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三有”名录看福建生物多样性
2023-09-03 08:39:45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黄丽红 作者:东南网9月3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张辉)近日,国家林草局发布新调整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以下简称“‘三有’名录”)。 我国对野生动物实行分类分级保护,并采取名录管理。其中,对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实施重点保护。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又有一级保护、二级保护之分。2000年,国家林业局首次发布“三有”名录,收录那些不属于濒危物种,但又需要加强保护的陆生野生动物。 20多年后的今天,我国野生动物生存现状已发生巨大改变。为此,国家林草局依法对“三有”名录进行动态调整,调出了野猪等部分物种,新收录700多种野生动物。 新“三有”名录中的野生动物,哪些在福建有分布,生存现状如何?省林业局日前组织专家,梳理出在福建有自然分布记录的“三有”动物。我们从新“三有”名录来看福建的生物多样性。 红背鼯鼠 黄雅琼 摄 白嘴端凤头燕鸥省林业局供图 食蟹獴 陈光辉 摄 小麂 张勇 摄 黄腹鼬 李烜 摄 彩鹬 潘标志 摄 雨神角蟾王臻祺 摄 赤腹松鼠 张勇 摄 红嘴蓝鹊 刘国林 摄 黑翅长脚鹬 张勇 摄 “安居客”纷至沓来 地处武夷山南麓的明溪县,是观鸟胜地。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通道贯穿全境约100公里,全县已记录到野生鸟类超300种。明溪得以在观鸟界“出圈”,最早源自彩鹬的发现。 彩鹬,“三有”动物,行踪隐秘。2013年,明溪首次记录到这一鸟种。此后,全国观鸟爱好者纷至沓来。随着爱鸟护鸟理念渐渐深入人心,曾经罕见的彩鹬,种群数量逐渐增加。2017年,北京“鸟友”在明溪拍摄到一公三雏彩鹬觅食的珍贵画面。彩鹬也一度成为明溪的代名词,观鸟界有“不闻明溪,只知彩鹬”一说。 翻阅新“三有”名录,像这样的熟面孔俯拾皆是。它们在福建广袤的森林、开阔的湿地,甚至繁华的都市中落户安居,繁衍生息,种群数量稳定增长。省林业局的统计数据显示:福建国土面积占全国1.25%;有自然分布的“三有”动物594种,占比近三分之一。 良好的生态环境孕育了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 “福建地跨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物种基因库和生态屏障。”省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主任刘伯锋说,目前,全省共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358处、保护小区3300多个。 从森林生态系统来看,全省森林覆盖率65.12%,连续44年保持全国第一。森林资源持续向好,带动相关野生动物种群数量稳定增长。“三有”名录中曾经难得一见的物种,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大众视野。 食蟹獴,我国最大的獴类,评估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指示物种,外表呆萌,实则是“毒蛇克星”,近年来多次现身武夷山、永安、永泰等地;黑白飞鼠,哺乳动物中少有的“滑翔能手”,高度依赖森林环境,福建去年首次在龙岩梅花山记录到其身影;红背鼯鼠,栖息于古老森林地区高大的阔叶林带,时常闯入野外红外摄像机的镜头…… 湿地生态系统物种增长趋势更为显著。 福建河流水系发达,沿海滩涂广阔,港湾众多,拥有不可多得的生态资源。历史上,违规建设、无序养殖、环境污染、外来生物入侵等因素,让个别湿地生态系统深受其害。出台湿地保护条例、叫停不合理开发项目、退养还湿……系列“组合拳”,让越来越多湿地回到了本来的样子。特别是去年以来,福建开展外来入侵生物互花米草除治攻坚行动,全面完成13.66万亩除治任务。 鸟类是生态系统的风向标。南来北往的水鸟,见证着福建湿地的生态变迁。2006年,福建启动沿海越冬水鸟调查。当年,共记录到65种约10万只水鸟。这项调查持续18年,调查到的水鸟,尤其是鸻鹬类、雁鸭类水鸟种群数量逐年增加。今年的增幅尤其明显,调查记录到的水鸟数量超过24万只。 在新“三有”名录中,拥有纤细笔直红色大长腿的鸟界“超模”黑翅长脚鹬,近年来逐渐从福建的“稀客”变为“常客”;反嘴鹬,一种喙部向上弯曲就像“长反了”的涉禽,每年冬天雷打不动造访闽江河口湿地……不仅仅是水鸟,红嘴蓝鹊、白鹭等伴人居鸟类,以及各类林鸟种群数量也在持续上升。近年来,福建多地发现斑嘴鸭、苍鹭的繁殖种群,由此改写了其在我国南方地区只是冬候鸟的历史。目前,福建共记录鸟类592种,约占我国自然分布鸟类种类的40%。 “你的名字,我的姓氏” 雨神角蟾,新“三有”名录收录的蛙类新种,源自南京林业大学外籍教授凯文团队在武夷山国家公园的发现。 2014年,凯文团队在武夷山国家公园内的挂墩村开展野外动物调查。其间,他捕获一只难以辨别出物种的蛙类,起初认为它是挂墩角蟾。后来发现,其背部纹理与挂墩角蟾明显不同,身形也更短,鸣叫更为急促。之后,该团队先后收集到20多只标本,经过鉴定,确认其为一个新物种。“雨神角蟾”之名,则基于其暴雨期间活跃的习性。值得一提的是,凯文提及的挂墩角蟾,同属“三有”动物,其模式标本同样产自挂墩村,并因此得名。 细阅新“三有”名录,不难发现,不少野生动物与福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有的是在福建新发现的物种,模式标本产自福建,如三明角蟾、雨神角蟾;有的以福建地名命名,如福建华珊瑚蛇、福建竹叶青、德化脊蛇。 在刘伯锋看来,新“三有”名录中的福建元素众多,一方面得益于生物资源优势,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福建生物研究底蕴深厚,生态科研监测体系健全。 武夷山被誉为“蛇的王国”“鸟的天堂”“昆虫世界”“研究两栖爬行动物的钥匙”,向来是生物研究的热点地区。位于武夷山腹地的挂墩、大竹岚,就是闻名于世的生物模式标本产地。崇安草蜥、崇安髭蛇、挂墩后棱蛇等“三有”动物最初便是在这里发现。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来自全国数十个单位的近千人来到武夷山,开展为期10年的科考,采集标本100多万号,发现了一批新科、新属、新种。迈入国家公园时代后,当地组织两栖爬行类动物物种多样性调查、为期3年的生物资源本底调查。数据显示,自2016年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启动以来,武夷山国家公园福建片区先后发表并发布29个新种。其中,雨神角蟾等动物物种经评估后,成为“三有”名录的新成员。 “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大自然保护区建设与野生动植物保护力度,‘十四五’期间每年投入资金是2020年以前的5倍;组织全省自然保护区系统开展科考活动与生物资源本底调查;不断完善生态科研监测硬件与软件。”刘伯锋说,2016年以来,福建已在全省自然保护区按照网格化布设1600多台红外监测设备,构建了强大的“秘境之眼”,让越来越多野生动物在不被打扰的前提下进入公众视野。 与此同时,福建民间还活跃着一批野生动物发烧友。他们上山下海,绿野寻踪,观鸟看虫,用镜头捕捉野生动物的倩影踪迹,不断刷新福建生物多样性记录,构成了野生动物保护与研究的社会力量。 新“三有”名录中许多动物在福建的分布记录,便来自他们的发现。今年春节期间,龙岩市观鸟爱好者在新罗区拍摄到“三有”动物白喉扇尾鹟,为福建增加了又一新鸟种;不久前,泉州观鸟爱好者在围头湾寻找黑嘴端凤头燕鸥时,意外发现“三有”动物白嘴端凤头燕鸥,再次刷新福建鸟类分布记录。 “三有”名录进退之间 此次“三有”名录调整,最受关注的话题当数野猪被“除名”。那么,哪些陆生野生动物可以进入“三有”名录,哪些不宜保留呢? “在科学评估物种生态、科学、社会价值基础上,还应充分考虑种群变化动态、面临威胁、社会关注等多方面因素,以坚持保护优先、规范利用、严格监管,为调整基本原则。”刘伯锋说。 据悉,新“三有”名录共收录陆生野生动物1924种。与2000年版相比,新增了700多种野生动物;对已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已按水生物种管理以及在我国广泛分布、无生存威胁、种群数量多甚至可能造成危害等几种类型,予以调出。具体到野猪,考虑到其种群数量大,已无灭绝风险,且在一些山区影响群众生产生活,将其从“三有”名录中除名,正当其时。 但退出名录,并不意味着停止保护,更不意味着可以随意捕杀。省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提醒,我国在自然保护地、禁猎区、禁猎期依法实施禁猎,禁止使用电击装置、猎夹、猎套等危及人畜安全的禁猎工具和方法实施猎捕。 此外,猎捕“三有”动物应依法取得狩猎证;人工繁育“三有”动物应向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备案;出售、购买、利用“三有”动物应当提供狩猎、人工繁育、进出口等合法来源证明,并依法办理检疫证明、陆生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专用标识;禁止食用“三有”动物或者以食用为目的的猎捕、交易、运输、生产、经营、非法购买“三有”动物。 有退也有进。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此次调整首次将蛛形纲(蜘蛛)、寡毛纲(蚯蚓)、萤科(萤火虫)动物列入“三有”名录。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皆为重要的生态指示物种,但受人为干扰等因素影响,种群数量急剧下降。 寡毛纲动物,即日常所说的蚯蚓,对于改善土壤质量就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土资源部2016年开展的关于“耕地质量评定指标体系”的研究中,将“土壤蚯蚓”列入一级指标“生物特性”之下的一个二级指标。近几年来,受商业利益驱使,“电蚯蚓”等屡禁不止。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严厉打击盗挖黑土、电捕蚯蚓等破坏土壤行为”。蚯蚓进入“三有”名录,则为依法保护提供了更多依据。此次列入“三有”名录的蚯蚓共4种,其中参状远盲蚓、威廉腔蚓在福建有分布。 近日,福建省野生动植物数据库上线。数据库共收录我省有自然分布的野生动植物1227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