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文教 > 正文

闽东畲银锻造技艺:凤凰故事 畲银生花

2023-10-10 09:35:59 作者:黄恩武 金丹丹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image.png

畲乡风情头饰

image.png

鱼跃吹笛

作为古老的南方游耕民族,畲族早期常用银器来承载文字的功能,用银饰来点缀生活,寄托梦想。因此,畲族银饰(畲银)可谓畲族民族历史文化的一块“活化石”。

据《闽东畲族志》等记载,闽东畲族及其银饰工艺约始于唐。该时期,在西域文化和经济流通日趋频繁的背景下,金银器制作工艺的传授臻于成熟,《唐六典》中曾记载了唐代十四种金银工艺,金银器在民间的使用也随之流行起来。此外,受海外贸易的推动,福建经济逐渐繁荣,各方来市的货物十分丰富,闽东的银饰工艺大约肇始于此。

宋元时期,随着闽东产银业兴盛,进一步促进了银饰在民间的普及,老百姓以银饰和服饰结合并作为日常装饰品,开始在闽东地区广泛流行。明清时期,畲族在闽东开始形成大范围的聚居,从事畲银制作行业的人日益增多,不断推动畲族银饰制造业的发展。据明万历年间《福安县志》载,时有“来去三千客,四万打银人”的盛况。

闽东畲族银饰的发展,离不开畲族几代人的匠心坚守和闽东地区丰富的银矿资源。畲银作为畲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在福建省多种多样的手工艺中独树一帜。提起畲银,其“凤凰装”,精美的耳环、手镯、扁口等银饰各地尽有不同,但传统的“银凤冠”头饰是最具典型的畲族文化符号。

首先,在畲银制作过程中,对图案的选择与设计,主要来源分为两类:一是民间信仰与神话传说。在畲族信仰中,凤凰是极其重要的信仰图腾,被畲民视为至高无上的神祇。二是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物象。畲民将丰富的寓意与祝福寄托在一个又一个吉祥纹样中,对自然界的飞禽走兽、花鸟鱼虫等现实事物进行艺术加工。此外,畲族的传统审美对吉祥文字情有独钟,直观地体现了畲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追求。

其次,在熔银制成坯过程中,通过模具浇铸的方式制造器物。一是便于工匠后续的制作,二是使生产出来的畲银产品更加精细。此外,也可采用失蜡法和墨鱼骨铸造法。在熔炼银原料的过程中,对银坯表面的污物进行酸煮去污。

第三,在畲银长期的传承与创新过程中,形成了以“操、凿、起、解、披”为精髓的雕形錾刻技艺手法。其中,“操”是对银坯总体形体的把握,即将熔银倒入模具的整个过程。“凿”多用圆雕手法和各种圆凸刀工具,对“操”后成型的银饰进行修整、打磨与雕刻,使银饰表面呈现流畅圆润的曲线美。“起”是将初步制成的银饰取出或适当挪拉,以达到理想形状的过程。“解”是利用工具将初步制成的银饰进行大致雕刻,“披”则是在上一步的基础上进行精雕细琢。

第四,银饰各部件的焊接镶嵌。该环节需要根据雕刻完成的部件以及设计的图样来依次固定。为达到理想效果,避免焊接处出现明显痕迹,对焊药的选择、温度的控制以及焊接手法等具有一定的讲究。除焊接之外,还有镶嵌玉石、玛瑙和珍珠等材料。

最后将焊接好的完整银饰用锉刀、砂轮、砂纸等工具由粗到细对其进行修整和抛光,再通过明矾水的酸液对表面进行去污处理,也就是常说的“洗银”,使银饰表面的氧化物与焊剂残留物逐渐被溶解和清除。畲族银饰从锻造到成型,需经过30多道纯手工的工艺程序,最终才能呈现精致细腻的效果。

畲族文化丰富了我国民族大家庭的文化内涵,畲银是中国传统银雕技艺与畲族文化相结合的典型产物,在历史发展中承载着畲族的民族文化,是一种独有的银器语言,同时也是畲民对生存信仰和艺术文化传承赓续的需求。由此可见,畲银作为畲族民俗文化的产物,不仅展现了畲族民俗生活中的文化底蕴,也增强了该民俗的文化生命力。

在畲银技艺的发展传承过程中,畲族地方文化与银饰文化相辅相成,畲银技艺的传承与发展也促进了畲银技艺地方文化的传播与融合。非遗文化的传承,本质上也是文化自觉的体现。在西方文化不断冲击本土文化的情况下,对中华优秀非遗文化具有自觉认知,是中华文化自信的基础。(黄恩武 金丹丹)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