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巡抚沈秱与《福州府志》渊源
2023-08-01 09:00:30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
顾念师恩的巡抚大人 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冬,朝廷任命浙江归安(今湖州市辖区)人沈秱为福建巡抚。沈秱是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进士,宦海浮沉多年,如今得以出任闽省封疆大吏,也算是走上人生巅峰了。 古时官场有“上任之初,先问志书”的传统,沈秱到任福建省城不久,即有福州府学秀才(诸生)联合献上了一部《福州府志》。沈秱新官上任,人生地不熟,正要了解省会地情民风,当即将《福州府志》作为案头参考书。翻阅之后,发现该书主纂者是已故的原南京礼部尚书林燫。 林燫是颇有声望的朝廷大员,进士出身,曾任国子监祭酒,两次担任会试考官,可谓是门生故吏遍及天下。林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后因母亲去世,从此归家守孝,之后不再出仕。林燫所在的家族是福州著名的濂江林氏,有“七科八进士、三代五尚书”之荣耀。 濂江林氏除了是科举世家、官宦世家,还是难得的方志世家。林燫的祖父林瀚、叔父林庭(木+昂)、堂兄林炫、弟弟林烃,皆参与了地方志编修。现存的明朝三部《福州府志》,都包含了林氏族人的辛勤付出,这在福州古代方志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现象。 至于沈秱手上的这部《福州府志》,则是明代福州第二部府志,于万历七年(1579年)开始编纂,由退居乡里的老尚书林燫主纂。第二年六月,志书刚完稿,林燫就意外病逝,时年五十七岁。 说起来,林老尚书与这位新任福建巡抚沈秱还有一层师生关系。沈秱早年进京参加会试,林燫是当时的考官之一。按照科举传统,沈秱算是林燫的学生(门生),林燫则是沈秱的老师(座师)。而且当时林燫对沈秱的学识文笔十分赞赏,称之为“国士”。能得到会试考官如此赏识,初出茅庐的沈秱自然是感恩在心,念念不忘。 时光荏苒,不觉已经过去了30多年。如今见到林燫的遗著,贵为福建巡抚的沈秱,仍不免感念起伯乐老师对自己的知遇之恩和“国士”之赞。 姗姗来迟的府志序文 福州学子进献《福州府志》,其实还有一个目的,即是请巡抚大人写一篇序文。他们说,林燫老尚书为官清廉,一生耿介,其道德文章天下闻名,晚年又回报桑梓,主纂郡志,殚精竭虑,终成巨著。只是这《福州府志》虽已付梓十来年,却一直缺少序言,不免有所缺憾。前朝苏东坡一生敬爱老师欧阳修,并为老师书写《醉翁亭记》。如今沈大人您来省城福州任职,又刚好是林燫的学生,于情于理,都希望您能为《福州府志》作序。 福州书生提到的苏东坡故事,是古代科举师生之间,为人津津乐道的动人事例。当年苏东坡参加进士考试,主考官欧阳修对其文笔才识十分推崇,赞曰“文章必独步天下”“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欧阳修毫无保留地奖掖后进,令苏东坡十分感动,两人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师生关系。即使欧阳修去世了20年,已名满天下的苏东坡仍亲笔书写欧氏名篇《醉翁亭记》,并刻碑立在滁州醉翁亭中,为后世留下了一段师生情重的历史佳话。 沈秱看到福州学子引用苏东坡与欧阳修的例子,不由得大受触动,想起当初获得老师林燫的认可,成为新科进士的往事,一时感慨万千。世事无常,岁月蹉跎,自己的仕途并不顺利,曾居家休养近30年,长期脱离朝廷中枢,甚是有愧于林燫老师“国士”的谬赞。如今得蒙皇上恩典,来到老师的家乡当官,对于为老师遗著写序的请求,难道还有推辞的理由吗?随即满口答应了下来。 谁知好事多磨,不久沈秱因年老体弱,在任福建巡抚仅仅3个月就离职回乡,作序的事情也就耽搁了。 往常出现这种情况,很可能就此不了了之。但林燫的弟弟林烃、儿子林世勤请沈秱写序的愿望十分强烈,绝不轻言放弃,之后又找到在浙江老家的沈秱,请他一定要继续完成府志序言,以告慰林燫的在天之灵。沈秱虽然已经离任,但面对林老师亲人如此锲而不舍的殷勤之请,实在不忍推托,于是写下了流传后世的《福州府志叙》。 在序文中,沈秱先是回忆了与老师林燫的师生旧谊,感激他的赏识与栽培,然后详述了为林燫《福州府志》写序的缘由,高度肯定该志记载完备、辨析精当、评论中肯等,称赞林燫老师在总纂全书时“苦心直笔、远虑公心”。这些听起来像套话,实际是对志书很高的评价。我们要知道,古人编修方志常有过分吹捧自己家乡的弊病,如“夸耀乡贤、侈陈名胜”等,但林燫主编的这部《福州府志》却取舍严谨,据实而书,称得上是难能可贵。 福州士人终于获得了原福建巡抚沈秱写的府志序文,自然倍感荣耀,于是将此序加在林燫《福州府志》卷首,重新刻印。由于沈秱序言落款是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所以这一版林燫《福州府志》又称为万历二十四年序刊本。 回顾起来,这篇《福州府志》序文的诞生过程真是充满了意外和曲折。林燫府志早在万历八年(1580年)成书,但不知何故,一直没有序言。直到十多年后,林燫学生沈秱来福建担任巡抚,福州学子才拿着这部志书请沈秱写序。没料到沈秱在福州只待了3个月就去职回乡,序言又一度没有着落。最后在林燫家人的不懈坚持下,已返乡的沈秱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三月写成《福州府志叙》,最终给林、沈之间多年的师生情谊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省内失传的明代刻本 作为一府之志,林燫《福州府志》原先流传颇广。学者顾炎武就曾在其名著《日知录》中,大段引用过该府志的评论。明清时期,中国著名藏书楼如宁波天一阁、南京千顷堂、杭州八千卷楼,还有福州徐氏红雨楼等,都曾收藏有此书的明刻本。清乾隆时,福州还有阅读林燫《福州府志》的官方记录。 不过经过时间推移、风云变幻,到了民国之后,这部《福州府志》居然在福州乃至福建失传了,连一本都找不到。全中国也仅剩南京图书馆收藏了一套明刻本,而且还是没有序言的万历初年刻本。后来经向国外了解,又获知日本收藏了有沈秱序言的万历二十四年刻本。 由于明刻本存世极少,长期以来,普通读者难以一睹林燫《福州府志》全貌,连一些福建、福州的省市史志学者都无缘寓目。福建省知名方志目录学家郑宝谦在其《福建省旧方志综录》中感叹道,无论是南京藏本还是日本藏本,他都不曾看到,以至于竟无法判断两者是否为同一本书。 不过沈秱为林燫《福州府志》写的序,却单独在福州流传下来。在后出的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版《福州府志》、清乾隆版《福州府志》中,都收录了沈秱的这篇序言,福州学界也一直清楚林燫《福州府志》的存在。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藏本、南京藏本先后在国内影印出版,它们的电子扫描件也陆续收录在网络数据库中。2023年初,由福州党史方志室组织整理的林燫《福州府志》(点校本)也正式面世。该书结合日本内阁文库和南京图书馆两种藏本,将繁体竖排转化为简体横排,精心点校,嘉惠士林。 自此,现代读者能够更方便地阅读林燫《福州府志》全书。而福建巡抚沈秱与老师林燫的真挚师生情,也将通过《福州府志叙》永久地流传下去。 (作者单位: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