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原创新闻 > 正文
看到路边“野生”的蘑菇 你别采!
www.fjsen.com 2023-05-08 16:18:53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随着气温升高、雨水增多,野生蘑菇进入生长茂盛期,有些市民上山采摘野生蘑菇食用后发生中毒事件。近期,漳浦县一对夫妻因误食毒蘑菇而中招,所幸因抢救及时脱离危险。为此,小编提醒大家,切勿采摘食用野生蘑菇,也不要食用非正规渠道购买的蘑菇。

image.png

图片来源:海峡导报

据了解,全省各地区都有发生,南平、三明和龙岩市等闽北、闽西地区为毒菇中毒的主要发生地。全年各个月份都有人中毒,但每年6—9月份为福建蘑菇中毒发病高峰期。

我国常见的剧毒蘑菇种类,如下图: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以上图片均来自:福建省卫健委网站

这些鉴别方法不能信

1、颜色鲜艳的蘑菇才有毒?

事实上,单看蘑菇的外表,并没有绝对的安全标准。一身雪白的鹅膏菌看起来很普通,却是一朵致命的“白毒伞”!

2、长在阴暗潮湿处的蘑菇才有毒?

有人说,可食用的无毒蘑菇多生长在清洁的草地或松树、栎树上;有毒蘑菇往往生长在阴暗、潮湿的肮脏角落。

这也是错的!所有的菇都倾向于长在“阴暗潮湿”的地方,跟毒性无关。而包括“白毒伞”在内的很多毒蘑菇,都生长在干净的林中地上。

3、和银器、大蒜一起煮会变黑的蘑菇才有毒?

实际上,蘑菇毒素不会与银器、大蒜等发生反应。

4、菌盖上有疣、柄上有环和具菌托的才有毒?

虽然这类菌有毒种类的比例较大,但也并非绝对如此,许多毒菌并无独特的特征。

有毒?无毒?非专业人士无法区分

有毒、无毒的蘑菇种类,有些是非常相似的!尤其晒干后的野蘑菇,更难区分是否混入有毒种类!

我国毒蘑菇种类有数百种之多,形态、颜色也多种多样,非专业人士无法区分。即使是专业人士,也需要通过识别毒蘑菇的宏观特征、生态特征、显微特征甚至DNA特征等来判断蘑菇是否有毒。比如,菌盖的形态、菌环的高度与形状、菌托的形状、菌褶和菌管的颜色和深浅、菌褶与菌柄的着生关系、孢子的性状、生态环境、特定化学反应等。

毒蘑菇中毒后的危害

据了解,毒蘑菇所含毒素较复杂,或因地区、季节、品种和生长条件的不同而各异。毒蘑菇中毒潜伏期为2小时至24小时,有的仅为10分钟左右。临床分型主要分为七种类型:急性肝损害型、急性肾损害型、横纹肌溶解型、溶血型、胃肠炎型、神经精神型、光敏性皮炎型。

其中,误食毒蘑菇引发肝损害型中毒最为凶险,表现为恶心、呕吐、肝区疼痛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伴有精神症状,且中毒症状严重,发病急,死亡率高。

同时,要警惕中毒“假愈期”。部分病人经治疗后,急性胃肠炎症状逐步缓解甚至消失,给人以病愈的感觉,其实此时毒素正在通过血液进入肝脏等内脏器官,侵害了实质脏器,会在1~2天后病情迅速恶化,累及肝、肾、心、脑等脏器,以肝脏损害最为严重。所以,在中毒初期症状缓解时,仍应留在医院积极接受治疗,观察一段时间,确保病情稳定好转再出院。

毒蘑菇中毒后如何自救?

毒蘑菇中毒目前尚无特效解毒治疗方法,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催吐或导泻。在中毒者神志清楚的情况下尽快催吐。可用手指抠咽部或用器具(筷子、汤勺等)压迫舌根部即可引起呕吐。可反复多次,尽量把胃内容物呕吐出来,以减少毒素吸收,减轻中毒程度。

催吐后,最好让患者饮用少量盐糖水,补充丢失的体液,防止脱水导致休克。腹泻较轻微的可少量服用泻剂,加快毒素排除。

立即就医。中毒后应立即到正规医院救治或拨打120急救电话。如果所就诊医院不具备救治毒蘑菇中毒的医疗条件,医院要立即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尽快将病人转到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救治。

东南网综合:厦门网、台海网、福建省卫健委网站等


责任编辑:吴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