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浦、漳浦、浦城三方共同签订“三浦并臻”文化联盟协议
2023-10-24 08:49:48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周冬 作者:单志强东南网10月24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单志强 见习记者 尤方明 通讯员 陈秀静 朱世刚 文/图) 江河入海是为浦。在靠山面海、人杰地灵的福建,坐落着三座名称带“浦”的历史文化名城,分别是“中国民间艺术(剪纸)之乡”“中国书法之乡”——漳浦、“中华诗词之乡”——浦城、“中国诗歌之乡”——霞浦。 以“浦”为线,聚合起“三浦并臻”的文化力量。23日晚,霞浦、漳浦、浦城三方共同签订“三浦并臻”文化联盟协议,共“浦”一曲合奏,唱响一首新歌,以共建共赢为理念,意在实现阵地共建、平台共享、人才共育、品牌共创。 “我们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三浦’文化交流,与漳浦、浦城牵手相连,交流互鉴、携手共进,奏响文化繁荣、文旅融合的昂扬乐章,不断推动‘三浦并臻’文化联盟‘扩圈’‘出海’,努力为建设文化强省作出新的贡献。”作为东道主代表,霞浦县委书记郭文胜说。 锦绣“三浦” 诗画传情 千里海疆造就了霞浦如诗如画、风光旖旎的岸线风光,也赋予了霞浦独有的人文底蕴和诗歌文化。这里千年古邑,文脉绵长,1741年的建县历史,留下了深厚的文化积淀;这里滨海邹鲁,人文荟萃,相继涌现林嵩、谢翱等历代诗人和新时期汤养宗、叶玉琳等霞浦诗人群体,展现了“闽东诗群”的核心力量;这里山海交融、如诗如画,拥有全省最大海域、最长海岸线、最广浅海滩涂、最多岛屿,孕育出丰富的海洋文化元素,铸就了深厚的海洋文化底蕴。 近年来,霞浦始终牢记“把闽东之光传播开去”的殷切嘱托,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深入挖掘和利用独特的海洋文化资源,着力打造集滨海风光、人文景观和诗歌文化于一体的文化带,不断推动文化繁荣发展,让“国际海洋诗歌论坛”永久落户霞浦,荣获“中国诗歌之乡”等称号。 作为福建的“北大门”,浦城是福建最早置县的五县之一,素有“闽越文化摇篮”之名。悠久历史锻造源远流长之文化,浦城境内猫耳山商代古窑群遗址、管九周代土墩墓群分获2005年、2006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与云峰寺大殿共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浩瀚山水,更需诗情画意描摹。“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游园不值》中的名句至今仍为世人传颂,其作者叶绍翁正来自浦城;宋代文豪杨亿首开闽人唱酬之风,其所力推的西昆体风靡一时,是八闽诗界首位建立起诗歌流派的领袖人物,他同样是浦城生人。横跨千年时空,壮大文艺队伍、培育文化精品的脚步仍未停歇。今年5月,浦城举办全国诗歌名家“梦笔生花·诗画浦城”采风活动,150篇诗词作品交相辉映,更不必说“浦城剪纸”已被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10月20日,坐落于浦城县梦笔山西麓的范迪安美术馆正式开馆,开启全国县域美术馆新模式。 巧剪穿梭,绘就地域文化往来新篇。剪纸艺术,亦是漳浦文艺百花园中的一张金名片。“元夕张灯烛,剪采为花,备极工巧。”《漳浦县志》中的文字已然道出漳浦剪纸艺术的源远流长。构图丰满匀称、细腻雅致兼以阳剪为主、阴剪为辅的艺术风格,让漳浦剪纸名扬天下。 1993年,漳浦县被原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剪纸)之乡”荣誉称号;2008年,漳浦剪纸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0年,漳浦剪纸作为中国剪纸的子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书画,则是漳浦的另一张文化名片。千百年来,林一阳、林楚、林士章、蔡玉卿、蓝鼎元、蔡世远、蔡新等历代先贤,为漳浦留下了多姿的书法艺术。崛起于晚明书坛的黄道周则是书画兼能,尤其以行、草书成就最高。其所引领的书风峭厉方峻、刚烈遒劲,为历代所推崇,世称“黄漳浦体”。而今于漳浦漫步,清泉岩、紫薇山、赵家堡、六鳌城……众多的摩崖石刻、匾额楹联、书轴书卷,都已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三浦并臻” 文化强省 诗画为媒、刀剪纵横,素有渊源、人文风貌相近的三座古城多了一份“牵手”的驱动力。 是夜,是“三浦并臻”文化联盟仪式正式启动的时刻。依据合作协议,三方将设立专项合作资金、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开展联动推介宣传、推动联展活动交流,不断加深友谊、加强合作、共创发展,深度诠释“1+1+1>3”的协同效应。这既是漳浦、浦城、霞浦三县深入挖掘地域特色文化,打造具有福建文化标识文艺精品的有益探索;也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生动实践。 是夜,是彰显亮丽丰饶地域底色的文化盛宴。启动仪式上,霞浦县体育舞蹈协会带来舞蹈《畲家渔鼓响四方》,以优美的舞姿、动人的旋律,将海洋文化和畲族风情展现得淋漓尽致;霞浦县第三小学学生带来《少年戏曲串烧》(上图),中国戏曲一招一式,戏韵悠长。 是夜,是传统与现代艺术相互交织的锦绣舞台。首次省级跨地区交流剪纸展在霞浦举办,尽显各地老剪纸花样“新风貌”;现代摄影展刻画山海光影,引得游人驻足忘返。 与会人士期望,“三浦并臻”文化联盟充分发挥文化聚力作用,共挖“文化富矿”,推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注重活动内容和形式,创新交流方式,提升交流质量,深化交流合作,创作推出更多彰显时代主题、反映地域特色、展现地方风貌、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用文化文艺赋能乡村振兴,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为助力福建文化强省建设作出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