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原创新闻 > 正文
师生家长必读!一起向校园欺凌说“不”
www.fjsen.com 2024-04-09 11:25:16   来源:东南网综合    我来说两句

近期,校园欺凌事件频频成为社会关注热点。日前,福州在全市中小学校(含中职)开展设置学生欺凌举报箱和线索处置专项工作,要求各地各校要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收集学生欺凌线索并及时介入保护、调解和追究法律责任,保护中小学生安全。

福州七中作为市里首个试点学校,该校已在校园安装“学生欺凌举报箱”。学生可通过“学生欺凌举报箱”进行举报,也可扫描举报箱上的二维码进行线上举报。

福州七中已设置了“学生欺凌举报箱”。福州七中供图

青少年学生处于成长的关键阶段,校园欺凌不仅会造成身体上的伤害,还会带来难以治愈的心理、精神创伤。哪些行为属于校园欺凌?孩子遭遇了校园欺凌要怎么办?这些我们都要了解——

哪些行为属于校园欺凌

1.殴打、脚踢、掌掴、抓咬、推撞、拉扯等侵犯他人身体或者恐吓威胁他人;

2.以辱骂、讥讽、嘲弄、挖苦、起侮辱性绰号等方式侵犯他人人格尊严;

3.抢夺、强拿硬要或者故意毁坏他人财物;

4.恶意排斥、孤立他人,影响他人参加学校活动或者社会交往;

5.通过网络或者其他信息传播方式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散布谣言或者错误信息诋毁他人、恶意传播他人隐私。

学生之间,在年龄、身体或者人数等方面占优势的一方蓄意或者恶意对另一方实施前款行为,或者以其他方式欺压、侮辱另一方,造成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者精神损害的,可以认定为构成欺凌。

哪些情况会表明孩子可能正遭受欺凌

1.突然不愿上学:原本并不排斥学校的孩子突然表现出不愿上学的倾向,可能是学校里出现了一些令孩子烦恼,不愿面对和处理的事情。

2.无端情绪变化:孩子放学回家闷闷不乐,有厌学的念头,可能是学校有什么事情影响着他。

3.抱怨有同学针对他:这是孩子寻求帮助的信号。家长可提供一些可行的方法教孩子试着缓解这种情况,并在一定时间内加以询问,或者把同学请到家里来玩,不经意地聊聊天。

4.身上出现伤痕:孩子放学回家全身脏兮兮,身上还有伤痕,一看就是打斗造成的,但孩子一口咬定是自己不小心伤到的。千万不能忽视。

5.行为异常:如果孩子情绪特别不稳定,一点小事就能引起很激烈的反应,如特别粘人、拒绝去学校、非常胆小怕人甚至有自我伤害倾向等,建议家长去学校了解情况。

6.睡眠出现问题:失眠、噩梦、尿床等问题也是孩子遭受校园欺凌的表现之一。

面对校园欺凌孩子该怎么做

1.保持镇定。

2.求救。向路人呼救求助,采用异常动作引起周围人注意。

3.人身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试着通过警示性的语言击退对方,或者通过有策略的谈话和借助环境来使自己摆脱困境。但是不要去激怒对方。

4.学会寻求帮助。在学校不主动与同学发生冲突,一旦发生及时找老师解决。

5.一定要告诉家长。不管遭遇了怎样的恐吓,都要告诉家长,不要自己承受身体和心理上的创伤。

面对校园欺凌家长该怎么做

1.教会孩子自尊自爱和自我保护。孩子不能应对情况下,家长应采取行动,与学校和老师进行沟通。

2.鼓励孩子建立有益的人际关系。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和同伴建立善意、支持性的人际关系能力。

3.请保持冷静,很好地倾听并作出回应,让孩子知道这个情况是完全可以控制的。无论发生什么样的事情,父母都会站在他这一边,支持他。

4.安抚,先平复孩子的情绪。孩子在极度没有安全感时更看重别人的关心,越早把情绪处理好,对孩子的伤害和日后的影响才能越小,这比起解决事情本身更重要。

面对校园欺凌学校该怎么做

1.救助为主:对于校园欺凌受害者,校方应立即组织医疗救助、心理干预、司法协助等。

2.适度惩戒:对校园欺凌的加害者,校方一定要通报其家长,给予严肃批评教育,绝不姑息,总体原则是确保教育挽救的宗旨,在法律的范围之内予以适当惩处。

3.快速反应:学校要及时关注学生动态,立刻开展救助工作,合理处置欺凌事件。

4.低调弥补:在处置过程中,校方要从受害人角度出发,多关注受害孩子、家长的利益,保护未成年人隐私,客观回应社会关切。

预防“校园欺凌”应做到“三不”

不做受害者

1.不携带较多的钱和手机等贵重物品,不公开显露自己的财物。

2.前往厕所、楼道拐角或者学校附近巷子等校园欺凌多发地时尽量结伴而行。

3.与同学友好相处,宽容、理性、平和解决矛盾,不采用过激方式。

4.提升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平时加强身体素质训练,以便在危险的时刻进行自保。

不做欺凌者

故意殴打他人、暴力侮辱他人、暴力索取他人财物、故意非法伤害他人的行为有可能构成我国刑法中的寻衅滋事罪、强制侮辱罪、抢劫罪、故意伤害罪等。

不做附和者或冷眼旁观者

1.拒绝煽风点火,拒绝成为欺凌者的“帮凶”。

2.拒绝当事不关己的旁观者,适当对被欺凌者表达同情和关心。

3.在能力范围内施以援手,帮助被欺凌者。

4.及时向老师、家长报告,甚至报警。

(东南网综合)

责任编辑:陈思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