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文教> 正文
分享到:

潮声 | 罗源湾:逐梦深蓝 向海图强

2023-12-08 09:52:00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周冬  作者:范陈春

image.png

秀美罗源湾 游永健 摄

东南网12月8日报道(福建日报通讯员 黄益辉 刘其燚 记者 范陈春)

日前,位于罗源湾开发区的罗源闽光正式开工建设年产130万吨高速线材生产线项目,投产后年新增产值约60亿元,为罗源钢铁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注入新动能。

地处福州沿海发展轴北翼发展区的罗源,因境内罗江分流三支,同出一源,故名罗源,自后唐长兴四年(933年)建县迄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镶嵌在东海之滨的罗源湾,是大海赋予罗源的美丽馈赠。罗源湾口小腹大,状似葫芦,故而风平浪静,素有“闽东夏威夷”之称。这里天然水深10米以上,最深处达70余米,10万吨级乃至30万吨级的船舶都可自由出入,南岸属连江县,北岸属罗源县,是福建省六大天然深水良港之一,也是福建省“两集两散两液”的“两散”核心发展区之一。2014年,罗源湾港区一类口岸开放获得国务院批复。

在这片遍布奇迹的县域上,山与海紧密相拥,千年文明一脉相承,孕育了绚烂多彩的历史文化。万顷碧波滚滚向前,罗源人以风为笔、蘸海作墨,昂扬在东海之滨,绽放最美姿态。

深水良港 海运门户

坐拥天然深水良港的罗源湾,自古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因海而兴,通联五洲。曾几何时,一艘艘船只满载着瓷器和细盐,从小小的港湾驶向全国沿海各地,乃至南洋、阿拉伯和欧洲等地区。南宋地理总志《舆地纪胜》载“常有蕃舶入罗源港寄碇”。

南宋时期的福州分布着诸多窑场,其中就包括罗源松山镇八井村的碗窑里村窑址。一些船商和官吏看中罗源湾的海运能力,利用碗窑里丰富的高岭土资源,聘请浙江台州瓷工制造瓷器,通过海路出口南洋、阿拉伯和欧洲等地区。其中,敞口偏绿色青瓷浅碗尤受欢迎。罗源县委地方志委员会原主任吴顺良介绍,八井村碗窑里窑址发现的宋代瓷片标本有青瓷、青白瓷及黑瓷等。清代标本所占比重很大,器物以青花碗居多。

罗源湾港口的兴盛,让罗源窑生产在明代达到巅峰,碗窑里的制瓷业盛况空前,灯模山、对面山、平盖山的山坡上瓷窑林立;碗窑里,工棚、仓库、住宅鳞次栉比、夹道而立,形成约一里长的街。来自江西景德镇、闽清等地的制瓷工人会集于此,从事瓷器烧制。烧制的青白色的小瓷碗、花瓶、灯架等装箱,通过人工肩运到达深港道头装船运到国内外。

除了窑,罗源湾另一久负盛名的远销产品当属盐。罗源鉴江曾是福建十大盐场之一,当地传统的“盐田灌海水”晒盐法以及古老的“淋卤”制盐法久负盛名。鉴江村民发明了淋卤制盐法,即先刮海滩上的表土,晒干后置竹篓内杵成窝状,再灌水浸泡,取渗透滴沥的卤水于铁锅内煎成结晶体,又因为盐的结晶体小于海水直接晒干的晒盐、湖盐和矿盐,故又称为细盐。除日常食用外,可用于腌制鱼货和农业追肥,不仅可供全县居民食用,还通过海运销往外地。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鉴江煎盐的寮灶多达120多处,年产盐240多吨。由此可见,当年鉴江产盐的规模之巨,盐事之盛。

罗源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相关负责人介绍,罗源湾的海运受明清海禁和迁界的影响,几经沉浮,但均能经受考验,繁华更胜。明永乐后期,往来罗源湾的货船多为外县籍和外国籍货船。货船运入京果、丝绸,运出有茶、糖、纸、蓝靛、笋干、鱼等。乾隆起,进出罗源湾的货船日渐增加,货船北上天津、上海、杭州,下达台湾,远航至南洋各国。

罗源县城也因海而兴。罗源县三面环山,东面为罗源湾,海水涨潮时可顺南、中、北三溪上溯,侵入城内,故史上曾有“海在城中”之说。古时进入罗源湾的大吨位货船、渔船主要靠泊于南陈桥、妈祖官前等处码头,小吨位的渔货船则乘潮进入北溪草桥头。小渔船运入鲜鱼,于草桥一带叫卖,成为县城最繁荣的地方。尤其夜间,渔夫挑灯卖鱼、城内居民提灯买鱼,灯光点点,叫卖声、还价声汇成一片,热闹非凡,故有“草桥夜市”之称。明朝诗人林元铸的《草桥夜市》写道:“桥头彻夜欢,嘈杂每盈耳。才歇管弦声,书声又四起。”

年过八旬的朱学舜老先生回忆,北溪岸边原来有几座廊亭,人们总爱靠在亭子的栏杆上,一边闲坐攀谈,一边看流水潺潺,“当年的草桥桥下是渔船、舢板停泊的小码头。渔民们经常撑着船,拿鱼货换取柴枝,叫卖声不绝于耳”。

千年围垦 向海要地

在罗源湾,淡头、碧里、牛坑湾、将军帽等港口作业区的13个码头泊位,船只繁忙进出,年吞吐能力达3500万吨。

100多年前,孙中山先生第一次看到罗源湾建设港口、发展临港工业的巨大潜力,他在著名的《建国方略》里给罗源人留下了望眼欲穿的百年期待,他说:“该港前临物资丰饶之台湾,后拥长江及福建之富源,将来之发展不亚于上海,前途洋洋未可限量。此一计划果能完成,则松岐港(今罗源湾)可成为我国海运之门户”。

然而没有土地,发展便无从谈起。罗源县委宣传部工作人员介绍,罗源人向海要地的历史从唐代、宋代就已经开始,1000多年延续不绝。背山面海的罗源,山海之间没有平原可缓冲。老百姓想要多打一点粮食,就得在山和海之间的滩涂地上,筑起海堤,围垦塘田。可海泥垒成的堤坝,碰上山洪和大潮,一夜之间就会被全部冲毁,故而罗源有一句老话:“辛辛苦苦干三年,一夜回到三年前。”

如何跳出千年的命运循环?1965年,罗源县提出松山围垦工程计划,并于当年完成工程的附属海堤。但上级部门认为这个计划无论在规模还是难度上,都超出当时的能力,因此予以暂缓。直到1975年,工程才正式开工,罗源举全县之力奋战八年。当年是全民动员,11个乡镇抽调最精干的劳动力上场,根据当年的上工记录,1978年后,每天上场的人数大约是5000~8000人。

“那时条件很艰苦,没有机器全靠肩挑手扛,住的是简陋的工棚,吃的是地瓜米。”松山围垦原工程师叶泽标回忆,本计划用三年时间完成工程,但工程难度远超想象,“这些老百姓太不容易了,他们是‘老狗吃’(就是吃得很差)‘老虎干’(即工作非常繁重),这样干了八年”。但因为资金难以为继,工程进行到1983年时就暂时停工了。

20世纪90年代,福州迎来快速发展期,松山围垦工程也成了省重点工程。28年的坚持终于圆梦,罗源人民千年的围垦之旅终于修成正果。

松山围垦是罗源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它给罗源带来近3.5万亩土地,它的成功激励罗源继续实施白水围垦工程,两大围垦工程为罗源创造了近5万亩的土地,为福州台商投资区、罗源湾经济开发区、罗源湾滨海新城建设发展奠定了基础条件。

丝路繁华 业兴城美

海洋,赋予罗源更开阔的视野。罗源湾北岸岸线总长约41.2公里,规划港口岸线11.7公里,可建设码头泊位48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37个。腹地处,可供成片开发的规模化临海建设用地近5万亩,土地储量近10万亩。

依托罗源湾深水良港,近年来,罗源发展临港工业、港口航运,推动罗源湾大开发大发展,加快建设丝路海港城。这里汇聚着国家级台商投资区——福州台商投资区松山片区和省级开发区——罗源湾经济开发区。

忙碌的航道上,一艘艘巨轮运载着矿石、煤炭等生产原料,为罗源湾北岸钢铁企业的生产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依托港口优势,目前罗源集聚宝钢德盛、罗源闽光、亿鑫钢铁等大型钢铁企业,并通过延链补链强链,吸引福建宝太不锈钢有限公司110万吨冷轧等产业链项目落户罗源,千亿级绿色冶金产业集群呼之欲出。

在加快打造绿色冶金产业集群的同时,借助地处罗源湾、毗邻“宁德时代”的区位优势,罗源瞄准产业发展前景,开辟新能源产业新赛道,持续招引东方电气、汇昇智造、东恒新能源汽车电池精密结构件等新能源产业链配套项目落地。“绿色冶金+新能源”的新时代“双龙抱珠”产业格局在罗源加快形成。南平铝业福蓉源高精消费电子及新材料高端制造基地、时代聚丙烯精深加工项目等先后开工,更是让罗源成为高端新型材料重要集聚区之一。

在罗源湾畔,企业正在深耕海洋经济。福建华东船厂年修船250艘左右,95%以上为境外船舶,修船业务“朋友圈”遍布全球。如今这家罗源企业已成为我省最大,也是我国东南沿海最主要的修船厂之一。

罗源湾港口的未来更是不可限量,牛坑湾填海工程建成后将形成万亩以上的连片土地,为罗源湾港口和临港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承载空间与平台,成为“海上福建”“海上福州”战略布局的重点区域。

与此同时,因松山围垦而兴建的罗源湾滨海新城,正谱写一曲港城联动发展的多彩篇章,助力罗源打造宜居宜业的蓝色港湾、生态海港城。新城总占地面积达5000多亩,总投资200多亿元,能容纳10万~12万人,打造成集房产、商贸、学校、酒店、旅游观光等为一体的绿色新型城区,为罗源再造一个城区,新老城区互联互通,极大拓展了罗源的发展空间。

新城内建成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罗源湾海洋世界,项目占地面积约172亩,以海洋世界、海上搏斗为核心,配套建设有游艇俱乐部、冰雪世界、尖峰国际马戏等10多项旅游项目,是一个大型滨海休闲游乐度假区。

近年来,罗源推进生态环境治理,罗源湾的海湾生态环境日益提升,得到了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卷羽鹈鹕的高度“认可”。卷羽鹈鹕在东亚地区仅存150只左右,近年来,每年都有卷羽鹈鹕不远万里飞到罗源湾越冬,充分彰显美丽海湾的生态魅力。此外,摄影家还拍摄到鸬鹚、红头潜鸭、中华秋沙鸭、海鸥、苍鹭、凤头鸭、红嘴鸭,甚至海番鸭等50多种鸟类,罗源湾成为鸟的天堂。

罗源湾生态改善,为文化旅游业发展带来了契机。通过修复海岸线和建设湿地公园、千亩红树林公园等措施,罗源湾沿岸建设了一批乡村景点。“在北山村饱览福州最大的人工红树林,在井水村欣赏石头村的山海景观,在牛澳海滩与大海亲密接触……罗源让游客饱览海边美景,尽享山海美食。”罗源县旅发中心工作人员说。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就在今年7月,《福州丝路海港城(罗源湾港城)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印发实施,将罗源湾港城打造成国家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深水海港枢纽门户,是规划重点内容之一。罗源县委书记张新怿表示,罗源将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抢抓“海上福州”发展机遇,对标世界一流港口建设,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加快推进打造丝路海港城,港城融合发展,全面建设现代化美丽海湾城市。

听 海

向海求变 人海和谐

□刘益清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水之深,莫如海也。

福建海岸线,自北而南,深水岸线广布,沙埕湾、三都澳、罗源湾、湄洲湾……皆是不冻不淤、水深海阔的天然港湾。湾湾相望,迢迢相连,汇成万里海丝的八闽起点。

这里万帆云集,这里鸥鹭翔集。

这里波涛万里,这里浪接万国。

罗源湾,正是八闽海岸线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碧海蓝天,帆扬千载。湾畔,填海造地,造田,造现代工业和城市发展的平台。从此,一湾背靠一城,枕万里涛声,圆一个新时代的好梦。

千年罗源湾,是福州瓷器出海的原点,是新兴工业的平台,是现代新城的依托。

波光荡漾,水展画卷。

浪遏千重,帆抵五洲。

海天相望,海陆相连。海的远方是梦想,海的岸边,是梦启航的地方。

海面和地面,是一对相辅相成的姐妹,是远古与现当代的连接线,是农业文明与工业和服务业文明的聚合融合处。

因为海,才有海丝第一名城刺桐港城,曾于宋元一跃成为东方第一大港,被马可波罗誉为与亚历山大港齐名的世界级大港;

因为海,才有漳州月港横空出世,成为全球大航海大贸易时代的中国门户和东方之枢纽;

因为海,才有福州和厦门于近代的崛起,引领晚清洋务运动的风气,并于百年后,再得中国开放风气之先,成功扮演福建外向型发展、融入全球的引擎;

因为海,闽东三都澳成为近代福海关茶叶输出的重要口岸,又为宁德在新时代实现弯道超车,助一臂之力;

因为海,湄洲湾南北岸联袂振兴,数个30万~40万吨泊位,成为迎送全球超级巨轮的海上门户!

……

山海福建,因海而兴。

海上福建,向海图强。

罗源湾的一朵浪花,可能绽出澳大利亚矿山的热带气息。

罗源湾的一片帆船,从曾经连着新罗扶桑,到而今踏浪向远方,向海水环抱的各个大陆。

海以天为岸。

地以海为边。

在一个平地偏稀缺的国度,填海,是千年来中国沿海居民拓展生产生活空间的有效途径。

罗源湾围垦,就为山坳中的罗源县,再造一座新城。

有着“闽东夏威夷”美誉的罗源湾,是福建六大深水良港之一。这里地处罗源县城关的东面,海湾曲折,口窄腹大,形似葫芦,纵横数十公里。改革开放以来,罗源湾不断旧貌换新颜:从1993年松山围垦成功,到2001年白水垦区合拢;从规划面积不足4平方公里,到涵盖整个罗源湾北岸建设面积31.46平方公里;从1992年9月罗源湾经济开发区挂牌,到1998年被福建省政府确定为省级开发区;从1999年经国土资源部批准为全国首个土地综合开发整理示范区和“全国科技兴海”示范基地,到2000年被省政府确定为福州港深水外港区,再到2012年福州台商投资区松山片区申请获国务院批准;从1993年仅有4个产业项目,到2017年宝钢德盛、闽光钢铁两家“百亿企业”诞生;从1993年荒凉的沿海滩涂,到现在昼夜繁忙的产业园区,在罗源湾围垦的建设平台上,一步一个脚印,连续实现了一系列大的跨越!

罗源湾只是福建海湾发展的一个缩影。

向海要地,造福于民,成为梦向远方向高处飞翔的新起点,成为城市和产业转型的新平台。其功之巨,善莫大于此也!

但辩证而视之,围垦,并非百利而无一弊。海湾,对每个城市来说,是吞吐、净化、清污的肺部,海湾形成的大片湿地,是生物多样化的重要载体,更是城市生态的自然屏障。适度围垦,可促进人海共存、人海和谐,但过度围垦,则可能造成人进海退,破坏了海洋生态的风貌,阻挠了海洋天然环境的可再生和可愈合。所以,围垦必须有度,必须在不影响海洋生态的前提下,适度围海,谨慎造地,在海与地之间,选择最佳的结合点和生存发展点。

在高质量发展与生态文明并重的新时代,我们既要着眼于把海洋构建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高地,亦需坚持生态环保理念,适度围海,合理用海,秉承保护为先,科学合理开发利用,让海洋的发展,实现健康永续的目标,实现人海始终和谐相生相伴的美好愿景!

1  2  3  4  


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