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文教> 正文
分享到:

刺桐港,东方的“亚历山大”

2023-05-12 08:37:21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周冬  作者:黄琼芬

开篇的话

有海水的地方就有福建人。向海而生、敢拼会赢,成为福建人的文化基因,造就底蕴深厚的福建海洋文化。

当前,福建正努力做强做优海洋经济,挖掘、展示海洋文化对我省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向海听潮,我们聆听从远古而来的回响;思潮起伏,我们洞观时代之潮起潮落;勇立潮头,我们踏浪迎向更加美好的未来。今起,福建日报开设《潮声》版,着力宣讲海洋文化,揭示福建海洋文明的演进路径,做好海洋文化研究成果的推广转化,携文化之力,寻海洋之魂,助力海洋经济发展,大力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刺桐港,东方的“亚历山大”

image.png

泉州港石湖作业区 陈明星 摄

image.png

国画《涨海声中万国商》 (资料图片)

东南网5月12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黄琼芬)

近日,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发布2022年全球港口吞吐量排名,我省厦门港、福州港、泉州港入围全球百大集装箱港口。

泉州港作为我省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是我省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重要基础,也是我省对外开放、深化闽台融合发展的重要窗口。2022年,泉州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08万标箱,居全球第91位。

泉州港历史悠久,有上千年对外开放的历史。泉州港古称为“刺桐港”,因港口所在的城市遍栽刺桐树而得名。作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唐代时刺桐港就崭露头角,是“中国古代四大港口”之一;两宋时刺桐港因大量海商频繁往来,海外贸易日益繁荣而闻名;至元代刺桐港海上贸易达到空前繁荣,成为梯航万国、舶商云集的“东方第一大港”,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称,刺桐港是与亚历山大港齐名的世界最大商业港口之一。

穿越千年,如今泉州港正发力打造海丝枢纽港口,融入“丝路海运”,积极拓展我国沿海和“一带一路”沿线主要港口航线,助力泉州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涨海声中万国商

泉州开元寺内,有一座泉州湾古船陈列馆,里面陈列着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一艘南宋古沉船。

1974年,这艘古沉船在泉州湾后渚港被发掘出来,轰动世界。专家从古船用材、造船工艺和“保寿孔”等方面考证,判定其为13世纪泉州制造的首部尖、尾部宽、高尾尖底“福船”类型的远洋商船。此外,根据古沉船中出土的2350多公斤未经脱水的香料药物,专家判断这或是一艘从东南亚满载着香料药物回泉州港的沉船。

“泉州湾古沉船不仅是当时出土的全国体量最大、年代最早、保存最完好的一艘古船,还是全国迄今为止发掘的由海外返航并已出土的唯一一艘古代远洋海船。古沉船龙骨和壳板的设计及其工艺、水密隔舱的设置,都显示出其设计和建造技术的先进性。特别是水密隔舱造船技艺,领先西方国家近千年。”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副馆长陈颖艳说。

泉州湾古沉船的发掘还揭开了一段辉煌的历史:泉州作为我国古代海外交通重要港口之一,宋元时期海外贸易空前繁盛,刺桐港享誉海内外,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这艘出土沉船便是古代泉州开放与繁荣的见证。

在泉州湾古船陈列馆,默默静立的巨大古沉船身后,是一幅《涨海声中万国商》大型国画。画上,刺桐港内船只无数、帆樯林立,码头上商旅百姓熙熙攘攘,生动再现了刺桐港梯航万国的繁荣景象。宋元之际,泉州港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苍官影里三洲路,涨海声中万国商”,这一时期不只是蕃商汇聚于此,许多西方旅行家也被吸引而来,并留下有关泉州的生动记载。

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在游记中这样描述“宏伟美丽的刺桐城”:刺桐城的沿海有一个港口,船舶往来如织、装载着各种商品,驶往各地出售。这里的胡椒出口量非常大,但其中运往亚历山大港以供应西方各地所需的数量却微乎其微,恐怕还不到百分之一。刺桐是世界最大的港口之一,大批商人云集于此,货物堆积如山,买卖的盛况令人难以想象。他笔下的泉州人“民性和平,喜爱舒适安逸,爱好自由”。游记里还谈到德化的瓷器、永春的白糖和艺精出众的文身技艺。

这些西方游历家的记叙,为刺桐港曾经历过的商业上的繁荣、文化上的包容提供了见证。

宋元时期,刺桐港海外贸易的繁盛程度,国内史料文献亦有记载。宁宗开禧二年(公元1206年)成书的《云麓漫钞》中记载,与泉州通商的海外国家有32个。宝庆元年(公元1225年)任泉州市舶司提举(负责海上贸易与外交往来的官员)的赵汝适在《诸番志》中写道,泉州港的海外贸易范围东起菲律宾,西到非洲东安,北到日本、朝鲜,包括西太平洋与印度洋在内的58个国家和地区。元代汪大渊撰写的《岛夷志略》记载,当时泉州对外交往已达90多个国家和地区。

海纳百川上鳌头

今人探寻古代刺桐港那段无比繁荣的历史场景,总会闪现出“开拓”“自由”“包容”等一连串字眼。

“试舟到渤泥,往来有利。沿海畲家人俱之往,引来蕃舟。蛮人喜彩绣,武陵多女红,故以香料易彩衣”,在如今的石狮市蚶江镇石湖村,仍流传着林銮航海的故事。石湖地处泉州湾出海口,石湖半岛延伸海中,形成一个天然的避风港湾。唐代开元八年(公元720年),晋江航海家林銮在此建造码头,开通泉州至渤泥(今文莱)航线,以丝绸换取香料,取得丰厚利润,带动泉州沿海民众参与东南亚地区的贸易,香料由此成为泉州港最大宗的进口商品,石湖码头也因此被称为“林銮渡”。

这种一路向海的开拓精神和走向深蓝的坚定信心,促使泉州港不断壮大繁荣,并造就了泉州宋元时期“东方第一大港”的地位。

泉州市舶司设置伊始,就大胆请奏派员到海外“招商”,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宋廷批复。泉州即遣使赴占城、罗斛“说谕招纳”。此后,海外招商风气不绝,到了元代,更是将“通道外国、抚宣诸夷”作为大事,频繁遣使至南海诸国招谕。这种派遣使团亲赴海外招商的活动,受到南海诸国的积极回应,纷纷遣使前来朝贡,从而建立起双向互动的密切贸易关系。

刺桐港对外开放政策十分优惠。绍兴元年(公元1136年),宋廷批准泉州奏请,凡招诱舶舟抽解物货“累价及5万贯、10万贯者,补官有差”。当年八月,大食(今阿拉伯)蕃客蒲罗辛运载乳香到泉州抽解三十万缗,宋廷授予“承信郎”。年末,八年招诱舶货抽解累计九十八万缗的福建纲首蔡景芳也授“承信郎”。南宋朝廷还对亏损蕃商物价而影响海外贸易的市舶官员,给予降职处分;对违法抑买者,允许外商越诉,犯者计赃坐罪。

“为了招商引资,古代泉州给予蕃商政治、经济全方位的礼遇。承信郎一职,在宋代常常被授予对泉州港海外贸易做出贡献的商人,包括外商。这不只是一个口头的嘉奖,而是实打实的授官,朝廷会下敕令,并授公文、官服,举行授官仪式。这些礼遇是为了通过蕃商以商引商,带动更多商人来泉州贸易。”石狮市博物馆馆长、文博研究馆员李国宏说,宋代泉州这种行之有效、充满人性化的营商环境,是刺桐港繁荣非常重要的一个基础。

中外商人在泉州做生意,可以得到制度和法律的充分保障,例如外国商人在交易或生活过程中发生什么意外状况,可以得到外商财产保全等涉外法律的保驾护航;每年“冬遣舶、夏回舶”时,泉州府郡和市舶司的高级官员聚集在九日山举行盛大的祈风盛典,敬祭海神,祈求海神赐风让商舶往返畅行;外国商船运载货物抵达泉州港、交易结束离开泉州港时,地方都要设宴款待,主要官员出席以示重视……国家和地方对海洋贸易发展的重视以及完善的制度保障,成就了宋元时期泉州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的地位。

2021年,“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项目通过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56项世界遗产,这意味着刺桐古城的那段文明得到世界范围的认可。在李国宏看来,泉州港悠久的航海传统培养了泉州人勇于开拓、善于创造的人文个性,形成开放、尊重、分享、合作的文化传统,使得不同习俗和文明可以在泉州和谐共存、相互交融,并最终实现互惠互利、共建共享的美好愿景,这对今日的世界仍是重要启示。

丝路古港逐未来

4月22日,随着一声汽笛长鸣,集装箱船“SINGAPORE”轮满载货物缓缓驶离泉州港石湖作业区,向印尼雅加达而去。这意味着,泉州石湖直通印尼雅加达的RCEP新航线正式开通,泉州港石湖作业区累计开通“一带一路”外贸航线也增加至18条。据悉,整条航线挂港顺序为上海—宁波—泉州(石湖)—雅加达—泗水—巴生西,新航线从石湖直通雅加达,既缩短了航程,也降低了企业的成本。

这是今年石湖作业区开通的第四条RCEP航线。今年2月,泉州港石湖作业区5号、6号新泊位投产,同时泉州—新加坡、泉州—马来西亚两条新航线开通。随着5号、6号泊位投产,泉州港石湖作业区迈入年吞吐能力超300万标箱的大型港口行列,两条新增航线则有效对接RCEP航线,更好地覆盖东南亚地区,并打开通往中东、非洲等地的通道,为泉州地区港口经济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加便捷的物流支撑。

石湖是泉州港的核心作业区,见证了当年“东方第一大港”的繁荣景象。历经沧海桑田,如今的泉州港规划由泉州湾、深沪湾、围头湾三个港区组成,下辖秀涂、石湖、锦尚、深沪、围头、石井六个作业区和东石作业点,形成“一港三区六作业区一作业点”的发展格局,是我省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和对外开放、深化闽台融合发展的重要窗口。

然而,泉州港自宋元以来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而是走过了一条繁荣—沉寂—奋起的曲折发展之路。

明朝时期,政府为防倭寇,严格禁止海外贸易,泉州港被限制只能与琉球国交往。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市舶司移设福州,泉州的来远驿也随同市舶司废置。市舶司在泉州设置前后达386年之久,经历了泉州港海外交通的繁荣、极盛、变化的历史阶段,它的迁移标志着泉州港由盛转衰。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清政府正式在厦门设立海关,泉州港对外通商的职能被厦门港所取代。此后,泉州港走向衰落,沦为地方性小港。

1957年以前,泉州港口建设发展缓慢。直到1977年,泉州后渚港两座500吨级浮码头(方舟)安装完毕,泉州港才又迎来正规码头。1979年,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福建沿海港口经济发展环境逐渐得到改善,泉州港发展迎来良好时机。1980年,泉州重设海关机构对外开放。1983年,泉州港正式恢复对外籍船舶开放,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24个对外开放港口之一。自此,泉州港进入加快发展阶段,对外向型经济的影响也再度开启。

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也是“一带一路”重要战略支点城市和先行区,已经成为我省主要的货源生成地。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泉州进出口总额2711.9亿元人民币,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2700亿元大关,创历史新高。其中,出口1994.6亿元,进口717.3亿元。

依托泉州快速发展的民营经济,泉州港加快建设,内贸集装箱航线辐射全国,覆盖主要港口,并助力泉州经济发展。截至今年4月底,泉州港辖区港口集装箱航线总数共41条,外贸航线13条(含1条内支线),内贸航线28条。来自泉州港口发展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泉州港共有生产性泊位52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3个),设计年通过能力3464万吨(其中集装箱191万标箱)。

泉州港正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和福建省“海丝”核心区建设,以更加壮美的姿态,拥抱蓝海,逐梦未来。

1  2  


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