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文教 > 正文

为福建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添动力——聚焦福建省中华职教社五年发展历程

2023-11-14 07:50:18 作者:储白珊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11月14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储白珊)

在第五届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中,福建省代表队金牌数位列全国各省区之首;在中华职教社首届“最美职校生”网络评选中,福建省入选人数和网络点赞数全国第一;在第三届“黄炎培杯中华职业教育非遗创新大赛”上,福建省获奖总数第一……这是福建省中华职教社第八届社务委员会五年来促进我省职业教育提质培优的亮眼成绩。

中华职教社是我国最早的职教社团。福建省中华职教社自1984年成立以来,历经八届社务委员会的不断努力,目前已建成9个市级社、32个县(市、区)级社,全省现有个人社员4597名、团体社员683个、社员之家43个、社员小组87个,为我省现代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强大助力。

培育“乐业人” 为职业教育鼓劲助威

“作为职教青年的我们要向师长、劳动模范学习,让青春在技能磨砺中绽放绚丽之花!”这是一名学生在参加福建省中华职教社组织的职业教育活动周“新思想宣讲进校园”活动后的感言。

形式多样的宣传思想文化活动是省中华职教社的工作特色。五年来,我省中华职教社系统以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引领社员、以精准服务凝聚社员、以楷模示范带动社员,组织开展“福建省职业院校摄影展”“非遗职业教育成果展”等一系列活动,打造全省职教系统宣传思想文化建设矩阵,精心打磨推出了“点赞!八闽职教人”等富有职教特色的主题宣传,引导广大社员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

目前,福建省中华职教社社员中有各级人大代表81人,各级政协委员330人。全省中华职教社系统发挥联系广泛、人才荟萃的优势,五年来先后向各级人大提交议案、建议220篇;向各级政协提交提案、大会发言909篇;社领导撰写的《贴牌“小华人”钻国内高考制度空子现象值得重视》信息获国家领导人批示,教育部为此专门发文,转化为国家决策,有力促进了教育公平;社领导联合108名委员在全国政协提交的《关于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为中小学生松绑减负的提案》受到广泛关注,被人民日报推选为“两会好声音”,被中共中央采纳并转化为国家决策,推动校外培训机构综合整治。先后充实三批专家智库和民办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创新创业、产教融合四个专家委员会,各位代表、委员、社员立足社会现实,围绕职业教育发展集思广益,围绕乡村产业振兴精准发力,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反响。

五年来,福建省中华职教社充分发挥“统战性、教育性、民间性”优势,助力民办职业教育事业发展,实现了全省民办高职院校入社全覆盖。福建社先后主办了“全国民办职业教育质量提升现场会”,联合省委统战部举办了首期“同心·半月座谈——共谋民办职教发展,同心助力‘四大经济’”座谈会,设立福建首个民办职业教育专项基金“同心·天马”民办职业教育基金,引导民办职业教育规范健康发展。

做优实践品牌 解民忧促交流

2019年7月,我省出台《福建省职业教育改革工作方案》,以“整体推进、提质培优、增值赋能”为主线,推动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在该《方案》规范指引下,福建省中华职教社聚焦重点领域,搭建多层次的交流平台,持续做优职教实践活动,奋力助推职教发展提质增效——

联合厦门南洋职业学院创立“中华职业教育(福建)大讲堂”,已经举办了5期7场高质量学术报告会及教师沙龙活动;

联合福建省王清海职业教育基金会,连续举办四届“清海杯”——黄炎培职业教育奖评选,选树职业教育立德树人典型;

支持社刊《中华职业教育》全新改版升级,打造职业教育界宣传阵地和理论园地;

在泉州轻工职业学院举办“有业者乐业——职业教育立德树人、文化育人”研讨会,联合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举办“黄炎培职业教育理论研究会2020年学术年会”等全国性学术会议;

联合省教育厅、工信厅等部门举办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海峡两岸信息服务创新大赛等赛事,为青年学子创新创业建平台、搭舞台。

“温暖工程”是中华职教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品牌工程。五年来,福建省中华职教社依托福建省温暖工程促进会,投入160多万元,累计培训新农人1200余人次;打造“金饭碗计划”直播人才技能服务培训等特色品牌,全省各级职教社开展各类助学助困活动,累计资助困难学生1970人。2022年以来,福建省中华职教社参与主办省委统战部发起的“百校万岗·同心就业”行动,发动1650家企业提供5.16万个就业岗位;常态化开展送课进院校、企业、社区,为群众办好事实事。

两岸一家亲。今年7月,福建省中华职教社联合海峡两岸5家单位成功举办了“第十五届海峡论坛·海峡两岸职业教育论坛”,通过“两岸职业院校校长对话会”等配套活动,广泛内引外联,不断巩固壮大海峡两岸职教“朋友圈”。

五年来,福建省中华职教社还分别与德中文化教育交流促进会、匈牙利摩根斯达集团等建立合作关系,推动我省特色职业院校列入华文教育基地。用好“鲁班工坊”、中非职教合作联盟等平台,推荐厦门南洋职业学院、龙岩华侨职业中专学校入选全国首批中非职教合作联盟培养单位……推动我省职业教育以更开放、更包容、不断进取、充满活力的形象向世界展开怀抱。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