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更多图书馆开启“夜读模式”
2023-08-29 09:24:20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
在北京,朝阳区图书馆为读者提供多样化夜间文化体验,满足不同群体差异化阅读需求。近日,24组亲子家庭来到了该图书馆,与儿童文学作家一起读绘本、演短剧,深度还原书中场景,享受一个美好的图书馆之夜。 开启“夜读模式”,更好服务读者。事实上,不只北京朝阳区图书馆积极身体力行,近年来在深圳、杭州、成都等地,相关图书馆也在进一步丰富自身夜间延时服务内容、提升图书馆服务效能。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使得当地读者得缘乐享丰富多彩的夜间“书”式生活。 就拿成都图书馆来说,为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多样性文化需要,从去年6月1日起,成都图书馆及其主题分馆天府人文艺术图书馆率先实施超长延时服务,成为全国延时开放时间最长的公共图书馆。依托延时服务,馆方相继组织开展“书润成都·喜阅天府‘图书馆之夜’阅读推广”等活动,深受社会各界好评,先后有超40万市民在夜晚走进成都图书馆及主题分馆天府人文艺术图书馆,感受深夜阅读的独特魅力。 稍加留意不难发现,近些年来,随着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随着书香社会建设的持续推进,各地甚为注重文化场所建设,一些地方的图书馆俨然成为当地一处“文化地标”。按说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可在有些地方特别是中小城市,图书馆平日的上座率并不是很高,这未免造成公共文化资源的浪费。究其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多数图书馆在开门纳客方面按部就班,其开、闭馆时间基本与上班族上、下班同步,当地市民纵然有心领着孩子走进图书馆,可面对现实也只能就此作罢。久而久之,不少人遂对图书馆敬而远之,图书馆经营也就“叫好不叫座”。 既然如此,想要更好地展现图书馆的社会效益,其经营管理者就须审时度势善打“时间差”。为此,因地制宜开启图书馆“夜读模式”,不失为一项好举措。如此,不仅能丰富读者的到馆阅读体验,而且可有效缓解许多读者面临的工作与阅读之间的矛盾,使公共文化服务覆盖至社会全龄阶段。尤其应当看到,当前全国不少地方都在着力发展“夜经济”,都在努力探寻文旅消费新场景,在这种形势下,图书馆开启“夜读模式”,可谓顺势而为,如此文化惠民之举,某种程度上也是在为提振地方经济给予支撑。 在此需要指出的是,图书馆开启“夜读模式”,不能满足于“热”在一时,而应始终坚持下去,久久为功。除此之外,各地图书馆不妨动员更多力量参与进来,想方设法与社会相关职能部门协调配合,尽可能为“夜读模式”增添更多新形式、新内容,从而使“夜读模式”持久焕发生机活力。(周慧虹)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