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经济 > 正文
党报记者八闽调研行 | 产学研用同频共振
www.fjsen.com 2024-05-06 09:37:48  李珂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image.png

华侨大学工学院科研人员在研讨海量多模态数据智能分析技术。

东南网5月6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李珂 文/图)

核心提示

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源头。强化协同创新,才能抢占前沿赛道。近日揭晓的2022年度福建省科学技术奖统计数据显示,本年度授奖项目中,企业牵头完成67项,占比33.2%;企业通过产学研合作获奖的项目有153项,占比75.7%。29项一等奖获奖项目中,企业参与完成的项目23项,占79.3%。475家授奖单位中,企业占比超过75.6%;高校参与完成的获奖项目151项,占74.8%。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联合攻关、跨学科融合创新成为趋势,这些项目大多是促进产业提质量、创优势、上规模的项目,并已产业化或推广应用。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科研和产业间横亘着一条鸿沟,如何弥补?如何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高效协同创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记者探访了部分获奖项目高校、企业及相关部门。

校企合力,突破“卡脖子”

“湿电子化学品的核心指标‘纯净度’,是指主体成分纯度大于99.9%,金属离子、固体颗粒等杂质符合国际半导体设备和材料组织制定的电子化学品标准的超净高纯试剂,其品质对电子产品的成品率、电性能和可靠性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福州大学旗山校区东南角的福州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的2号楼,年轻的教授杨臣向记者介绍起素有“工业味精”之称的湿电子化学品。

别小看他身后那一间间洁净的实验室,虽面积不大,但里面的每台设备都是杨臣眼中的“宝贝”。正是在这里研发的电子级异丙醇(IPA)、N-甲基吡咯烷酮(NMP)等溶剂精制提纯技术,突破了超高纯化学品生产技术的瓶颈,实现该化学品的进口替代,并成功实现万吨级工业化应用。

它是“湿电子化学品提纯关键技术及工业应用”项目的主要技术成果,该项目由福州大学、浙江联盛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盛化学”、天津中福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清源创新实验室联合完成,近日,获2022年度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开发,杨臣和团队成员在这个项目上钻研了7年之久。

湿电子化学品是电子材料与专用化工相结合的高新技术产品,它支撑着新能源、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微机机械智能系统、工业自动化等现代技术产业,是科技创新和国际竞争最为激烈的材料领域之一。

过去,湿电子化学品核心生产技术和市场主要由美欧日垄断,我国所需的湿电子化学品依赖进口,成了芯片等国产化“卡脖子”瓶颈之一。

“电子级异丙醇在半导体、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等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半导体产业的硅晶片清洗、封装测试等细分领域有着极为重要的应用,需求量较大。”杨臣说,随着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崛起,国产化率不断提升,迫切需要完善上下游产业链布局,对电子级异丙醇的需求量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

早在2017年,联盛化学便开发出工业级别异丙醇生产技术,而日本人把它买过去,提纯后再以电子级的异丙醇卖给中国,一吨可高出几千元,利润大增,技术被日本企业攥在手里。

2018年,联盛化学与有着长期合作关系的福州大学化工学院“携手”,组建团队联合攻克这一关键技术,下定决心要做中国的电子级异丙醇产品。

“最初,联盛化学带领项目团队去日本的企业参观,但大家只能很外围地看一看,里面设备自然不让看。”杨臣回忆。

“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必须自己去研究、攻克,并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2018年3月,联盛化学与福州大学签署协议,共建联合实验室,新产品、新工艺的开发需求由联盛化学提出,并提供经费以保证实验室的运营及发展,福大则提供实验室小试、生产工艺方案或工艺包设计。

挑战电子级IPA提纯关键技术时,团队研发一度受困,产品一直不达标。

科研有险阻,苦战能过关。为了找到症结,团队一次次调试、一项项排查,终于找到原因:电子化学品的包装容器的材质有特殊要求,因为普通材质会出现金属杂质的溶出现象;福建沿海地区空气中钠、钾含量相对较高,新风系统的风口不能对着设备吹……“电子级化学品对环境洁净度要求苛刻,稍微污染都可能导致生产线上的工艺失效。”杨臣说道。

功夫不负有心人。团队项目研究形成的电子级IPA提纯关键技术在原有“丙酮加氢”工艺路线上进行创新和改进,采用新型的节能反应工艺及无溶剂特殊精馏等创新工艺,不仅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而且蒸汽消耗低、能耗少、成本低。

如今,这个项目所形成的成套技术已在联盛化学、金为环保、惠州亿纬动力电池、重庆弗迪锂电池、厦门海辰新能等企业获得工业化应用,累计新增销售额64555.21万元,新增利润9146.44万元。

“我们的科研选题来自国家需求、来自企业生产实际,通过问题导向和组织协同,与合作企业协同攻关,让成果更具有可转化性。”团队负责人邱挺教授感慨地说。

光刻胶被称为半导体材料皇冠上的明珠,是目前国内芯片制造领域最“卡脖子”的材料之一。团队的一项有关光刻胶专利,正是面向国家战略需求,被国内一家知名企业通过全球专利查找后选中。

2022年10月,受这家企业委托,团队首次开展固体光刻胶单体金属杂质脱除技术研究。

半导体级光刻胶的核心是超高纯光刻胶树脂固体单体,但其含有多种金属离子强螯合基团,存在高价金属难以深度脱除的技术瓶颈。时间紧、任务重,经过半年夜以继日的攻坚,通过小试、中试探索,团队成功开发出“吸附—重结晶—过滤—干燥”耦合工艺,达到这家企业提出的“单体纯度>99%、 金属离子杂质含量<20ppb”的指标要求,并获得第三方检测验证。

“产学研攻关,要考虑的不能只是商业价值,更多要考虑的是它对国家和社会以及产业有没有贡献。”邱挺表示,“必须要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

创新联合体,破解产业难题

科技创新,是撬动产业发展的杠杆,总能迸发出令人意想不到的强大力量。

通过对文字、图像、视频、音频等海量信息的融合分析处理,能够实现人脸签到、人像识别追踪、自适应调节取景范围、自动捕捉聚焦发言人、会议纪要生成……在上月举行的2024香港国际创科展上,福建团的一款“多模态智能视讯系统”一亮相,便引来观众驻足,超高清视觉体验和准确流畅的智能交互功能让人啧啧赞叹。

这是“边缘场景下多模态智能分析与芯片关键技术及应用”的主要技术产业化成果,该项目由华侨大学和厦门亿联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厦门星宸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联合完成,不久前荣获2022年度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该项目成果已成功转化,仅在亿联网络就已量产了亿联MeetingEye等系列产品,得到微软、腾讯会议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的认证和战略合作,在办公、教育等多领域多场景应用落地。

“该项目研发了轻量化多模态协同分析方法和国产化高能效多模态智能计算芯片,使得多模态智能视讯系统具备准确流畅的智能交互功能和超高清画面体验。”项目负责人曾焕强介绍。

“在产品研发过程中,企业常面临自身做技术攻关的人才支撑力度不足,而高校的技术积累,帮助我们攻克产品研发过程中的基础研究难点,支持了产业进一步迭代升级。”亿联网络副总经理廖昀深感产学研合作收获颇丰。

在华侨大学工学院科技创新实践基地的智慧会议室,院长曾焕强教授、陈婧教授、施一帆博士等正在远程测试多模态智能视讯系统,而画面上出现的是位于企业端的亿联网络副总经理廖昀、工学院教授朱建清等。

“会议视讯是一种典型的边缘场景,涉及计算、存储、网络、交互等各方面需求,急需突破边缘场景多模态数据分析技术。”屏幕中的朱建清介绍道,同时画面自动聚焦到了他身上。

华侨大学与亿联网络的首次“联手”,也是始于这样的一场会议……

亿联网络起家于SIP话机,多年来坚持以研发为核心,做到了产品市场份额与客户满意度均为该行业全球第一。2015年,亿联网络瞄准市场需求推出视讯会议系统,但系统面临更大的带宽压力、更高清的画面需求、更多用户的交互需求、更复杂的噪声环境,前期的技术积累并不能很好地解决。

2016年,处在技术创新关键期的亿联网络机缘巧合下遇见了曾焕强。今年40岁的曾焕强出生于泉州,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后,怀着对母校和家乡的深厚情感,回到华侨大学工作,他主要聚焦物联网与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

“在一次技术研讨会中,我们惊喜地发现,公司面临的技术难点与曾老师正在做的前沿研究高度重合,双方一拍即合,开始一起探索基于企业需求的长期稳定的校企协同创新机制。”廖昀说。

同年,曾焕强带领“华侨大学智能视觉信息处理团队”开始致力于关键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助力企业实现了视讯系统能够容忍的数据丢失程度从原来的10%提升到30%,支持视频分辨率从720P到4K,保障会议稳定清晰流畅进行,大大降低成本,提升了视讯体验。

2017—2020年,随着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亿联产品面临行业共性问题:边缘终端的计算性能不足、多模态信息的智能化分析不足,导致视讯体验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亿联网络联合了产业上下游的“朋友圈”——厦门星宸科技、云知芯和华联电子,星宸是国家重点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云知芯拥有AI超算平台,华联电子拥有坚实的智能控制器研发基础。

但是,涉及多方的合作在一开始并不如想象中那般“如虎添翼”。星宸芯片、云知芯AI模型和华联控制器因数据庞大、结构复杂、模态各异,且边缘算力受限,导致相互之间无法有效融合,问题不断。

在曾焕强的带领下,朱建清、陈婧、施一帆等入驻企业,针对问题联合攻关,成功解决了各方企业面临的难题,使各个合作方的力量有力地汇聚于一体,实现了“华大领衔核心人工智能算法—星宸芯片算力担当—华联智能控制链接—云知芯AI+行业解决方案—亿联集成产业化”的闭环技术、产业生态,形成具有强大“战斗力”的创新联合体,将企业产品性能推向新的高度,多模态智能视讯系统正式问世。

从科技创新到成果转化,再到产业化落地,学校和各方企业在产业链中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如今,项目成果成功转化为多模态智能芯片和终端系列产品,销往全球140余个国家和地区,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为人工智能产业链产品结构调整、科技创新、增强市场竞争力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创新机制,实现“四链”合一

“科技成果最终要实现落地转化,对社会和人民才有益。高校善于解决技术问题,但是要实现产业化,需要靠政校企多方共同合作,将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贯穿融合。”曾焕强说。

为实现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朱建清入驻亿联网络博士后工作站工作。此外,华大与亿联网络联合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厦门市科技计划重大项目等多项课题,共建研究生工作站与大学生实践基地,并入选福建省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联合开展技术创新、人才培养……

华侨大学科技处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华侨大学聚焦国家战略和福建省支柱产业提档升级需求,与福建省8地市战略合作,共建政产学研基地,推进校地产教融合,与数十家龙头企业共建研发中心,培育新型研发机构,有力促进了一批成果转化运用。

高能级创新平台是吸引科技人才的“强磁场”。

杨臣所在的化工过程强化科研团队,依托福州大学化工学院组建,团队现有的反应精馏技术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的主要研发基地坐落于福州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和福建省清源创新实验室,拥有研发实验室、中试基地、千级/万级洁净实验室共4000多平方米,以及100多台套研究设备和分析仪器,保障科研人员对科研的自由探索。

清源创新实验室采取“校地+央企”建设模式,是首批四家福建省创新实验室之一。它面向国家化工产业战略需求,探索新型“大科研”机制,开展全链条的联合攻关和协同创新。团队成员以双聘双跨方式进入该实验室,灵活自主的协同转化体制机制释放了成果转化活力,吸引多个国家级人才科研团队入驻。

杨臣欣慰地说:“学校把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作为评价的重要指标,破除衡量科研成果的‘唯论文’导向,强化科研成果产出、质量以及对解决技术工程问题所作出的贡献。”近日,他顺利获评青年长江学者。

依托国家级人才与团队,融合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各方资源,福大化工学院构建了基于自主产权产业实践平台的“科产教”协同的化工类研究生培养新模式,破解了“产教”脱节难题。比如, 融合高校、企业和政府资源,采用校政企创建模式,在石化重镇泉州创建占地千亩的现代产业学院和氢能产业分院,促进课堂教学、科研和工程实践交叉融通;又如,以知识产权入股模式,合资创建三聚福大和福大紫金等公司化运营平台,推动研究生主动融入技术创新的工程实践,培养了一批面向需求的研究型、创新型人才。

记者手记

产学研深度融合,重在体制机制创新

福建日报记者 李珂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是核心要素,教育是基础和先导,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是动力保障。高校具有基础研究深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

近日揭晓的2022年度福建省科学技术奖统计数据显示,高校参与完成的获奖项目占74.8%,企业通过产学研合作获奖的项目占比75.7%,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联合攻关、跨学科融合创新成为趋势。而一个个获奖项目成果表明,高校在破解“卡脖子”技术问题上,是大有可为的。当前,要深入探索产学研深度融合新模式,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探索新路径,推动构建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型生产关系。

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推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落脚点就是要推动科教融汇、产教融合,而重点在于科技和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如今,高新技术企业对前沿技术的需求越来越多,但是也存在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成果得不到迅速有效的转化、创新资源供需并不匹配的情况。

业内人士认为,当前,须以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为突破口,打通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到产业研发的“堵点”,加强各类企业在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科研攻关、科技成果转化等领域的分工协作;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提升科技投入效能,实现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速科技创新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

image.png

福州大学化工过程强化团队成员正在配置电子化学品样品并利用ICP-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进行金属离子含量测试。

image.png

华侨大学工学院科技创新实践基地——智慧交通场景下多模态智能车辆中控测试平台

责任编辑:周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