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消委会发布双11消费提醒:警惕消费陷阱 理性理智消费
2023-11-02 12:59:35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黄丽红 |
东南网11月2日讯(本网记者 卢金福)双11又来啦、买买买、剁手啦…经过多年的演变,双11已成为全民购物的狂欢节。每年的这个时候,各大电商平台都会推出各种优惠券、红包、满减、预售等活动吸引消费者下单购物,与此同时,商家也利用这个机会开展降价、秒杀、定金等促销活动令人眼花缭乱。在此,福建省消委会提醒广大消费者要警惕消费陷阱,理性理智消费。 一、拉清单 抵诱惑 理性消费 在双11购物节来临之前,建议消费者制定一个合理的购物清单,按需购买。不要因“优惠”而购物,为“省钱”而凑单。特别是在直播带货模式下,面对主播们营造的货品稀缺、不买就亏的氛围中消费者容易跟风冲动下单。建议消费者在观看直播时要理性理智,不要被直播间的氛围及主播们歇斯底里的叫卖所诱惑,要知道主播们在直播间的聊天、售卖是有话术的,其目的就是为了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建立信任感促进消费者购买,拉动销售实现带货变现。 二、优惠规则要厘清 货比三家不吃亏 双11购物节期间,各种商品促销力度大,商家会推出各种优惠活动,如满减、折扣、赠品、预付定金等。但很多优惠的使用是有受条件、方法所限制的,因此,消费者要提前做功课,不仅要对比不同商品的价格和质量,还要充分的调查、比较、了解各种优惠的限制条件,以规避消费陷阱和消费风险,最终选择信誉度高、质量可靠、优惠的商品进行购买。 三、注意个人信息安全,谨防诈骗陷阱 在双11购物节期间,有些需要提供个人信息,以完成购物流程。有些不法分子就可能会利用这个机会窃取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因此,购物时要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对各种中奖、免单、货到付款等信息要仔细甄别,详细了解活动规则,仔细阅读各电商平台和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相关隐私政策及条款,非必要不提供个人相关信息,尤其是身份证、银行卡以及各类验证码等重要信息,如要提供,一定要向官方客服联系求证。 四、重视收货验收,关注退换货时限 收货环节至关重要,建议消费者收货时先查看商品的规格、型号、数量等与订单是否一致后再签收。提醒消费者赠品同样有保障,发现赠品有质量问题,亦可向商家索赔。一旦发现商品有问题尽快与商家联系,掌握好退换货的时限。特别提醒,贵重物品收货时一定要当面验货。 五、保留好购物凭证,便于售后服务或维权 在购物后,要妥善保存相关的聊天记录、购物凭证,订单信息、发票、支付信息、促销截图、页面广告宣传等,以便在遇到质量问题或需要售后服务时能够顺利维权。一旦发生消费纠纷,要及时联系商家或平台协商解决,协商无果可向当地12315、市场监管部门、消委会寻求帮助,依法维权。 最后福建省消委会再次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迎接双11购物狂欢的同时,不仅要保持理性理智消费观念,还要注意商家的促销活动的真实性,更要关注商品质量和服务水平,避免买到不适合的商品或服务,或是掉入消费陷阱。在遇到自己的合法权益被侵害,要学会理性依法维权。同时也提醒各电商经营者要切实做到以消费者为中心,承担起经营主体责任,诚实守信经营。通过以上提醒,希望能帮助到广大消费者在双11期间度过一个愉快、安全的购物节。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