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社会 > 正文
小满|人间小满,万物皆欢
www.fjsen.com 2024-05-20 13:27:36  于丹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af6d1e59c55d5e1a2729bf1866975b4.jpg

知足常乐,满而不盈

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

当“520”和“521”在被我们赋予了“爱”的意义之后,这样原本普通的日子变得仪式感满满,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小满,也因“520”变得浪漫且甜蜜。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这样描述:“小满,四月中。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

有句话叫“立夏到小满,种啥也不晚”,春夏之交,正是雨水充沛,种植谷物的好时节。农谚“小满小满,麦粒渐满”,既意指北方麦粒的饱满,又关乎南方雨水的丰盈。小满是一个非常有农时意义的节气,从有关小满的谚语就可以看出,古时人们对这一时节的厚望和喜爱。如“小满暖洋洋,锄麦种杂粮”、“过了小满十日种,十日不种一场空”等。欧阳修有诗云:“麦穗初齐稚子娇,桑叶正肥蚕食饱。”麦粒成熟,雨水丰沛都是天公之作,人们只能辛勤劳作,并在心间期盼天遂人愿,雨水能如期而至,麦粒能经受住考验。

小满意味着进入了雨季,所谓“小满动三车”,《清嘉录》中记载了所谓的三车,即农田用的丝车、油车与水车,三车各代表了新丝、榨油、水稻三方面的民生之事。古人信仰万物有灵,小满要祭拜车神。“三车神”便为水车车神、油车车神和丝车车神。民间还有传说认为,“车神”为白龙,农家在车水前于车基上放好鱼肉、香烛等祭拜,祭品中有白水一杯,祭时泼入田中,有祝水源涌旺之意。这些习俗,充分表示人们对水利排灌的重视。

连营万屋无闲地

小满初晴麦气薰

关于小满的三候,你熟悉吗?

一候 “苦菜秀”

春风吹,苦菜长,荒滩野地是粮仓。《诗经·邶风·谷风》的“谁谓荼苦”之“荼”,因感火之气而苦味成。《诗经》曰:“采苦采苦,首阳之下。”小满时麦子将熟,但仍青黄不接,过去在这个时候百姓们往往以野菜充饥。苦菜其实在春天已经长成,当小满时节,会格外的茂盛。唐朝诗人刘长卿《小满》:“昨夜玉盘沉大江,夜来忽梦荠麦香。时人但只餐中饱,莫忘旧时苦菜黄。”

二候 “靡草死”

小满节气后,由于北方日照增多,喜阴的一些枝条细软的草类畏于阳气,在强烈的阳光下开始枯死。《礼记》注曰:“草之枝叶而靡细者。”靡草死也标志着小满节气时阳气日盛。唐代独孤及在《山中春思》中就形象的描绘了这一点:“靡草知节换,含葩向新阳”。

三候 “麦秋至”

原为小暑至,后《金史志》改麦秋至。《月令》中写道:“麦秋至,在四月;小暑至,在五月。小满为四月之中气,故易之。”麦秋的“秋”字,指的是百谷成熟之时。因此,虽然时间还是夏季,但对于麦子来说,却到了成熟的“秋”,所以叫做麦秋至。如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在《小满》中所写:“最爱垄上麦,迎风笑落红。”籽粒饱满的麦子迎风频频点头。

小得盈满,方是圆满

小暑后有大暑,小雪后有大雪,小寒后有大寒,唯独小满后没有大满,这是为什么呢?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人满则骄。中国哲学一直蕴含“物极必反”、“盛极必衰”的辩证思维。一切达到极致后,必然走下坡路。而“小得盈满”,是将熟未熟、尚未抵达,是全力生长、仍有余地。

小满未满,生活需要这样的余地和留白。要“知足,知止”,《菜根谭》里有:“天道忌盈,卦终未济”之说。“未济”是指《易经》六十四卦中的最后一卦,字面意思是“未能渡过河”,象征着“未完成、未终止”,并以此比喻“物不可穷”的道理。

小满一词,虽为节气,但用于比喻人生,亦为巧妙。《菜根谭》道:“花看半开,酒饮微醉。此中大有佳趣。若至烂漫酕醄,便成恶境矣。履盈满者,宜思之。”

所以,人要懂得控制自己的欲望,很多时候,花未全开,月未全圆,才是人生最好的状态。可如今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一夜暴富”、“一夜成名”......这些看似“大满”的“好事儿”成为被羡慕的对象,却早已忘了凡事都有自身规律,凡事都应循序渐进,这样才来的安宁与踏实。

小得盈满,方是圆满

给未来留一份期待和希望

这是自然之道,亦是人生至哲(于丹)

责任编辑:蔡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