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文教> 正文
分享到:

八闽文脉·人物 |《勉学歌》与杨时家训家风

2023-09-07 22:21:23 来源:将乐县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黄丽红  作者:肖久慧

含云寺,杨时求学、讲习之所(来源:将乐县融媒体中心)

初秋时节,清晨云气氤氲,将乐县城北郊龟山对面的千年古刹含云寺格外幽雅静谧。

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杨时曾在这里写下了著名的《勉学歌》:

此日不再得,颓波注扶桑。跹跹黄小群,毛发忽已苍。

愿言媚学子,共惜此日光。术业贵及时,勉之在青阳。

行己慎所之,戒哉畏迷方。舜、跖善利间,所差亦毫芒。

富贵如浮云,苟得非所臧。贫贱岂吾羞,逐物乃自戕。

胼胝奏艰食,一瓢甘糟糠。所逢义适然,未殊行与藏。

斯人已云没,简编有遗芳。希颜亦颜徒,要在用心刚。

譬犹适千里,驾言勿徊徨。驱马日云远,谁谓阻且长?

末流学多岐,倚门诵韩、庄。出入四寸间,雕镌事辞章。

学成欲何用,奔趋名利场?挟策博赛游,异趣均亡羊。

我懒心意衰,抚事多遗忘。念子方妙龄,壮图宜自强。

至宝在高深,不惮勤梯航。茫茫定何求,所得安能常?

万物备吾身,求得舍即亡。鸡犬犹知寻,自弃良可伤。

欲为君子儒,忽谓予言狂。

这首歌又名《读书含云寺示学者》,它所表达的含义十分深邃,所吟唱的内容时至今日仍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文中谆谆告诫后学:要甘于清贫,爱惜光阴,勤奋学习,注重道德修养,不追名逐利,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杨时(1053—1135年),字中立,号龟山,谥号文靖,南剑将乐(今福建省三明市)人,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文学家,一生精研理学,对闽中理学的兴起厥功至伟,被后世尊为“程氏正宗”“闽学鼻祖”。(来源:将乐县融媒体中心)

垂训子孙 治家立身

《勉学歌》也被视为杨氏家训,用以垂训子孙、治家立身。

写这首歌时,杨时已经48岁了,归乡讲学于含云寺。

《勉学歌》中杨时写道:“跹跹黄小群,毛发忽已苍”,先是感慨时光易逝,不可再得,垂髫稚子不知不觉就已头发花白。

之后,又写道“术业贵及时,勉之在青阳。行己慎所之,戒哉畏迷方”,勉励学子要珍惜时光,勤学苦读,从小就要树立远大志向,注意一言一行,不能迷失方向。

《杨文靖公全集》《杨时集》书样(来源:将乐县融媒体中心)

《勉学歌》中“舜、跖善利间,所差亦毫芒。宝贵如浮云,苟得非所臧”则引用了“舜跖”“浮云”两个典故。

“舜跖”讲远古时代的舜帝和盗跖之徒,引自《孟子·尽心上》,孟子曰:

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

杨时告诫子孙要勤于善,不要勤于利。

“浮云”这个典故,引自《论语·述而》,孔子曰: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杨时重视道德教育,要求后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正确看待贫富,不要贪图物质上的享受。如“贫贱岂吾羞,逐物乃自戕。胼胝奏艰食,一瓢甘糟糠。”贫贱没有什么羞耻,劳动人民用老茧的手换来的粮食是很辛苦的,在生活上要节俭,甘于粗茶淡饭。正如孔子所说“虽处困极,而乐亦无不在焉。”

“斯人已云没,简编有遗芳”,颜回虽然已经不在了,但他的著作仍然流芳百世。

杨时在教育子孙方面,多采取引导说理的方法,并不直接批评或表扬,而是通过一些故事启发孩子思考。

杨时传道浮雕(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杨时一生致力讲学,提倡德育与智育、读书与做人、学与用等相结合。对子孙,他重视志向教育,在《勉学歌》中明确指出“念子方妙龄,壮图宜自强。”

他还将学习形象比作千里之行“譬犹适千里,驾言勿徊徨。驱马日云远,谁谓阻且长”,既不要徘徊不前,也不要怕路途遥远和艰难。高深的学问需要不断地探索和钻研,仅靠一般的努力是不够的,“至宝在高深,不惮勤梯航”。

位于杨时小学的杨时雕像。(来源:将乐县融媒体中心)

程门立雪 求学志坚

他教育后人这样做,自己亦率先垂范。

杨时幼时,聪颖好学,人称“神童”。9岁那年,杨时到含云寺经斋读书,攻读“六经”、《史记》等,这为杨时日后吸收佛学,融入和改造儒学思想打下了基础。后来,杨时多次在此聚徒讲学并写成《礼记解义》《列子解》等鸿篇巨著。

15岁时少年杨时离开家乡,赴邵武求学,潜心经史;23岁写出鸿篇巨制《礼记解义》;24岁高中进士,后被朝廷授以汀州司户参军,但称病未赴任,在家著《列子解》;29岁不远千里至河南颍昌,拜师程颢,潜心研习儒学,并成为程门“四大弟子”(杨时、游酢、谢良佐、吕大临)之一。后来,杨时学成辞归时,程颢曾感慨地说:“吾道南矣!”

程颢(1032—1085年),男,字伯淳,号明道,世称“明道先生”。北宋理学家、教育家,理学的奠基者,“洛学”代表人物。(资料图片)

北宋元祐八年(公元1093年),41岁的杨时赴浏阳任知县,绕道洛阳,求师程颐,留下了“程门立雪”的千古佳话。

程颐(1033—1107年),字正叔,世称伊川先生,北宋理学家、教育家。为程颢之胞弟。程颐与其兄程颢同学于周敦颐,共创“洛学”,为理学奠定了基础,世称“二程”。(资料图片)

《宋史·杨时传》载:

游酢、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明·仇英《程门立雪图》(来源:三明市纪委监委)

杨时尊师之风代代相传,其得意门生罗从彦从家乡沙县不远千里赴浙江萧山拜师,三传弟子朱熹进士及第后,从崇安徒步到延平向李侗问学。

杨时一生精研理学,“倡道东南”,坚持在南方各地讲学著述,为闽学的崛起奠定了理论基础,被后世尊为“程氏正宗”“闽学鼻祖”,对后来朱熹理学思想体系的建立有重要影响。

朱熹题赞的杨时遗像(来源:将乐县文化馆)

五子登科 师表千秋

身教重于言传,杨时这种求知若渴、尊师重道的精神成为千古美谈,也深深影响了后人。

《三字经》有言: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在杨时的精心培育和影响下,他的五个儿子,杨迪、杨迥、杨遹、杨适、杨造,五子登科,誉称“杨氏丹桂六枝芳”,而且四个孙子也都高中进士,比窦燕山更胜一筹。据《南平县志》载:“诸孙登科者数十人。”

将乐县南口镇蛟湖村杨氏宗祠匾额(来源:三明市纪委监委)

北宋政和五年(1115年)长女病逝后,杨时曾在祭文中写道:

念汝生而聪慧,长而知学,经史百家,虽未能尽通,而皆晓其大旨。

不难看出,杨时的女儿也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将乐县南口镇蛟湖村杨氏宗祠(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杨时后裔居住地将乐县南口镇蛟湖村(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除了言传身教,杨时还亲自订立家训家规,令子孙后代遵规行事:

一训父慈,二训子孝,三训臣忠,四训夫义,五训妇从,六训友恭,七训敬长,八训择友,九训睦族,十训和邻。

在生活中,为了教育儿孙“俭以养德”,杨时立下家规,三餐饭蔬,不论脆甘酸苦,只要是可以吃的,就不可有所嗜好;衣服鞋帽,不论布料粗细,只要合身,就不许挑挑拣拣;所处房屋,尽管简陋,只要还能居住,就应安居乐业,不要羡慕别人雕梁画栋,故山田园,先祖遗留,应该守其世业,不可增营地产,侵犯他人利益。

从衣、食、住、行各方面严格要求后世子孙崇尚简朴,防止奢靡堕落。

杨时纪念馆新馆,位于将乐文博小镇。(来源:将乐新闻网)

在杨时及家训家规的教育和熏陶下,数百年来,杨氏后裔都以日耕夜读、诗礼传家为荣,其中至少出过进士15人,举人16人,太学、国学生20人。

杨氏族谱(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诚如明代诗人张凤翰的七言律诗《谒龟山祠》所述,杨时家庭教育的成功,在南剑州(今南平市延平区一带)没有第二家,在延平的历史上也没有第二家:

五马峰前拥翠华,先生祠屋寄烟霞。

斯文上续三千载,吾道南来第一家。

龙水回流伊水合,龟山应接洛山赊。

生民久矣微先觉,仰止祠前一叹嗟。

杨时纪念馆内景(来源:将乐县融媒体中心)

杨时逝世后,南宋咸淳二年(1266年),礼部尚书冯梦得以“龟山先生载道而南,为师儒宗”的名义奏请朝廷建立龟山书院。

龟山书院继承和弘扬了杨时的学说与精神,在宋、元、明、清数朝长盛不衰,“程门立雪”的精神激励着万千学子诚学笃行,奋发向上。

程门立雪,杨时纪念馆内景(来源:将乐新闻网)

参考文献:

《杨时集》,林海权点校,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

《福建家训》,海峡文艺出版社,2014年4月出版;

“中国传统中的家规”第35期:《福建三明杨时:程门立雪千古美谈 廉俭耕读砥砺后世》,中央纪委国家监委;

儒林仪表 国家栋梁——杨时晚年正色立朝,吴肖,2023年6月13日,福建日报理论周刊;

杨时:闽学鼻祖 千年风范,微将乐,2017年3月21日。

专题策划:“学习强国”福建学习平台

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