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文教 > 正文

又一位被“清华”破格录取的大家——写在《郑朝宗论世界文学名著》出版之际

2024-05-07 15:09:39 作者:俞兆平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郑朝宗先生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国语文学系,师从吴宓先生等。他一生的学术成就除“钱学研究”等方面之外,主要展现在现代小说研究上,20世纪40年代后期曾在上海《时与文》等报刊上发表系列评论世界文学名著的文章。

由此,他于1949年赴英国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时,选的就是“现代小说”专门方向,在这一课题上造诣颇深。但遗憾的是,他在这方面的文章散落不全,其民国版的《小说新论》于今更为罕见。为此,先生在《海夫文存》“序”中叹道:“此49篇文字,但观题目,便知内容杂而不专,未足以供方家一顾。”可见先生对这种“不专”之状心有戚戚,我们在受业时也曾听过先生于此之感慨。可庆幸的是,现经弟子们尽心竭力地搜寻,终于编成此书,算是告慰先生,了结他的一番心愿。

而新发现的20余篇先生的小品散文更是难得,弥足珍贵。先生在《海夫文存》“作者小传”中曾作如此自述:“从大学二年起就喜欢弄笔,常在《清华周刊》副刊及林语堂主编的《人间世》《宇宙风》等刊物上,用笔名或真实姓名发表小品散文。”但这类文章弟子们多未见过,我问过先生,他淡然一笑:“都过去了。”先生一生,经战乱,遭困顿,大起大落,历尽沧桑,故而不在意于过往之文事。现今却如天意般,由“孙辈”从网络上偶然得之,这是郑门弟子之福分。

郑朝宗先生1910年生于福州一书香世家,父亲郑以琚(号凤翔)20世纪初曾在北京“五城学堂”任职,为总教习林纾看中,请他帮忙抄写译稿,及校正誊清、送交出版等,实为助手矣。故而常出入林府,亲见林纾“耳受手追,声已笔止”的天才式翻译小说的实况。先生还记得,小时家中还存有林纾的译稿和书信,但在“文革”中化为乌有。如此的家学渊源,先生国学根底自然深厚。青少年时代的先生,从小学一年级到中学毕业,念的是教会学校,从而打下了扎实、精湛的英文基础。但他回忆说,这12年中,虽然天天做礼拜、听教士布道,却对基督教没一丝一毫好感,反而对远山寺里冷清的钟声、静默的佛像产生感念,有时脑中甚至会生出出世之想。

1932年,先生考上清华大学外国语文学系,据先生长子郑天曜《家父郑朝宗遗事纪略》一文:“父亲说,他报考清华大学时是当年该科系福建惟一被录取的学生,他数学卷仅得3分,但语文卷成绩优异,得了满分,所以被录取了。”就此,我不由得想到钱钟书先生1929年亦以数学15分考上清华大学外文系的传闻,难怪他俩后来成了莫逆之交,或许在“破格”一事上早就心神相印了。

先生之学识自不待言,能在钱钟书《谈艺录》“序”中留下名号的,自当非同常人。钱先生曾对他俩之交做过评价:“知管仲者鲍叔,知我且胜我自知者郑子也。”尽管语中多有自谦之意,但能以“管鲍”为拟,可以看出郑先生在师兄钱先生心目中的位置。

先生学术成就的峰点之一,为上世纪40年代对欧洲古典小说的系列评论。当时先生的理论基点,趋近文学艺术取决于“种族、环境、时代三大因素”的法国批评家丹纳的体系,上世纪50年代后开始吸纳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他总体是倾向现实主义原则的。先生说:“书是天、地、人三个因素的总和;它是作者先天的气质,加上所处地域的特性,再加上后天的人为环境的总结果。”但先生并不排斥创作主体的功能,他的“现实”也包括了现实存在的作家主体,由此,你方可理解先生何以会对雪莱《诗辩》中浪漫主义情怀,及神秘“灵感”也予以赞赏。

在评《悲惨世界》时,先生强调“一切作品都是作者整个人格的表现”。由于雨果人格复杂,在社会方面是人道主义者,政治方面是激进党,满脑都是政治哲学,而气质上却是天生的诗人,生活经历又十分丰富,这些矛盾、凌乱的因素,造成该小说历史不像历史、论文不像论文、传奇不像传奇的臃肿不堪的状况。这一别开生面的评判,与先生立足“现实”的文学观念是分不开的。

先生遵从现实主义文学原则,但对新锐的文学理论观念并不排斥。在1947年,他就娴熟地运用福斯特《小说面面观》中“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的理论,对狄更斯笔下的文学人物形象进行评析,而我们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才重新见到该书的译本。

至于“意识流”创作流派,先生亦早已了然在胸。1948年,他评《罪与罚》:“陀思妥也夫斯基不像后来的‘意识流’派的作家,那些作家专喜作抽象的分析,一部作品里,除了川流不息的所谓意识外,什么也没有。”陀氏虽是“心理小说”的鼻祖,但他“似乎预先看到了这一点,他不肯凭空刻划意识,而要让外界具体的事件来反映意识”,所以他的作品有血有肉,能直抵人的灵魂深处,与那些一般志在意识外层作浮光掠影式的作家截然不同。先生之见解可谓先声夺人,于今仍有启示意义。

读着先生的文章,常为他独到而警辟的见解而折服。像福楼拜笔下的《包法利夫人》,“仿佛看来,这书似可题作《法国潘金莲外史》。……这书不特非淫书,实际还是最有效的劝世奇文”。因为它是借一个浪漫女人的堕落,对庸碌、懦怯、势利、麻木、卑鄙、险诈的中产阶级的抨击及其灵魂的揭露。

评《父与子》:“屠格涅夫的小说再像烟不过了,而且是轻烟。它漂亮,活泼,然而大风一吹,立刻化为乌有,因为它又稀薄,虚幻。”由于屠氏长期生活在国外,对本国的情形如雾里看花,又受到法国文风的影响,故而如此。

又如,评巴尔扎克和狄更斯:“这两位无论在优点或缺点方面,都有许多共同的地方。他们的优点是精力弥满,善创造,富想象,作品来得容易,人物的范围和数量更大的可惊。他们的缺点是乱头粗服,文字欠斟酌,感觉不够细致,写实中孱入浪漫作风,不会描写上层阶级。”优劣之处,立见分明,可谓一语中的。

而像“19世纪的俄国小说,大概可用《战争与和平》和《罪与罚》来代表。这两部作品,一以博大胜,一以精微胜”。短短一句话,便可见先生视野之阔大、学殖之深厚。

本书“附录”为“新近发现的郑朝宗佚文”。读了这部分先生自称为“小品散文”后,他在我心目中仿佛变了副样貌,不再仅是老成稳健、正襟危坐的长者,眼前还浮现出一位英气勃发、气宇轩昂的青年书生模样。那种有话便说、有气便出的率真、耿直,呈现出先生另一面的品格,若按福斯特的小说理论来说,它还原了郑先生的“圆形人物”形象,青年时期形神的补充、添加,使他立体化了。

在《载道与言志》《勇气救国论》《时代的呐喊》等文中,一位以报效国家、拯救民族为己任的热血青年挺立在我们面前。1998年,在先生追悼会上,从悼词中我方得知先生在1935年“一二·九”运动时,曾担任过清华大学学生会主席,在烽火连绵、民族危亡之际,能胜任此职定为群体中的佼佼者,这从上面的文章便可寻得先生的思想轨迹。

先生的这批佚文还有着历史文献的价值,像《怀吴雨僧先生》,除了写出战乱中清华师生之间真挚的怀念情感之外,还勾勒出不可多得的吴宓先生当年的形象。“文革”后,先生曾在为吴宓先生平反昭雪的申请书上签名,1987年又写了一篇《忆吴宓先生》。先生写冯友兰先生也有两篇,一篇写在1935年,一篇写在1947年,前者恭敬万分,后者颇有微词,对主人公的品评逆转直下(先生对周作人亦复如是),原因是随着时光变迁,冯先生有“太爱‘坐飞机’”的偏嗜,于学者来说“有点不安本分”。另《噩梦》一篇,受启于钱钟书先生《写在人生边上》中的《魔鬼夜访钱钟书先生》,称之为姐妹篇亦可,串起读之,对当年文人心态可有深度的了解。(俞兆平)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