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原创新闻 > 正文

专家建议献策:应立法校园周边禁售槟榔

2024-04-30 19:48:36 林先昌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黄丽红

东南网4月30日报道(记者 林先昌 冯川叶)近日,东南网连续报道了福州乃至福建多地校园周边槟榔环伺、未成年人可以轻易购买的现象,在社会各界引起了较大反响。(前期报道:《非食品!多部门呼吁防范未成年人嚼食槟榔》《福州校园周边频现槟榔 小学生30秒购得》《槟榔环伺校园 家长忧心忡忡》)

连日来,记者走访了福建省关工委、政协委员、法律学者等,探讨针对这一现象建言献策。

关工委:建立一个“立法推进、司法监督、行政助力、商家自觉”的管控模式

全国少工委委员、福建省关工委宣传委副主任邱孝感长期关注、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他看到东南网的报道后,非常的重视,并提出多项对策建议。邱孝感说:“近年来,街头出现青少年吃槟榔这个问题,对此,不容小觑,我们应从社会生态的视角,来洞悉这一现象,引以关注,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众所周知,槟榔对身体的危害很大,它可能导致牙齿变黑、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甚至可能诱发口腔癌。因此,我们要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地从多个方面来帮助青少年认识到吃槟榔的危害,并引导他们远离这种不良习惯。”

在采访时,他提出了如下建议和对策。

第一,从学校和家庭上方面,应该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

学校要坚持正面引导教育,重视加强家校合作,关注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引领,如,可以通过《道德与法治》课、主题班队会等,通过课本剧表演、角色扮演、编快板、写童谣、组织歌舞、绘画、体验式游戏活动、举办健康讲座等多元形式,向学生普及认识吃槟榔的危害性,让他们从科学角度认识到吃槟榔对身体的损害,改善其偏差行为,培养他们规则意识及遵守规则的能力。

家长要承担起对孩子的教育监管责任,特别是那些有吃槟榔的孩子家长,更要直面、思考孩子这一行为的背后缘由,除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告诉他们不要尝试吃槟榔之外,更重要的是,对症下药,倾听并满足孩子心声需求,增进并融洽亲子关系,进而引导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第二,从青少年个体行为方面,需要促进他们自我认知的发展,重视他们自我约束能力的提升。

要通过阅读、研学、开放的奖惩措施等,激发青少年的向上内动力,引导他们的社交行为,让他们明白,自己的身体和健康是最重要的,不要因为一时的好奇或跟风而尝试吃槟榔,而且要通过带领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帮助他们排除干扰、减少烦恼、消融忧虑、调适压力,学会拒绝他人的诱惑,不接受他人递来的槟榔,更重要的是,藉由阶梯式的激励方式,加大对他们好思维、好行为的鼓励,肯定表扬的力度,如此,让他们真正感悟到向上的力量、组织的温暖,收获满满正能量。

显然,学生吃槟榔的现象,我们要及早发现提早干预,切不可掉以轻心,也不要标签化的鄙视,而以宽容关怀的态度接纳他们,观察其反应,倾听其感受,帮助其改变认知,教导其抒解之道。

第三,要大力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生态系统,建立一个“立法推进、司法监督、行政助力、商家自觉”的管控模式。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槟榔生产和销售的管理,像限制香烟广告一样,严格限制槟榔的广告宣传,避免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呼吁立法,合理布局商店,要求校园周边500米内不得销售槟榔;对有槟榔的商店履行监管职责;对部分商家的唯利是图,应予以严厉制裁。同时,媒体和公众人物也应该积极发挥作用,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呼吁大家远离槟榔。

邱孝感说,最后,我们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有些学生可能因为好奇心、叛逆心理或者压力等原因而尝试吃槟榔。对于这些学生,需要耐心地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引导他们回归健康的生活方式。总之,帮助学生远离槟榔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入手,加强教育引导、提高自我约束能力、营造良好社会环境以及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吃槟榔的危害,并引导他们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口腔医学专家:嚼食槟榔危害多多 此类科普要多进校园

福州市政协委员苏柏华是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主任医师。口腔医学专家和政协委员双重身份的他在看到东南网系列报道后,对此也高度关注。

他介绍,槟榔对口腔的危害是多方面的。首先槟榔的纤维非常粗糙,经常咀嚼槟榔,对牙釉质的磨损很大,容易造成牙本质的敏感。其次,槟榔里分泌的汁会刺激牙龈,容易造成牙龈萎缩,汁水的颜色也容易让牙齿变黑。另外,咀嚼槟榔对颞下关节负担较大,长期咀嚼容易引起颞下关节的紊乱。除此之外,最受大家关注的就是槟榔和口腔癌之间的联系。

“长期咀嚼槟榔容易引起口腔黏膜的损伤、病变,引发口腔黏膜的纤维化、出现白斑等。这些口腔黏膜病都是口腔癌的癌前病变。”苏柏华提醒,嚼食槟榔对口腔危害多多而且容易上瘾。如果已经有嚼食槟榔习惯的患者,建议可以尝试一些替代法如嚼口香糖,阶梯式地戒掉这一习惯等。

“未成年人可能会因为好奇的心理去尝试槟榔。”他认为未成年人对于槟榔的危害可能了解得不够,他建议可以让更多此类的科普知识走进校园,让孩子们深入了解健康知识,提高健康意识。

法律学者:建议地方政府制定或完善法规,明确禁止在学校周边一定距离内销售槟榔及其制品

在面对福建校园周边槟榔环伺以及未成年人轻易购买槟榔的问题,福建理工大学社会法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嘉维(福州)律师事务所律师吴贤军表示,建议从以下几个法律角度出发来加强管理和制度建设:

一是明确法律定义与界限。明确界定“槟榔制品”:法律应明确界定什么构成槟榔及其制品,包括所有含有槟榔的商品,以便于执法和公众理解。划定禁售区域:明确规定在所有学校及其周边特定范围内(例如500米)禁止销售槟榔及其制品,确保法律具有可操作性和执行力。

二是强化法律宣传与教育。提倡在学校举办法律教育课程,专门针对槟榔等有害物品的法律后果进行讲解,增强学生和家长的法律意识。协助教育部门和学校组织研讨会和讲座,明确未成年人保护法及食品安全法的相关内容。

三是推动立法或修订现有法规。建议地方政府制定或完善针对校园周边商业活动的具体法规,明确禁止在学校周边一定距离内销售槟榔及其制品。助推法律修订,将槟榔及其制品纳入更严格的监管框架中,类似于烟草制品的管理。

四是加强执法监督和法律责任追究。建议加大执法力度,对违规销售槟榔的商家进行严格的法律追责,包括但不限于罚款、暂停营业或吊销营业执照。提倡成立专项执法小组,专门负责监督和查处校园周边的非法槟榔销售行为。

吴贤军还提到,建议建立由教育部门、市场监管局、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多个部门组成的联合监管体系,共同制定和执行针对未成年人保护的措施。促进各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和效果;同时,助力社区和家长建立观察和报告机制,协助组织社区法律志愿者,进行定期巡查和监督,增强社区对未成年人保护的责任感和参与度。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