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原创新闻 > 正文

“基因·考古·生长系”展正式启动

2023-09-10 23:25:09 陈楠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玮

东南网9月10日讯(本网记者 陈楠)昨日,威狮国际艺术中心(福州)与成都大浦当代艺术馆(成都)、厦门北欧当代艺术中心(厦门)携手举办“基因·考古·生长系”——2023国际区域年度学术交流项目启动展正式开幕。本次展览汇集了来自成都、福建两地的14位杰出艺术家,呈现了包含架上静态绘画、动态空间声音装置、活动雕塑、软雕塑、新媒体影像、田野考古图像志、民间视觉志等多元艺术创作形态的15组作品。本次展览展期为9月9日至10月15日。

据介绍,本次展览的目标不仅仅是艺术的赏析,更是引发思考和对话的契机。用人类学深描的方式对巴蜀农耕文化与大闽海洋文化的源起与发展进行思考及创作。展览旨在让创作主体得以重新回归在地文化历史资源的深处,让历史经验、文化经验、个体经验彼此共构,让在地文脉、乡土经验和地方性知识融合碰撞,以此修复急剧都市化和过度现代化带来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日益严重地断裂与隔阂,以及人自身的不断异化。

关于这次的展陈设计,威狮团队在展陈规划中有意识的凸显艺术家作品创作思路的"共通性〞,展览通过显性作品与隐性声音构建“精神场域”,在某种程度让观众隐去作品本身,突出观众个体“观看”作品的感受力,回归艺术家个体的创作初衷及状态中,在某一刻展览作品本身以及展览的意义被刻意抹去。

   策展人、艺术批评家崔付利先生表示,基因、考古、生长系三个词基本上概括了福建以及成都艺术家们这两年创作的一种内在的脉络“从几件作品里边,我们也可以看到他更多的工艺考古,用人类学、考古学的方式去面对一个艺术项目。成长性我觉得更多代表着年轻人的实践精神。”

参展艺术家李晓伟认为,本次展览的当代性、多样性在福州还不多见,展览主题让所有艺术家的创作连成一个整体,指向东方文化和东方文化视野下的思考与观看方式。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