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事】福建“元宇宙”技术应用,你体验了吗?
2022-12-16 10:42:44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周冬 |
分享到:
|
2022年12月16日福建日报网事版(12版)主要稿件: 东南网公益直播带岗行动第三期圆满完成 东南网12月16日讯(本网记者 赖炜娜 郭胜达 陈周瞰)“蓝朋友”就是这么有吸引力!12月9日上午,东南网公益直播带岗行动第三期:福州消防招聘专场累计观看的人次超50万。 本次福州消防面向全国招聘政府专职消防员和消防车驾驶员两个岗位。虽然直播已经结束,但报名通道依然有效,大家可以扫二维码报名。想要了解岗位的薪资待遇和报名要求,可以扫回放二维码观看。 本次直播由东南网联合快手快聘业务及福建省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向全国各地的小伙伴们发出邀请。直播现场,福州市三坊七巷消防救援站的消防员范良腾和东南网主播仇浩一起发布招聘岗位,并就大家最关心的安全问题作出详细解答。 《等待平凡亦有光的你》东南网公益直播带岗行动是由东南网发起的一项公益线上招工行动。目前,已完成三场线上直播招聘会,共有超百万网友观看。接下来,东南网还将继续和各大企业合作,推出更多线上专场直播招聘会。 扫码观看直播回放 福州消防岗位报名二维码 福建“元宇宙”技术应用,你体验了吗? “元宇宙”空间会议,参会人员以“数字人”身份参会。 东南网12月16日讯(本网记者 张立庆 文/图)近来,“元宇宙”很火,“元宇宙”到底是什么,应该如何定义和理解?它能为企业、经济和社会带来何种新的发展机遇?近日,记者探访这一新兴领域。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大数据学院吴文兵教授向记者介绍:“元宇宙”可以理解为一个3D虚拟世界,每个虚拟人都可以代替真人在里面互动和生活。5G、VR、AR、云计算、大数据等关键技术,都成为“元宇宙”众多环节中的一部分。 “元宇宙”教育 颠覆传统教学方式 作为全球教育“元宇宙”内容生产基地的重要承载地,目前长乐数字教育小镇已成为全球教育“元宇宙”资源的有效对接交流平台。数字经济龙头企业网龙公司正加快推进建设全球最大的教育“元宇宙”内容生产基地,让教育“元宇宙”成为福建走向全球的一张名片。 近日,记者在该基地体验了一款“元宇宙”教育产品,借助这些新技术,“鲁迅”声情并茂地向学习者介绍《狂人日记》背后的故事;“林徽因”亲自为观众诵读她的名言名句,学习者跟着作者本人的诵读,仿佛走进了他们写作时的情境。 网龙执行董事郑辉介绍,教育“元宇宙”带给大家的就是进行高度虚拟化、场景化的沉浸式学习、社交。未来,“元宇宙”将对教育方式带来重大的改变,如教学场景。通过OMO模式,以及基于AR、VR、XR技术的教学平台,老师可以在“元宇宙”中自定义自己的教室,轻松地向学生展示三角函数的构建、宇宙演变的过程,甚至可以穿越千年和伽利略一起完成自由落体实验。 吴文兵教授表示,教育“元宇宙”将引发学习方式的变革。未来,学生可以接触到来自世界各地丰富的学习资源,不再受限于单一的实体院校。 初期应用正在探索 “智慧生活”在身边 教育“元宇宙”产品,教师可以根据自身形象,为自己定制虚拟数字人,和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并完成授课、辅导等工作;房地产“元宇宙”产品,则以三维建模为基础,1∶1场景复刻真实还原地产项目空间,让购房者身临其境走进项目,体验真正的沉浸式看房享受;旅游“元宇宙”产品让人如临其境感官升维,虚拟人可以基于景区智能交互屏进行来宾接待、个性化讲解、精准营销揽客;政务“元宇宙”,将“元宇宙”的关键技术与“数字城市”“智慧城市”等理念结合,对实现住房、交通等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增强市民生活幸福感有极大助益。 在我们身边,一些“元宇宙”应用体验已经出现。如在万达广场(仓山白湖亭店)打造的福建首个“元宇宙”智慧商圈,市民使用手机扫码绑定车辆信息后,可以跟着AR导航在停车场内快速找到自己的车辆位置;也可以在商场小程序中搜索想去的店铺,跟随AR导航直接找到店铺位置;还可以通过手机观看5G超高清直播,轻松开启“云”逛街。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举办期间,在福州闽江两岸以及会展岛的特色三处典型区域,展开的“R真实场景+AR技术”“福元宇宙”数字“秀”现场,可以看到被AR“施法”的锦鲤在游动间跃过龙门,金色祥龙在蜿蜒中飞上苍穹……让人们身临其境地感受数字之城的魅力。 “元宇宙”产业应用融合 助力数字经济发展 2022年服贸会Web3.0发展趋势高峰论坛上发布的《中国元宇宙发展报告(2022)》显示,我国“元宇宙”上下游产业目前产值超过4000亿元,主要体现在游戏娱乐、VR和AR硬件等方面,未来五年,国内“元宇宙”市场规模至少突破2000亿元大关。 “十四五”规划纲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等国家战略规划都对加快数字经济发展作出具体部署,“元宇宙”产业作为数字经济中最具活力的领域之一,成为企业投资热土。各地政府也在政策上给予支持,推动“元宇宙”产业应用融合,助力数字经济发展。 以厦门为例,《厦门市元宇宙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2022—2024年)》提出,引入培育一批掌握关键技术、营收上亿元的“元宇宙”企业,“元宇宙”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取得明显进展,对政府治理、民生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未来,厦门将依托鼓浪屿、沙坡尾、筼筜湖等厦门地标,及金鸡奖、马拉松等城市名片,支持科研院所和企业打造具有厦门特色元素的“元宇宙”应用场景,打造一批会展、旅游、体育、商业领域的特色场景示范案例。 2022年4月14日,福建省发改委、省数字办发布《福建省做大做强做优数字经济行动计划(2022—2025年)》,提出要“引导企业布局‘元宇宙’空间内文娱、办公、会展、旅游、消费、社交等商业形态,加快数字孪生、数字原生应用开发”。当前福建省部分高校也正在积极与企业合作,今年9月,福州大学就与企业共建“元宇宙”研究院,在产品开发、人才培养、技术突破、产业化等方面开展合作。 技术标准与风险防范体系 有待建立与完善 中国计算机学会虚拟现实与可视化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副教授黄艺坤表示,当前,如何进一步增强“元宇宙”核心技术基础能力,推动产业应用融合,是“元宇宙”产业发展的核心所在,与此同时,“元宇宙”相关技术标准与风险防范体系也有待建立与完善。 业内专家表示,“元宇宙”社交中存在一系列的安全风险,主要包括数据安全风险、知识产权风险、金融风险等,需要学术界和产业界不断探索安全可信“元宇宙”社交的可行技术路径,以推动“元宇宙”社交健康有序发展。其中虚拟数字人、数字身份、虚拟资产是“元宇宙”社交中的关键因素,一方面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分布式数字身份、分布式机器学习和云计算等多种技术的融合来筑造“元宇宙”社交的安全屏障,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强“元宇宙”安全社交的法律法规建设,以实现产业界中“元宇宙”应用的有效监管。 泉州主题网络文明传播丰富多彩 东南网12月16日讯(本网记者 林杰 通讯员 罗超鹏)今年来,泉州市持续开展各类主题网络文明传播活动,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营造了浓厚的网络文明氛围。 在当前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之际,泉州市委文明办联合泉州市委宣传部、泉州市委网信办、东南网泉州站启动了“勇当主力军·文明我先行”主题网络文明传播活动。活动内容涵盖“强产兴城·文明同行”“文明培育、市民同行”“文明实践、志愿先行”“文明创建、机关先行”等四方面主题,由市文明委各成员单位、各级文明单位以及单位团体、个人报送相关图片、视频作品,参与展示传播各地各单位身边的文明现象。征集到的优秀图片、短视频将在泉州文明网及其新媒体平台播出。 据介绍,今年来,泉州市相继开展了“世遗之城 福满泉州”“喜迎二十大道德模范学习宣传”“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文明刺桐城 有礼泉州人”“文明创城、志愿同行”“我们的传统节日”等主题网络文明传播活动。一系列网络文明宣传活动,营造了健康文明、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首届“丝路”国际青少年摄影、短视频大赛佳作纷呈 作品《特拉法加广场》Annie yijing Zhang 摄 作品《贡多拉》Kelly Hong Chen 摄 作品《澳大利亚中部的日落》Ella Yu 摄 作品《帕克公园》Roseviel C. Garcia 摄 东南网12月16日讯(本网记者 林先昌)13日,首届“丝路”国际青少年摄影、短视频大赛颁奖典礼暨第二届大赛启动活动在三坊七巷举行。当天活动上,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林宝金在福州主会场出席并宣布第二届大赛启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夏泽翰充分肯定福州持续放大“后世遗”效应的显著成效,高度评价大赛对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和增进各国青少年友好交流的积极作用,希望各国青少年以开放的眼光看世界,以分享互鉴的精神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合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首届“丝路”国际青少年摄影、短视频大赛由福州市人民政府和21世纪海上合作委员会主办,福州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福州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福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福建日报社东南网共同承办。大赛以“我身边的文化遗产”为主题,借助世界城地组织、世界城地组织亚太区和世界大都市协会等重要国际合作平台,吸引福州市国际友好城市、友好交流城市、意向友城和21世纪海上合作委员会会员城市共同参与。大赛于今年3月正式启动,历时半年截稿,共收到来自美国、日本、俄罗斯等五大洲32个国家857件作品。经初评和终审,共评选出获奖作品76件。大赛吸引了海内外青少年广泛参与,有力促进了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很好传承弘扬了丝路精神,在海外引起热烈反响和广泛关注。 记者了解到,本届大赛入展作品题材丰富多样,展现了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来自吉尔吉斯斯坦的张王子正在该国的奥什孔子学院学习汉语,他这次参赛的短视频作品名为《艾特玛托夫纪念日》(中吉文学交流),他用中文说道,艾特玛托夫是他们国家非常有名的作家,当地每年都会举办活动纪念他,他想让更多的人认识艾特玛托夫,所以制作了这个短视频,他希望“丝路”大赛越办越好。 此次大赛部分优秀作品于12月13日至17日在三坊七巷鄢家花厅展出,吸引不少市民游客驻足参观。“这些摄影作品真是太棒了,从构图、色彩运用等方面,我觉得都很专业。”正在欣赏作品的福州市民陈锦对记者说道。 “围炉煮茶”还看福建 东南网12月16日讯(本网记者 陈虹虹)要说这个冬日最出圈的过冬方式,当属仪式感爆棚、氛围拉满的“围炉煮茶”。东南网《福闻话》专栏推出最新原创稿件《福闻话·饮食文化|一盏茶香 千年传承!最适合“围炉煮茶”的省份,凭什么是福建?》。稿件从“围炉煮茶”的传统习俗延伸到福建六大名茶的制茶技艺上榜世界非遗名录,让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福建茶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更多的人知茶、爱茶,共品茶香茶韵。 茶是福建人绕不开的日常。“围炉煮茶”的走红恰好印证了当下年轻人对有深厚底蕴的传统茶文化的喜爱。它既是喜茶爱茶的“新腔调”,也是舌尖上的非遗传承。 “你说我听,我说你知”,《福闻话》带您知闽,更懂闽。今后,《福闻话》专栏将持续为读者带来好看、好听的“福”文化融媒产品,让外地游客了解福建,也让福建人更钟情、更热爱自己的精神家园。 扫码查看更多内容 由“小达尔文”看知识类直播火热出圈 东南网12月16日讯(本网记者 陈楠)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兴起,各种知识类短视频和直播受到广大网友的追捧。来自福州的12岁男孩倪皓洋凭借自己丰富的知识,在短视频平台向网友科普各类昆虫,耐心地解说虫子名字的由来、身体构造、生活习性,现已拥有68万粉丝,粉丝们都亲切地称他为“小达尔文”。如今在平台上观看知识类短视频和直播成为广大网友学习的新途径、新风尚,网友们每天准时“追更”上课,已经成为一种热潮。 全国像福建“小达尔文”这样的知识类博主还不少,来自安徽的73岁退休语文老师杨维云则是通过直播教学拼音和汉字,一跃成为新晋“网红老师”,甚至北大、清华等知名大学也将公开课搬进直播间。互联网直播似乎成为知识类教辅的一种途径,读者关心平台如何加强监管,将更加优质的产品和内容带给网民,为此记者进行了了解。 切中“痛点” 满足多元知识需求 “名师的课堂在大学里经常一座难求,如今网上有了更简单快捷的方式,自然成为大家的选择。”来自福州的网友张蔚告诉记者,大学毕业后一直很想“充充电”,但没有时间,也缺乏机会。现在这么多名师名校把课堂搬到了网上,喜欢什么样的课程都能随便听,不但选择面更宽,还能通过短视频看精彩集锦,在学习时间上的安排也变得更加灵活。 网友小梅通过网上学习弥补了自己的遗憾。因为家庭原因,张小梅从没进过一天学堂。同龄的女孩外出打工,她也跟着去,却因为不识字,填不上表而不被用人单位接纳。在网上关注到杨维云后,她每天跟着学习读拼音、写汉字。 优胜劣汰 内容为王 “小达尔文”虽然年纪小,但科普视频却做得十分专业。他表达流畅,知识点清晰,还会把昆虫和古代文化联系在一起。去年10月,他在房间发现一只蜾蠃在他的床头筑巢,他立刻引用了《诗经》里的句子:“螟蛉有子,蜾蠃负之。”每天,皓洋都会科普一种虫子,到现在已经科普了400多种昆虫。粉丝数多了,皓洋和妈妈感觉到了科普的责任,在拍视频之前,皓洋和妈妈都会核实每一条信息的准确性。“我们可能给小朋友形成影响,就不能错了。” 在福州从事线下教育行业多年的张家勤从去年开始转型做线上直播,他告诉记者,虽然目前各类线上教学很多,覆盖面也很广,但是如果没有优质的内容,没有特色的教学,在竞争激烈的直播中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内容不行,网友手指一动直接就划走了,加上各个平台的青少年模式建立,直播平台一般都是成年人在观看,家长觉得对孩子有帮助,才会让孩子参与进来,所以优胜劣汰在直播领域显得更加直接。 加强平台监管 需多方发力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5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4.4%。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达9.62亿、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7.16亿。短视频、直播正成为全民新的生活学习方式。 面对如此巨大的需求,如何做好内容把关,需要多方发力。日前,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网络直播营利行为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网络直播平台要认真落实管理主体责任,加强网络直播账号注册管理和账号分级分类管理,每半年向网信、税务部门报送存在直播营利行为的网络直播发布者个人身份、直播账号、网络昵称、取酬账户、收入类型及营利情况等信息,配合监管部门开展执法活动。 多个直播平台纷纷响应,抖音直播召开行业协会、平台、公会等多方代表会议,发起首个行业自律公约,强化未成年人保护、落实主播分级并规范机构管理等,成为其中的重要内容。抖音直播表示,将针对公会建立准入制度和信用分体系,对公会进行分级管理。同时上线公会投诉和举报通道,定期公示治理结果。 抖音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抖音直播发布的《2022年抖音直播机构管理条例》,直播机构的部分违法违规、扰乱直播生态等不良经营行为将受到持续治理。包括严重违规最高将扣除50%健康分、直接清退处理等规定,堪称史上最严。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