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研发国内首台自主导航气管插管手术机器人RNIS 顺利完成2例临床试验
2023-04-28 10:16:55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蔡秀明 |
东南网4月28日讯(本网记者 林先昌 通讯员 高瑞琦) 25日、26日,气管插管手术机器人RNIS在省立医院成功开展了2例的科研临床,不良并发症发生率为0%。据悉,该手术机器人系国内首台气管插管机器人,而此次科研临床的顺利实施,证明了RNIS系统的有效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该机器人由福州大学未名医疗机器人研究院、福建省立医院、福建省智慧医工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福建骞越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联合 气管插管技术是临床麻醉、心肺复苏及伴有呼吸功能障碍的急危重症患者急救、抢救过程中的重要治疗措施,是呼吸道管理中应用最广泛、最有效、最快捷的手段之一。目前,麻醉、重症及急诊科医生是气管插管的主要实施者,但上述专业均存在较大人员缺口-如我国麻醉每万人仅拥有麻醉医生0.5人,远低于美国的2.2人/万人和欧洲的2.9人/万人。这意味着医生长期处于高负荷运转的状态。 “为提升医疗质量和效率,迫切需要机器人等先进技术的参与,以促进临床麻醉及建立人工气道向自动化、智能化新模式的发展。”福建省立医院副院长、福建省急救中心副主任郑晓春教授表示,“机器人进行气管插管手术,可以降低麻醉、重症及急诊科医师插管工作量,在安全的基础上实现日常插管工作的自动化。相较于人工气管插管,使用机器人还可大大减少麻醉医生及重症医生职业暴露的风险,更好的应对困难气道患者的插管难题。RNIS系统除了用于日常手术气管管理外,还有望应用于远程急救、突发公共卫生处置等诸多场景,因而具有显著临床应用价值。” 福州大学邓震副教授介绍说,联合科研团队基于机器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对机器人机构创新设计,开发了内窥镜图像导航、机器人共享遥操作、自主操作控制等功能模块,实现了机器人在人体腔道环境感知和理解能力,和对柔性纤支镜的实时、连续、动态控制,使其顺利地沿着人体上呼吸道行进。突破现有医护人员接触式作业模式,实现麻醉过程中自主操作,可促进智慧医疗、精准医疗发展。 据悉,RNIS机器人具有完全知识产权,可广泛地应用于麻醉科、急诊科、ICU等院内外急救现场,甚至可应用于战伤救助现场,具有极大的临床及市场价值。项目下一步将进入注册取证环节,以更快进入临床实践,服务病患。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