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文教 > 正文
乐哉今岁事,劳动节快乐
www.fjsen.com 2024-05-01 10:57:16  于丹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朋友们,大家好,五一劳动节来临,祝福大家节日快乐!在劳动节这个日子上,我们一起来聊聊劳动,怎么能让劳动多一些幸福感呢?我也分享一点自己的感悟。

01

说一说“劳动和劳动节”

追根溯源,是劳动孕育了我们人类的文明。从原始社会到现代化进程,劳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正是在不断劳作与劳动的过程中,人类逐渐认识了社会和我们自身。

马克思曾在书中写道:“人类社会区别于猿群的特征在我们看来又是什么呢?是劳动。劳动和自然界在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转变为财富。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换句话说:没有劳动者辛勤操作,就没有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没有劳动者勤恳耕耘,就没有丰衣足食;没有劳动者精心制造,就没有今天的科技日新月异。是劳动,造就了我们人类社会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无数劳动者的智慧和汗水,铸就了人类不断进步的姿态。

那人们一直都在劳动,劳动节又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

我们现在熟知的五一劳动节,起源于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20多万工人为争取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而举行大罢工,经过艰苦的流血斗争,终于获得了胜利,这一天也被就被称为“劳动节”。为纪念这次工人运动,1889年7月14日,由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召集的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在法国巴黎隆重开幕。大会上,与会代表一致同意:把5月1日定为国际无产阶级的共同节日。

而中国人民庆祝劳动节的历史可追溯至1918年。彼时,一些知识分子在上海、苏州等地向群众散发传单,将“劳工权利”“劳工尊严”“劳工神圣”等观念引入中国。1920年5月1日,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工人群众走上街头,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集会,主题就是“劳工神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将5月1日定为法定的劳动节。

放眼当今,劳动正书写时代新篇章。信息化和现代化给劳动方式带来巨大变革,从体力劳动到脑力劳动再到如今互联网时代的数字劳动,从粗放型劳动到精细化劳动,一代又一代劳动者顽强拼搏,劳动精神薪火相传。

02

为劳动增添一些趣味

有些人说,有的人天生爱干家务活,我怎么不爱干呢?其实没人天生爱干家务活,这里有个小调查,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做家务呢?

其实对三岁的小孩子来说,做什么家务都像是做游戏,但到三十岁再干则不然,那就是苦役。所以小的时候,当孩子愿意跑进厨房的时候,大人会对他说:“这里又是火,又是刀,别进来别进来,等你长大了再说。”小孩要去地里干点活,大人会对他说:“你弄一身灰,一身土,一会儿你妈该骂你了,等你长大了再说再做。”殊不知,长大了之后,少年对这些事情早已经失去了兴趣。

我现在想一想,如果小时候就把干家务当作是一种乐趣,那么长大了应该也不会觉得太过乏味和疲惫,总会在把它和童年的乐趣时光联系在一起。

比如我们家特别喜欢包饺子,但我妈妈是北方人,她用的是北方的方式去包饺子,用筷子挑了馅儿以后捏出来花边;我爸爸是南方人,他就用一个竹板,馅儿一抹进去户口一夹,啪一夹,一个饺子就挤出来了。

所以啊,我妈经常挤兑我爸说:“看你爸包那饺子,连个花边都没有,多寒碜呢。”我爸就笑着说:“你看,爸爸包了四个饺子,你妈才捏出来一个。”就这么着,一盘盘饺子就包好了,在这种打打闹闹说说笑笑的氛围,就让我觉得包饺子也不是一个很累的事情,我想在我的认识里,它永远都是温暖和快乐的记忆,这是全家在一起其乐融融。这么干活,家务是不是会幸福感多一些呢?

所以,在我们的生活里,不管是家庭劳动、还是体力劳动、亦或是数字劳动,让我们尽可能地多给劳动创造一些有趣的记忆,让枯燥的重复劳动也多沾染一些有趣的色彩。

最后,在这个五一佳节,让我们向辛勤劳动、无私奉献的劳动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节日的祝福。对亲人、朋友和劳作忙碌的自己说一句:“辛苦了,你很光荣。适当的放松一下自己吧。”

责任编辑:黄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