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民生 > 正文
龙岩:山川披绿 林海生金
www.fjsen.com 2024-03-20 07:51:09  张杰 戴敏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image.png

长汀县水土保持科教园

东南网3月20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张杰 戴敏 见习记者 徐士媛 通讯员 陈天长 朱芳彬 文/图)

日前,省水土保持工作领导小组公布2023年度水土保持工作评估成绩单,龙岩市获得省对市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全省第一名,连续6年获得此项工作优秀等次。

“六连胜”的背后,是龙岩对水土保持工作一以贯之的重视与坚持。

注重差别化防控

近日,记者来到龙岩市长汀县河田镇露湖村,只见青山连绵,枫香、木荷等阔叶树点缀山间,绿瓦红檐白墙的民居错落有致,清澈见底的小溪横贯村庄。

今年,这个昔日水土流失重点村又有了新变化:村部后山的黄花远志再次扩种100亩,达到265亩;村中的生态山庄增加了农家乐与民宿;打造千亩板栗生态绿色示范园,既治理水土流失又提高经济效益……如今的露湖村,已成为国家森林乡村和省级乡村振兴示范点。

“进则全胜,不进则退。”近年来,龙岩市围绕着力提升差别化防控、精准化监管、系统化治理、产业化供给、多元化支撑“五种能力”,持续巩固提升水土流失治理“长汀经验”。去年,龙岩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33.89万亩,投资4.08亿元,水土保持率提升至94.27%。

针对各县(市、区)水土保持的不同实际,龙岩注重提升差别化防控能力。去年,当地编制了《龙岩市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规划》,完成各县(市、区)水土保持规划,将水土保持生态功能重要区域和水土流失敏感脆弱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管控。此外,完成长汀县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范围划定,对江河源头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源涵养区等重点区域,全面加强水土流失预防保护;加强重点生态区位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强化农林开发“联审联批+承诺”制度;对生态脆弱区和生态系统不稳定区采取抚育措施,去年,全市阔叶化造林4.15万亩,松林改造质量提升15.8万亩,抚育施肥改造4.77万亩。

废弃矿山披“绿装”

3月,在龙岩市永定区高陂镇西陂村废弃煤矿菌草生态治理试验示范基地半寨煤矿地块上,前年种下的10多亩巨菌草、紫菌草已经长至三四米高,昔日裸露的煤矿地表重新披上“绿装”。

作为我省重点矿区,永定曾因矿而兴,随着经济转型,大量煤矿关停,留下“墨汁水”“光头山”等生态后遗症,给高陂等6个产煤乡镇17万人口的生产生活带来一定影响。

去年6月,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组织专家开展的2022年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项目竞争性评审中,永定区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项目被列入全国首批生态修复示范工程。该项目通过实施煤矸石清理、水土流失治理、水生态修复、土地复垦、植被恢复五大工程,修复边坡17公顷,恢复植被314公顷、改造植被747公顷,复垦耕地83公顷,植被覆盖率提高至63%。

“项目实施后,项目区及周边生态环境将得到显著改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资源价值、生态系统碳汇能力也将得到提升。”永定区自然资源局局长翁志强说。

针对废弃矿山修复治理,龙岩探索实施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废物利用+产业融合”新模式,大力推进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目前已完成治理面积1.29万亩,创建国家级绿色矿山9家、省级7家,占全省41%。当地水利与自然资源部门建立矿山开发联审联验监管机制,与交通运输部门联合开展公路项目全覆盖专项督查,率先在全省开展人为水土流失问题整治攻坚行动,探索形成水土保持监管工作全过程闭环式管理。

治山治水惠民生

走进长汀县四都镇元仕花卉专业合作社林下兰花基地,阵阵清香扑鼻而来。

“生态条件好才能种兰花。”合作社负责人廖炎士说,家乡生态环境的改变给了他底气。从2014年承包10亩山林进行林下种兰到现在,廖炎士不仅自家兰花种植面积发展到300多亩、100多个品种,还辐射带动了周边6个乡镇、300多户人家吃上了“生态饭”。

在治山治水的同时,龙岩鼓励引导群众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培育富民产业。去年,龙岩市林下经济经营面积达1081.05万亩,实现产值261.49亿元。

与此同时,龙岩把持续巩固提升水土流失治理“长汀经验”作为党政“一把手工程”,列入市委市政府“十项重点改革”事项,探索建立“政策引导+企业投资+社会融入”发展机制,通过用地审批、金融支持、以奖代补等政策进行扶持,争取上级补助资金1.57亿元用于扶持水土流失治理,市财政专门拿出210万元用于开展水土流失区非柴燃料以奖代补试点村工作,撬动社会资本2.44亿元投入水土流失治理。

责任编辑:周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