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社会 > 正文

陈蜀曼:提升乡村审美 保护乡村肌理

2023-01-11 09:23:27 作者:范陈春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1月11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范陈春)省政协委员、霞浦县拾间海民宿创始人陈蜀曼长期深耕乡村,对于乡村要如何实现振兴有着自己的思考和体会。她建议,每个乡村要基于自身的DNA,去进行传承、延续、再造、再生,从而挖掘真正对外来游客和村民产生吸引力的独特个性化标签,推动文旅振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陈蜀曼表示,推进乡村文旅振兴,需要进行整体细致地规划和设计,更需要懂运营、会讲故事的高质量人才和团队,积极了解市场需求,读懂现代审美,挖掘在地价值,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打造适合这个乡村的独立IP和文化符号。

如何彰显特色?在她看来,要带着对乡村美学与乡村发展、建设、治理的观察与实践,去思考每个乡村的独特表达,探究何为“近处的远方”,提升乡村审美,保护乡村肌理。

具体来说,在乡村建设过程中要避免“一刀切”、大拆大建造成对有价值建筑的损害和毁弃,加强对原有乡土建材的保留和复用,尽量不破坏历经上百年传承下来的乡村肌理。对古宗祠、古民居的改造提升,要保持其形态、原材料、原工艺的立面肌理,对其进行清洁,用相同材质进行修补,修旧如旧;对村庄的非机动车道,要因地制宜采用砖块、鹅卵石、瓦片等乡土建材,打造美且实用的村巷道,围栏可采用木或仿木、竹篾、砖石等当地材料搭建,通透简洁,富有乡村味道;在不改变农村内外构造的前提下,继承地域建筑传统特色,对房屋进行整饰改造等。

同时,要大力推进乡村书屋、戏台等建设工作,重拾乡土文化,打造具有乡愁的精神家园,并通过开办乡村美学研习班,传播乡村美学、提升审美认知、营造文化氛围,为乡村注入更多新思潮,为乡村实现文旅振兴提供坚实人才基础。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