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经济 > 正文

柘荣县:产业迈大步,旅游正提速

2022-12-29 08:17:20 作者:单志强 王梦娴 吴陈玉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12月28日,柘荣县楮坪乡乾丰家庭农场,蜜橘的甘甜清香扑面而来,农户们正忙着采收,脸上难掩丰收的喜悦。

农场负责人韦伟告诉记者,农场主要种植有宫川蜜橘、红美人、砂糖橘及芙蓉李等水果,种植面积有100多亩。

“红美人柑橘对气候要求高,怕冻怕蚊虫,我们搭建了大棚,就是希望能从技术层面提高产量。”作为当地最早一批种植蜜橘的农户,韦伟勇于尝试和创新,2019年前往台州学习蜜橘种植技术,2020年前往赣州购买100棵赣南脐橙苗试种,还经常通过微信向专家们请教技术。

“前期投入很多钱,我爱人一开始不支持,后来看到蜜橘卖得好,她的想法就发生变化了,得空就到农场里帮忙。”韦伟骄傲地说,除蜜橘外,农闲时他还参与当地茶叶、太子参的种植销售,年总收入10余万元。

为加快发展“一村一品”,楮坪村主动融入“茶果淳乡”定位,宫川蜜橘园面积超过200亩,种植户达到50余户,每户平均创收1万余元。

洋坪村惠春家庭农场负责人林惠春与韦伟有着极为相似的创业经历。

2018年,在上海从事石材销售的林惠春返乡种植水蜜桃。他经营的柘荣县惠春家庭农场,2019年12月获评省级家庭农场示范场。

“我们发展订单农业,主打采摘亲子游,上百亩水蜜桃不愁卖。”林惠春说。

随着楮坪水果名气越来越大,乡里加快培育宫川蜜橘、洋坪水蜜桃、油柰等品牌,探索网络营销,推动水果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发展。

“一村一品”描绘新“丰”景,红色赋能开拓增收路。

走进位于楮坪乡洪坑村的烽火·西竹岔红色教育基地,一群来自浙江的游客格外显眼。

“这里的土楼建筑风格很特别,在此能接受全方位的红色教育,如观看‘烽火·西竹岔’红色微电影、体验红军服、穿越红军洞、品尝红军餐,还能在农耕园体验农事劳动、参观稷耕农具陈列馆,体验活动形式丰富,大人孩子都喜欢……”游客老李对琳琅满目的红色文创给予点赞。

据介绍,西竹岔战斗是闽东独立师成立以来与国民党正规军进行的最大一次阵地战。为了推动红色文化创造性转化,乡里筹资修复闽东特委楮坪会议遗址、社坪红色众厅、西竹岔战斗遗址,修缮战斗纪念碑、战壕等,打造“烽火·西竹岔”红色文创品牌,助力文旅融合和乡村振兴。其中,西竹岔战斗遗址被省政府列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与此同时,洪坑村引进福建马风景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流转土地2000亩,在西竹岔战斗遗址周围建立土楼风格的红色旅游开发区,开设可容纳上百人的红色文化课堂,建成集观光旅游、休闲娱乐、教育培训于一体的红色教育基地。该基地吸收周边村庄近千名群众前来务工就业,人均年增收上万元。去年底,楮坪乡获得宁德市级红色研学小镇称号,今年国庆黄金周累计接待游客4万余人次。

红色资源赋能乡村产业振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我们立足‘红色楮坪、茶果淳乡’发展定位,传承闽东革命文化,将红色文旅休闲区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通过抱团发展,洪坑村、社坪村和苏家洋村整合资源、引入资金,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探索构建红色文创消费场景,延伸红色旅游产业链条,日子越过越红火。”楮坪乡党委书记魏赞雄说。(单志强 王梦娴 吴陈玉)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