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李”的突围之路
2023-08-14 08:50:20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周冬 作者:林霞叶新福展示新鲜采摘的“福红”李。 叶新福团队培育的李子新品种个大匀称、肉质鲜红。 东南网8月14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林霞 文/图) 核心提示 碧树葱茏的李园里,紫红色李子挂满枝头,果香扑鼻而来——近日,记者走进永泰县盖洋乡前湖村仙亭山鲜食李基地,实地探访了省农业科学院二级研究员叶新福博士及其团队培育的“福红”“丹霞”“福泰”等李子新品种。各个品种的果实都个大匀称、肉质鲜红、汁多果甜、口感鲜爽,几乎颠覆了记者此前对李子的印象。 福建传统李子品种以芙蓉李、胭脂李、油柰、青柰、花柰等为主,李子种植面积居全省水果产业第三位;李果鲜食加工兼用,产业链长,其中70%左右用于加工。“总体来看,李子产业在福建发展有历史、有条件、有基础,但大部分李果主要用于制作李干、蜜饯等产品,利润低,增产不增收现象明显,李子市场仍处于培育期。”叶新福说。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李子市场运营现状分析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2023—2030年)》,我国是李子第一大种植和产出国,但基于庞大消费市场,仍需大量进口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且进口量大于出口量。李子在我国水果市场的巨大潜力可见一斑。 如何让“福建李”在市场上脱颖而出,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2011年,叶新福组建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南方李研究团队,开始积极探索品种创新,栽培更多具有创新性的鲜食品种,并建立福建省地方标准,通过科学的栽培和管理方法,帮助果园提升李产量20%以上,优质鲜果较加工果收购价格翻了一番,整体效益大大提升。 研发:培育新品种 配套新种法 《福建统计年鉴》记载,我省李种植面积约80万亩,居落叶果树之首,是永泰、古田、福安等多地的支柱产业。但是,2012年,叶新福开始涉足“福建李”的研究时,很快就发现问题——“福建李”以芙蓉李为主,品种单一、种质老化,给人留下的印象一般是小而酸,口感不佳,多用于加工,少用于直接鲜食;同时,还存在未对不同熟期品种交错种植、未针对气候特点进行种植布局、未改良品种等问题。 此外,李树花芽需要在冬季休眠期经历足够的低温才能够解除休眠,正常开花结果。大部分中国李的需冷量为500~800小时。我国南方李生产则主要集中在广东、广西和福建等亚热带地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加剧,南方李产区冬季低温时长不足的问题愈发严峻,严重影响福建乃至我国南方各省李生产。 叶新福认为,福建需要解决种植效益偏低的问题,就要立足本土实际,培育更多本土化高品质李品种,并使用科学方法种植和管理。他决定从微观世界入手,率团队培育更多适合福建种植的高质量新品种,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标准化、规范化的栽培模式。 调查研究是第一步。叶新福团队在全国鲜食李新品种筛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深入全省各地乃至南方各省收集特异种质资源,在农业农村部农垦局和农业农村部南亚热带作物中心支持下,建立起我国第一个“南方李资源圃”,鉴定、筛选出一批优异育种材料,制定科学的南方李柰种质资源评价与创新利用体系。 研究团队挖掘出南方李早熟、低需冷量的品种资源“三月李”,以此为突破点,在中国李基因组学研究领域获得了重要进展,并以“低需冷量中国李品种‘三月李’基因组揭示花芽需冷量调控机制”研究为契机,发表了首个中国李基因组。基于此,还通过辐射育种、杂交育种等手段,培育了“福红”等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成熟期不同、果色不同、风味独特的优质新品种。 据了解,“福红”李是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选择“三月李”辐射诱变选育而成,具有低需冷量、优质、适应范围广、早结丰产、可密植等优点。 良种也需要良法配套。针对李产区种植管理粗放等问题,叶新福团队着手制定了福建省地方标准《李树整形修剪技术规范》,发明“一种成年李树周年施肥方法”“一种成年李树周年栽培管理方法”,并推广适时疏果技术、果园生草技术等。 永泰县清凉镇的企业和农户首先受益。2013年,叶新福团队携手永泰县顺达食品有限公司,在清凉镇建起了150亩李子园示范基地。 作为一家以加工李果为主的企业,顺达食品平均每年李果的收购量可达1万吨。“我们与专家团队携手,下大力气打磨优质高效的配套栽培技术,是想通过示范基地带动更多的农户参观、学习,促进农民增收。这也是我们和叶新福博士团队的共识。”顺达食品负责人林程说。 推广:规模化种植 多渠道增收 今年初,李子新品种“福红”获得农业农村部热带作物品种审定,这是南方地区首个获得农业农村部热带作物品种审定的李子品种。 载誉而归后,叶新福并没有停止脚步。在叶新福团队的“试验田”里,还有100多个自主创新培育的苗头新品种,等待着市场检验。 记者了解到,目前,团队选育的李品种已在福建永泰、古田、长泰等多地规模化种植。在贵州、海南、广西等地,也已推广近万亩。今年7月,在闽宁镇种植的“福红”李,亮相宁夏科技成果转化暨人才交流合作大会,吸引众多参会人员观赏品尝,并大受好评。“大家都没见过这种又脆又甜的红心李子,这就是来自福建的‘金果果’!”宁夏银川永宁县科技特派员马雅铃说。 经过几年时间的努力,叶新福的“试验田”越做越大,并通过建立示范基地、示范推广新技术、开展技术培训、进行技术指导、大力宣传引导等方式,逐步让现代化种植管理技术植根农民心中。 在仙亭山鲜食李基地,记者见到了在田间地头忙碌的基地负责人李秀妹。“今年,李子的产量预计不少于40万公斤,相较去年提高了不止两成。”李秀妹介绍道。 2016年起,叶新福团队与盖洋乡对接,联手打造仙亭山鲜食李示范基地。团队历时多年,将配套修剪、疏果、病虫害防治、水肥管理等种植技术及采后处理技术“倾囊相授”,促进基地从加工果园向高端鲜食李园转型升级,并逐渐发展成为永泰鲜食李核心示范基地,还协助永泰县打造了灯架山、佛手松等鲜食李示范园。 更令种植户欣喜的是,在科学管理之下,传统芙蓉李种植也提质增效,“少年老头树”“结果大小年”等难题得到了破解。 数据显示,在叶新福团队指导之下,李子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分别提高约20%、18%。“以芙蓉李为例,质量提升后,意味着鲜果比例更多,果农也能得到更多实惠。”李秀妹说。采摘下来的新鲜芙蓉李一般分为鲜果和加工果对外销售。其中,高品质的芙蓉李作为鲜果直接上市销售,其他的则作为加工果销往下游加工企业,每公斤鲜果收购价比加工果高2~4元。 加工果的买家,正是顺达食品。 这几年,在叶新福团队的帮助下,顺达食品在李产品的创新研发等方面加强投入。叶新福团队研发了2项加工新技术,其中“芙蓉李全果果汁饮料”已应用于顺达食品生产,预计将在5年内为该公司新增产值约1000万元。 “我们还将旧厂房改建为透明化、标准化、规范化的李果观光工厂,生产原生李干、李子醋、李子果汁、化核应子、李子糖浆等产品,进一步提升产品价值。”林程说。 李产业在永泰县做大做强的同时,叶新福团队又走上新的征程,力争把“福红”李及种植管理技术推广给更多地方的种植户和企业。“我有信心,‘福红’以及‘福泰’‘丹霞’等一系列高端鲜食李将逐步走向全国,创造比国外进口李更大的经济效益。”叶新福说。 记者手记 让科技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福建日报记者 林霞 10多年来,叶新福团队一直专注于三件事:挖掘李花价值、寻求品种创新、重视技术应用,以技术为产业发展增力。 功夫不负有心人,10余年间,不仅“福红”李获得农业农村部热带作物品种审定,福建省地方标准《李树整形修剪技术规范》制定完成,在叶新福团队及相关企业带动下,李子种植户的观念、能力也出现显而易见的改变。他们开始重视技术应用,注重科学管理,越来越多高端的李子种植园发展起来;同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也被调动起来,把新技术与传统种植经验相结合,创新性地用于种植生产中,不少人成为带动一方、推广一片的“土专家”。 发展福建李特色产业,必须突出农民主体地位,把科学技术导入、运用于产业发展中,提高农民科学种养水平。这也需要各级政府加强宣传和引导,通过科特派服务实现“外部输血”到“内部造血”的转变,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我们期待,在科技赋能农业之下,更多的福建李品种脱颖而出,更多的种植户喜笑颜开,更多的乡村喜结硕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