。”这是郭志煌深思熟虑后的结论,“全村1000多人,耕地只有343亩,适合耕种的稻田仅143亩,发展种养业先天不足,不如发展‘一村一品’,把独具特色的漆篮产业做起来。”

然而,实践已经证明,漆篮产业走老路已行不通,怎么办?

“长期以来,漆篮的定位是日用品,但其作为日用品的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小。我们必须转变思路,将漆篮做成更具艺术价值的工艺品,走高端路线,激发新的市场需求,以提高产品附加值。”郭志煌提议道。

没想到,老手艺人反对了:“价格高了,更没人买了,公司早晚要垮。”

开茶话会、上门动员都不见效,郭志煌索性雇了几部大巴,拉上全村的手艺人,去看别人的老手艺如何焕发新生命力。

在莆田,他们看到,仙游已形成全球最大的木雕专业创作生产基地,从业人员超过15万人;在泉州,他们看到,德化陶瓷正从日用瓷向工艺瓷、大师瓷转型……

尤其是在泉州市的一场工艺美术比赛上,郭志煌本人制作的9寸特级扁篮当场卖出2580元,价格是普货的几十倍。龙水老手艺人看得目瞪口呆,也打开了思路,决心跟着郭志煌“二次创业”。

“将定位由日用品改为工艺品后,对漆篮的用料和制作工艺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说,须挑选三年以上的毛竹,有一点肉眼可见的瑕疵都要淘汰;编织一只精品漆篮的篮坯,需要10至15天,而编织普通篮坯仅需1天;桐油灰要熬制多长时间、如何精准控制含水量、上大漆时如何体现出每一条竹丝的纹理,都考验着师傅的功底。”郭志煌说。

龙水村的做法是:由永春县龙水漆篮工艺有限公司负责产品开发,承接订单,制定工艺标准,组织村民生产篮坯,公司回收半成品,再统一进行灰工与漆艺加工。

升级为工艺品甚至收藏品的龙水漆篮,身价倍增。一只制作精良的漆篮,可以卖数千元,甚至上万元。如今,龙水漆篮产业年产值也从郭志煌回村时的170多万元增至近2000万元。

与此同时,政府的支持力度也在加码:泉州市启动抢救保护传统工艺美术濒危品种技艺行动,将永春漆篮列为重点扶持发展的艺种;市县两级安排专项保护资金,扶持设立漆篮研发机构或实训基地,资助创办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室;仙夹镇成立漆艺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实施漆艺人才三年倍增计划……

得益于此,龙水漆篮产业不断迎来新突破:建设漆篮历史文化展示馆,全景再现龙水漆篮文化;相关产品在中华老字号时尚创意大赛中包揽金银铜奖;村里成立“匠艺传承工作室”,定期组织漆篮技艺培训;包括郭志煌在内的一批老手艺人被评为“福建省工艺美术名人”“福建省漆艺大师”等,郭志煌还成为泉州师范学院、华侨大学等高校的客座教师……

漆篮产业的复苏,也让老手艺人重拾文化自信。

泉州文旅集团党委宣传部文宣主管陈丽娟,10年前还是一名记者。当时,她为了做一期非遗专题报道,到龙水村采访。老手艺人悲观地对她说:“学这手艺没用,没人要做了。”不久前,她再次来到龙水村,发现老手艺人的精神状态截然不同。75岁的郭清柏,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遇到游客参观,他总会自豪地说:“这是我们传承了500多年的老手艺,还上过央视呢!”

在最低谷时,龙水村仅有30多个60多岁的手艺人零星地接点单做漆篮,技艺濒临灭绝;2019年,情况有所好转,全村漆篮从业者达128人,但40岁以下的仅有6人;如今,从业者已达400多人,其中不少是返乡的年轻人,像郭清柏的儿子、儿媳都加入了漆篮制作队伍。

“应该不会失传了。”郭志煌终于不再担心漆篮出现人才断层。

龙水村工匠在进行灰工。 吴新华 摄

迎来城里客

进入新赛道的龙水漆篮,并非一帆风顺,依旧面临着发展瓶颈。

“销售半径太短,消费群体有限。”郭志煌分析道,“海外订单不少,但出口的多是‘大路货’,附加值太低;内销市场虽已向高端化、精品化转型,但受限于消费习惯,漆篮很难走出闽南市场。”

龙水村驻村第一书记、来自泉州市国资委的黄雅聪,同样看到了这一点。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经过一代又一代匠人传承和创新不断发展而来的,不能只存在于博物馆的橱窗里,更应与时俱进服务当代生活。”她认为,当前,漆篮产品设计整体还是偏传统,应用场景有限,没能打开年轻人的市场。

33岁的黄雅聪,是名“二次元”爱好者。她将“年轻”的思维应用到漆篮产品开发上,尝试着把复杂的漆篮制作工艺拆解,并玩起了跨界混搭,将竹编与漆艺分别与不同载体融合,开发出竹编皮包、竹编装饰画、竹编杯垫、漆画贴金等文创产品。

黄雅聪的小创意,意外带火了龙水村的研学产业。

“从前,游客来参观,几个展馆走一圈,又去了下一站,没有为村子带来太多经济效益。现在,游客可用我们提供的材料包现场体验制作,还可当作伴手礼带走,延长了在村里停留的时间,带动了民宿和餐饮消费。”黄雅聪说。

去年,龙水村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目前,村里正与泉州、厦门、北京等地的研学团队对接,为龙水漆篮研学争取更多客源。

黄雅聪给郭志煌带来了更多启发。他俩开始跑市场、谈合作,希望引入社会资本,把基于龙水漆篮的创新产品推向市场。不久前,他俩在德化拜访了一家家陶瓷企业,以期将竹编与漆艺嫁接到陶瓷上,争取跨界订单。同时,深圳一家箱包企业的老板对龙水村自主开发的竹编皮包表示出极大兴趣,双方有望达成合作、实现量产。

如今的龙水村,已是“金光闪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省级传统村落、福建省“金牌旅游村”……在此基础上,两位书记又开始谋划更广阔的未来:把漆篮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打造集观光休闲、研学体验、创意民宿、特色餐饮、田园采摘于一体的漆篮文化特色村。

而他们的计划,与镇里的规划深度契合。“我们正推动创新发展和传统工艺进行融合,推进技艺提高和产品创新。”仙夹镇党委书记徐志勇介绍,镇里计划投入1亿元,实施产业转型升级、人居环境提升、研学旅游结合等三大工程,建设以漆艺为主题的艺术小镇。

回想10年前回村,郭志煌坦言有些后怕。但站在乡村振兴的时代风口,54岁的他无悔当初的抉择。

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