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民生 > 正文

数字峰会感言|数字+文化流光且溢彩

2024-05-26 10:10:08 作者:黄云峰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到虚拟世界畅游古城、去故宫博物院展台欣赏名画;在摄影棚里体验簪花、来XR演播厅拍古风动漫……在数字峰会展馆里,依托数字技术开发的文化产品和互动游戏受到了观众们的热捧。

中华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数字技术飞速发展,为传统文化遗产永久保存传承提供了新选择。创造的沉浸式体验,让更多人感受文化的魅力。显而易见,数字技术与文化相融,是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新方向。

近年来,数字+文化的话题广受关注。特别是“数字敦煌”“数字故宫”等项目的成功,让越来越多人对数字+文化产生了更多期待。AI的出现,则让期待变得更加具体。

在江苏展台,一款保护不可移动文物的模型令人印象深刻。这款应用中,AI就像不知疲倦的警卫,实时监控各地不可移动文物,一旦有生物靠近,就能作出风险判断,并根据现场情况发出警告。

优秀的文化除了要保持住,更应该传下去。一款在陕西省博物馆落地的智慧文旅模型,展示的就是文化与AI相逢的另一种精彩。在这里,AI不仅可以给观众当导游,还可以自主进化。使用它的人越多,它的服务就越精准。陕西省博物馆是当前最受热捧的博物馆之一,寒暑假期间每月接待人数约百万人次。AI“上岗”,化解了导览员不足的问题,也能更好地满足游客的观展需求。

思想有多远,未来就有多远。数字与文化的相逢,精彩才刚刚开始。依托智能数智人、虚实融合、LBS、AR、数字孪生、区块链等技术,南京打造的国内首个城市级文化行业大模型“文都智脑”,就像是能理解、会思考的万事通,既可以当导游,为游客规划路线、讲解历史,也可以化身为答疑解惑的教师,为学生解答专业文化知识……

可以说,AI在城市历史文化资源传承、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城市文化消费体验、城市文化国际传播等方面都能扮演重要的角色。

数字技术的进步,推动文化产业迎来新的飞跃;文化产业的进步,也能反哺数字技术发展。科学思维加上想象力的翅膀,才能更好地激发创新活力,突破传统框架的桎梏。峰会中展示的各类数字技术应用场景,正是二者成功融合的典型案例。

数字是技术的代表,文化是智慧的结晶,二者的相遇迸发出精彩的火花。弘扬文化之光,继续走好数字化之路,通过久久为功的努力,才能创造出美美与共的生活。(福建日报评论员 黄云峰)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