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民生 > 正文

代表建言 | 逐“绿”前行 勇“碳”新路

2023-01-16 08:23:55 作者:张辉 戴敏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1月16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张辉 戴敏)圆满完成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重点改革任务,武夷山成为首批国家公园,森林覆盖率连续44年保持全国第一……过去五年,福建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绿色是福建发展的鲜明底色,也是福建人民引以为傲的靓丽名片。如何全面深化生态文明建设,更高起点建设生态强省?代表委员们纷纷给出绿色方案,为美丽福建“碳”索新路。

翻开福建去年的生态答卷,“碳汇”是个高频词。厦门完成全国首批农业碳汇交易项目签约,全国首单农田碳汇交易试点项目在海峡股权交易中心完成交易,漳州市执行首例运用林业碳汇赔偿机制的刑事案件……截至目前,福建碳排放权累计成交3997.8万吨,成交金额达10.6亿元,其中林业碳汇成交量与成交额均居全国前列。

全国人大代表、顺昌县升升木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夏敢华注意到,我省林业碳汇开发活跃,但依然存在着碳汇价值被低估、市场供大于求等问题。“全国碳交易的平均价格约为每吨24.5元,我省均价仅约每吨19.7元。”他认为,现有价格水平难以体现出林业碳汇的生态价值,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爱林护林育林的积极性。

夏敢华认为,应多方发力,推动林业碳汇可持续发展。他建议,统一全省碳汇开发交易配套制度,切实维护碳汇交易的市场秩序;完善省级碳汇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实现项目申报、审核、挂牌、购买等功能“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在大型活动、重大会议等场景中引入碳中和机制,提高碳汇需求端的活跃度。

作为少煤缺油省份,福建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核、风、光、气等清洁能源,不断优化能源结构。省人大代表、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所长蔡锋,将目光投向海上光伏领域。“我省海上风能资源丰富,风电发达,海上光伏项目可与风电项目共用海上设施、输电缆线;同时,养殖业发达,开展渔光互补,可实现海洋空间资源集约节约立体应用。”他认为,发展海上光伏前景广阔,应鼓励各方开展近海及深远海光伏、风光储智能微电网等方向的科研课题攻关,从科技投入、征海费用手续、税收减免及产业落地政策等方面给予优惠扶持。

蔡锋还建议,稳步推进售电侧改革,多途径培育售电主体,引入售电侧竞争,对沿海用电企业单位实现清洁能源直供;开展海上光伏发展对海洋生物多样性相关影响的课题研究,充分评估环境影响。

好生态如何卖出好价钱?省人大代表、将乐县玉华文旅康养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黄闽榕,分享了将乐的探索。近年来,当地依托森林资源,大力发展森林康养产业,并实现与体育运动、文旅研学、医疗保健等产业融合发展。

黄闽榕认为,我省森林康养产业方兴未艾,但也存在着政策支撑不足、基础设施薄弱、专业人才不足等短板。他建议,设立康养产业发展基金,加大对森林康养基地、森林人家等建设扶持力度;开展院校合作,引导省内中职院校和社会力量开办康养学科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开展森林讲解员、森林疗养师、森林康养基地运营管理师等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

在城市建设中推进节能减排,是建设美丽福建的有力抓手。省人大代表、福建允升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建才一直致力于城乡供水管新材料、新技术的研究与推广。他说,传统的自来水钢管容易出现管壁腐蚀现象,直接导致管道漏水、爆管、水质二次污染等问题,而实施改造老旧水管需要较大的投入,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

2022年3月,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正式发布实施了国内首个《给排水双面不锈钢复合钢管应用技术标准》(DBJ/T13-394-2021)。

双面不锈钢复合钢管技术是传统碳钢管和不锈钢管的迭代技术,不仅节能减排效益突出,而且能够满足长寿命使用的要求。“在相同工况和力学指标要求下,双面不锈钢复合钢与传统碳钢和不锈钢相比,可以减少50%以上的用钢量、85%以上的不锈钢量,属于绿色环保材料,在业内被誉为‘绿钢’。”陈建才建议,把这一先进技术,纳入我省建设领域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目录,同时建议按照《福建省城乡供水条例》优先纳入推荐名录库,积极推动各地使用,让新技术新材料尽快转化为节能减排、绿色低碳效益,助力打造美丽福建。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