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2年(明景泰三年),皇帝朱祁钰,划拔沙县13个都之地设县,并赐名为永安,意喻此后永远平安、永久安定。
永安是著名的“中国笋竹之乡”、“中国竹子之乡”,竹林覆盖面积102万亩,农民人均拥有竹林面积6.7亩,位居全国之首。
笋是最佳天然绿色食品,传统的森林蔬菜,还被列为素食第一品的“山八珍”之一。两千多年前,中国就有吃食竹笋的记录,《诗经》中“其籁伊何,惟笋及蒲”、“加豆之实,笋菹鱼醢”,是就是描写竹笋的句子。到了唐朝还有专员管理植竹,《唐书·百官志》:“司竹监掌植竹苇,岁以笋供尚食。” 对于食用竹笋不止中国,在日本、加拿大和韩国竹笋更是被认为“餐餐必备,天天必食”的蔬菜。
竹笋的皮和切口处出现的白色粉状物质是一种叫做酪氨酸的蛋白质结晶。在体内,酪氨酸被输送到脑部,是激发抗压意欲和脑的潜能所必需的物质。竹笋含富纤维素,可以促进新陈代谢。竹笋含有大量的钾元素,而钾元素可令体内多余的钠元素排泄出来,所以对预防高血压有效。除此之外,竹笋对咽喉部有良好的湿润和物理治疗作用,尤其是春笋含有胡萝卜素,有助于维持皮肤细胞组织正常机能,刺激皮肤新陈代谢,保持皮肤润泽细嫩。
自古闽人和笋结下了不解之缘。依山而居的闽人以笋为生,笋滋养着闽人,闽人用她独特的情感回报着大山,山与人之间形成一种特殊的饮食文化,一碗五花肉炒笋成为了所有闽人的美食乡愁。远行海外的闽人,将笋干视若珍品。永安人不仅抓住了商机,而且抓住了旅居海外人的味觉和独特的乡愁味道,将笋销售到了世界各地、漂洋过海。历史上以笋为食、以笋为业、以笋为生 ,这是永安人一种独特的“笋”的情怀。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被“Z”时代的青年人冠以了古今第一“吃货”的美誉,他对竹笋可谓情有独钟。公元1079年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初到黄州就吟出“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之句,后来传诵一时的“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若要不俗也不瘦,餐餐笋煮肉”,更是明白地道出人们对笋的喜爱。有一年春游,苏东坡看到春耕的人们以芹菜和春笋配米饭,不由感慨:“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关于吃笋,明末清初人称“东方沙士比亚”的杰出戏剧和小说作家李渔是个不折不扣的美食家,他在《闲情偶寄》里写到:“论蔬食之美者,曰清,曰洁,曰芳馥,曰松脆而已矣。”素菜当中,笋就是少有的能满足这样几个条件的疏菜之一,并赢得他毫不掩饰的赞美之词:“此蔬食中第一品也,肥羊嫩豕,何足比肩。”清代与纪晓岚齐名的袁枚大师是一位知名的美食大伽,对于饮食之道颇有心得。他觉得笋既可以搭配荤菜,也可以搭配素菜,而且还提出了相关注意事项:“切葱之刀,不可以切笋。”否则,笋的鲜味就直接被破坏了。
与历史同宗同源。永安作为笋的胜地,茫茫万亩的竹海里孕育着各色各样的笋,吸引着美食专家和美食探访者乐此不彼。” 福建省中式烹调高级技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金宁飞老师,每年到笋成熟的季节,他必然要上山,跟三明旅游协会副会长、三明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副会长、永安燕江国际酒店董事长蒋玉文一同去寻找上好的笋来作为烹饪的食材。不仅如此,作为永安饮食界的改革带头人,蒋玉文40多年来一直将食笋文化当作自己的业余爱好。今年正巧在春笋丰收的时候,笔者见到了她们寻找春笋的一幕,金老师将刚挖出的春笋直接送到嘴里,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鲜、活、脆、嫩的感受,让他赞不绝口。
永安笋干制作源自唐末,永安人在近千年的笋干制作过程中,以笋为主材的菜肴也品种繁多。它以取材便捷,荤素皆宜,而深受人们欢迎。 永安一年四季都有笋可挖,永安人用味蕾品味笋品美食数百年。山城舌尖上的探索者,致力于把笋的细嫩、清脆、香甜、甘苦,带给更多的人,追求百姓喜爱的一席笋宴,现己研制出笋宴菜品120多种。
将笋做成笋宴,永安人独辟蹊径。笋能“容百味”而不争,“纳百味”可自洽。北纬40度的气候,黄泥地的土壤条件,自然保护区的水质,让永安的笋,成了极好的食材,煎炒煨炖,无不佳妙。永安人独创的全笋宴,将满满的乡愁转化成一盘盘鲜活可见、能够激起你的味蕾回响的笋菜展现在了游客面前。它是永安发展旅游事业,把旅游文化产业推向全国的又一种思考和探索。
永安的“闽笋”名扬天下, 一席笋宴,能尝尽天下的美味,还能品到独属于永安人世代恪守的清华其外、澹泊其中的精神。1645年,永安贡川成立了中国最早的笋业同业工会——“笋邦公栈”。抗日战争时期,笋邦人自发将在省城福州库存的几十万斤闽笋干运到马尾港,用竹篾扎成三五十斤一捆串上绳索,于闽江口及马尾海港两处投放下江海。经海水浸泡后的笋干韧性十足,半沉半浮间,搅缠住了日本船艇的螺旋桨,成功阻止了日本侵略者的轮船前行。“闽笋填海”的抗日壮举,永载史册。
近日,笔者走访了一家享有盛誉的餐饮名店,该店有三明餐饮30年十大名店、中国绿都全宴三明指定笋宴餐馆、福建省营养健康餐厅、福建省闽菜馆、上海职工疗休养基地、福建省休养示范基地等称号,在这家餐饮名店中,了解借由笋的香、甜、润、滑,折射出世间百味的全笋宴制作过程。现呈现一组摄影镜头与读者分享。(作者 王惠勇)
绿色竹林
笋席备料
运刀薄厚均匀
精细摆盘
宣布开席
安贞旌鼓表演助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