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民生 > 正文
宁德:驻村更驻心 真心换振兴
www.fjsen.com 2024-06-15 09:01:07 尤方明 来源:东南网

驻村第一书记在宁德市蕉城区脚沾泥土摸实情,提升产业谋发展,办好实事解难题——

驻村更驻心 真心换振兴

在宁德市蕉城区虎贝镇甲地村猕猴桃种植基地,省派驻村第一书记苏煊东(左)在查看猕猴桃长势。

东南网6月15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尤方明 通讯员 吴虹憓 黄子煖 文/图)“马书记真接地气,顶着大太阳下田种地,犁田机一扶就是一上午。”说起省派驻村第一书记马宏斌,宁德市蕉城区石后乡上竹洋村党支部书记杨庆朕和众多村民纷纷点赞。

“在马书记的带领下,咱们村以成立中心村党委为抓手,因地制宜做大做强‘竹’文章,有效流转盘活毛竹林4100亩,带动139户村民增收致富,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5万元。”杨庆朕说。

驻村更驻心,真心换振兴。在蕉城,像马宏斌这样在乡村扎根,与群众“结亲”的驻村第一书记还有很多。记者近日走进他们的驻点村,最直观的感受是村子越来越美、产业越来越兴、群众越来越幸福。

2021年以来,宁德市蕉城区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持续推动精干力量下沉乡村一线,先后共选派54名第一书记到乡村振兴重点村、脱贫村、产业发展薄弱村全覆盖开展驻点帮扶。驻村期间,第一书记肩负组织重托、扎实履职,脚沾泥土摸实情,提升产业谋发展,办好实事解难题,带领当地干部群众蹚出一条条颇具特色的闽东乡村振兴之路。

立足山海,壮大优势产业

走进蕉城区虎贝镇甲地村猕猴桃种植基地,放眼望去,果满枝条、错落有致、长势喜人,省派驻村第一书记苏煊东正和种植户一同穿梭林中,疏果、定果、抹芽、摘心……忙得不亦乐乎。

甲地村平均海拔830米,常年气候湿润、空气清新,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十分适合猕猴桃种植。如何扩大优势让猕猴桃成为小山村的“致富果”,是苏煊东驻村后一直思考的问题。

“我在遍访群众、把握产业发展状况的基础上,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带动村中36户农户入股2家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群众在参与入股分红的同时,还可以到猕猴桃种植基地务工增加收入。”苏煊东介绍。

在此基础上,苏煊东积极向派出单位争取40万元资金入股合作社,用于新建冷库、更换果苗、聘请陕西省猕猴桃专业种植技术人员进行管理。他还大力推进宁德时代与甲地村猕猴桃产业结对帮扶,确保种植户“不愁卖”“稳收益”,逐渐蹚出一条村集体经济和村民“双增收”的新路径。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中之重。驻村第一书记立足资源禀赋,充分发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联农带农作用,培育推广毛竹、甘蔗、花生、高山果蔬等农作物。截至2023年,54个驻点村共成立党支部领办合作社24个,覆盖农户358户,推动村均集体经济从2020年的18.53万元提升至37.73万元,增长103.6%,为驻点村打下坚实的产业根基,实现村强民富。

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

“尽管儿女远在外地打工,但我可以在村里的孝老食堂吃上美味营养的饭菜。”“现在常常有城里的医生到村子里为我们义诊呢!”“多亏来了个好书记,咱们这些老人家的日子才越过越舒坦。”村民口中的“好书记”指的是省派驻霍童镇兴贤村第一书记陈波。

兴贤村老龄化程度较高,目前村子里60岁以上老人有400多名,其中,65岁以上老人占比12%以上。

针对这一情况,陈波每周定期挨家挨户详细了解老人们当前的生活状况和身体情况,听取记录他们的想法需求,并耐心嘱咐老人们有任何困难随时向村委会反映。同时,他还带领村“两委”投入20万元修建开办“兴贤村互助孝老食堂”,主动邀请省人民医院、协和医院等专家到村义诊,切实托起老年人稳稳的幸福。

提升群众幸福感,乡村振兴有奔头。驻村以来,第一书记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不仅推动村民生活迈向“高品质”,也推动驻点村面貌走向“高颜值”。通过深化开展“党建聚力为民,共建美好家园”活动,累计筹措帮扶资金13100万元,扎实推进道路硬化、雨污排水改造、孝老食堂筹办、口袋公园修建等惠民工程667个,大幅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勾勒出一幅幅和美乡村新画卷。

固本强基,筑牢战斗堡垒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党支部是核心,班子是基础,党员是关键。如何提高党支部影响力,充分发挥“头雁效应”?驻村第一书记积极探索实践,他们中,有在洋中镇凤田村建设乡村振兴主题展示室,为农村党员干部上党课、讲解最新惠民惠农政策的陈琪;有在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期间,建立与流动党员、行动不便老党员结对帮学机制,开展“送书到家 送学上门”“指尖微课堂”活动的陆继荣;有深入挖掘村庄红色文化资源,启动“闽东籍沙家浜英雄事迹陈列展”项目建设,打造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张本固……

驻村以来,第一书记协助完成村级组织换届、“六大员”队伍整合,组织村干部外出研学提升,探索联合地域相邻、产业相近的村庄组建中心村党委、党建联建体,建强“头雁方阵”。

同时,规范落实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等制度,结合主题教育开展“四下基层贴民心 感恩奋进建新功”等活动,驻村第一书记深入田间地头、农家小院创新开设“党课进乡村”“夜访畅谈”“书记讲给书记听”等理论学习课堂,激发“群雁活力”;鼓励在外务工经商能人、农技达人、商会团队等到村创业帮带,尽心尽力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愿意来又愿意留,构筑“雁阵集群”。

3年多来,在驻村第一书记的引领助力下,54个驻点村共创建中心村党委14个、培养村级后备干部108人、回引在外人才37人,“五星”党支部覆盖率达62%,农村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

使命在心,责任在肩。从城市到农村、从机关到田野,广大驻村第一书记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发展致富产业、增进民生福祉、夯实基层党组织,为建设“五高五美”现代化新蕉城添砖加瓦。

责任编辑:蔡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