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原创新闻> 正文
分享到:

山海人家·共同富裕的故事|惠安“勇”为,鱼露鲜香,小岞酿造致富味

2023-09-01 16:26:13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李雅兰  作者:林杰 林婕 通讯员 游雯星 实习生 刘宝慧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位于泉州最东极的惠安县小岞镇,当地村民世代捕鱼为生。近年来,有这样一位企业家,他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的号召,弃笔从农,回乡创业,以一滴小小的鱼露为载体,推动小岞镇乡村振兴和文旅产业的发展。

弃笔从农 做家乡领“露”人

据介绍,早期小岞渔民出海时没有冰块给海货保鲜,便以撒盐这一当地特有的方式来延长海鲜的存放时间。相传最早的鱼露,是指腌制咸鱼时排出的鱼汁。渔民觉得倒掉可惜,就留下来充当调味料。没想到加了这鱼汁的饭菜既鲜美又营养,于是聪明的小岞人就将这种方法保留、传承下来,鱼露就此应运而生。《惠安县志》中也曾记载:“惠安民间早有自制酱油、醋、鱼露、鹾帛、豆碱等行业。”

康勇坤(右一)在鱼露生产基地接受记者的采访。东南网记者 林杰 摄

康勇坤是惠安人,原任教于江西科技大学,是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他本从事着一份让父母自豪、让朋友羡慕的职业。2019年,为传承小岞鱼露文化,助力乡村振兴,他毅然辞去了大学老师的工作,返乡创业,成为了泉州市惠岞海产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惠岞三角鱼露第四代传承人。

“也许是骨子里有着闽南人‘敢闯敢拼’的那股劲儿。”谈及放弃大学教师的工作返回家乡创业的原因,康勇坤说,一方面是2018年他受邀回乡为村党支部党员讲党课,此行让他了解到家乡小岞镇正在建设生活艺术岛,美丽乡村和基础设施的建设让家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令他十分触动。另一方面,康勇坤家里世代制作鱼露,这项传统技艺流传到他这一辈已经有上百年了,他不希望这份“家业”后继无人。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和准备,康勇坤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返乡的路,接过父亲手中的接力棒。

三角鱼露也成为了小岞颇具特色的旅游伴手礼。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以深海纯三角鱼为原料,传承祖传秘制工艺发酵分解,经过2-3年发酵而成……康勇坤告诉记者,三角鱼虽食用价值较低,但经过发酵后,其营养价值不容小觑。三角鱼露中含有18种以上氨基酸,能够达到提味增鲜、除膻去腥、入味去油腻的作用。

“现在惠安的部分高档酒店会用鱼露做菜,比如鱼露炒瘦肉、鱼露炖猪脚。”康勇坤说,在小岞镇本地,很多孩子不爱吃饭,家长会用鱼露配稀饭,孩子顿时胃口大开。所以鱼露在小岞镇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制作,是家喻户晓的海鲜营养调味品。

传承发展 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在鱼露生产基地,记者看到露天晾晒场内整整齐齐摆放着近百个大水缸,水缸内装着要晒制的鱼露。“鱼露整个工艺制作过程没有任何添加剂,通过自然分解和处理,实现自然风味的最大化。”据悉,三角鱼露的制作需要经过“捕鱼、担鱼、盐渍,晒制、过滤”等五个阶段工序。

鱼露生产基地里的露天晾晒场 东南网记者 林杰 摄

然而,在康勇坤返乡创业前,整个小岞镇鱼露产业是以家庭式的小作坊生产为主。像鱼露生产基地这样规范化、产业化的生产模式,是从康勇坤开始的。

在继承、保留传统鱼露制作工艺的基础上,康勇坤先后到福州、广州等鱼露产地参观考察,逐步完成改进工序、引进设备,建立规范化生产线,注册品牌商标等。同时,在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康勇坤创办了泉州市惠岞海产品有限公司,注册“惠岞”品牌商标,为鱼露规范生产打造了样板,成为当地鱼露产业的标杆。“作为回乡创业的一个带头者,我得到当地政府部门的许多帮助,他们让我少走了很多的弯路。”康勇坤说。

在露天晾晒场整整齐齐摆放着近百个大水缸,水缸内装着要晒制的鱼露。图为康勇坤正忙碌着。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四年来,在康勇坤的不懈努力下,三角鱼露产业生产变得更加规范化和产业化,知名度持续提升,系列产品也赢得了良好口碑。

据统计,三角鱼露最高峰时年产量可达600多吨,产品深受市场认可,畅销整个闽南市场。值得一提的是,康勇坤的鱼露产业也带动了小岞镇30多位平均年龄60岁的农村妇女、15户农户家门口再就业。

“没想到六十几岁了还能有一份稳定、离家近、又能兼顾家庭的工作,真的很感谢康总!”小岞镇村民李美珍平日里以务农为生。近年来,她每个月不定期到康勇坤的鱼露工厂上班,增加了收入,改善了家庭生活水平。

在销售渠道上,除了靠传统批发商走量,康勇坤目前在淘宝、抖音等电商、直播平台也做得红火。他还邀请了本地网红博主和直播团队一起卖三角鱼露。在康勇坤的抖音直播间里,记者发现小岞鱼露也和小岞传统特产虾仁、紫菜、鱿鱼一起,打出了品牌,深受网友的喜爱,成为推动小岞乡村振兴的一股新动能、一张渔乡旅游的新名片,推动了小岞文旅产业的发展。

康勇坤向来宾讲解鱼露晾晒制作工艺。受访者供图

聚力打造 擦亮小岞特色品牌

随着鱼露产业走上正轨,康勇坤又开始琢磨着如何传承发扬小岞特色传统文化,为打响“大美小岞”品牌尽一份力。

2021年,康勇坤在小岞镇前锋村水产站建立了一个集展示、研学为一体的特色文创馆——惠岞三角鱼露传统工艺文创馆,对外展示三角鱼露的传统工艺制作手法及食用营养价值,让更多人认识并了解小岞的三角鱼露。据介绍,三角鱼露文创馆主要分为三角鱼露制作工艺展示区、鱼露文化展示区、游客体验交流讨论区三个板块。步入文创馆,屋内陈列着杆秤、蓑衣、斗笠、鱼篓等一些老物件,扑面而来一股浓浓的鱼露味。

依托三角鱼露文创馆,康勇坤通过定期向游客免费开放、联合中小学开展研学、举办大学生暑期文化沙龙等活动,现场讲解鱼露传统制作工艺,演示鱼露制作流程,宣传小岞鱼露文化、渔耕文化。除了致力于鱼露文化的传承,康勇坤也通过文创馆平台,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家乡的人才优待政策,从而吸引更多像他这样的有志青年返乡创业。

依托三角鱼露文创馆,康勇坤定期联合中小学开展研学活动。资料图

从大学教师到下海创业者,从书香课堂到海味车间……返乡的这四年,有创业的辛酸,也有收获的喜悦。他说:“我在做产品的同时,也是在传承传统的工艺和精神。”

“我希望能将鱼露推广到全国各地,让别人都知道小岞有这么一道美味的佳肴。”康勇坤告诉记者,三角鱼露也成为了小岞颇具特色的旅游伴手礼,越来越多的游客会带一份回家。未来,他希望尽自己所能,将小岞鱼露产业推向标准化生产,打造越来越多的规范化车间,同时发展相关配套项目,以“鱼露”为样板,向大家展现更多小岞特色产品,提升小岞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东南网出品

总策划:曾武华 许上福

策划:王祥楠 林雯晶

监制:许上福

记者:林婕 通讯员 游雯星 实习生 刘宝慧

视频:林杰

责编:李雅兰 林瑶

海报:林睿

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