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民生 > 正文
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福建省正在开展——为何普查?如何普查?快来了解“四普”政策
www.fjsen.com 2024-06-15 09:01:07 陈黎慰 来源:东南网

在福州市鼓楼区于山社区,“00后”文物普查员张子奕(右一)和同事在登记石刻。谢贵明 摄

工作人员在晋江市金井镇围头村古渡头进行文物本体边界测绘。(省文物局供图)

东南网6月15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陈黎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已开展过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以下简称“四普”),是基于时代新形势、中央新要求、行业新需求,对不可移动文物资源的一次全面摸底。为何普查?我省如何普查?记者近日采访了福建省文物局相关工作人员,为大家解读“四普”相关政策。

记者:开展“四普”的目的意义有哪些?

福建省文物局工作人员:文物普查是文物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是重大国情国力调查。通过普查全面掌握我国不可移动文物资源情况,对于准确判断文物保护形势、科学制定文物保护政策,对于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对于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都具有重要深远意义。开展“四普”,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相关工作要求的重要行动,是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支撑,是进一步深化对文物的认识,确认国家不可移动文物资源总量的重要举措,是坚决落实保护第一要求,系统性加大文物保护力度的重要践行,是完善不可移动文物资源管理,建立健全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基础。

记者:这次普查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福建省文物局工作人员:就我省而言,这次普查范围涵盖全省范围内地上、地下、水下的不可移动文物。对已认定、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复查,同时调查、认定、登记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普查主要内容包括普查对象名称、空间位置、保护级别、文物类别、年代、权属、使用情况、保存状况等。普查的主要任务是:第一,对已认定、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开展复查;第二,对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开展调查;第三,依法开展不可移动文物认定、登记和公布;第四,建立不可移动文物资源目录,健全名录公布体系;第五,分级开展普查数据汇总,开展目录汇总、图件绘制、不可移动文物现状与发展态势分析、报告编制等工作,生成普查目录成果、图件成果、基础数据、报告成果、数据库成果;第六,建立全省不可移动文物资源大数据库,并与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实现共享;第七,培养锻炼专业人员,建强文物保护队伍;第八,开展普查宣传,增强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

记者:这次普查有哪些特点?

福建省文物局工作人员:一是类型上,将六大类59项文物类别细化扩展为63项。首次明确将文化景观纳入普查对象,更好保护见证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江山胜迹,有利于城乡历史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二是年代上,将古代文物下限延至清代,1911年以前的古建筑、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石窟寺石刻全部纳入普查和认定范围,避免因个别地方认识偏差、主观判断造成文物少登漏登。三是在普查任务上,既要对已认定、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复查,也要调查、认定、登记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同时将文物认定、登记和公布作为主要任务,所有复查文物和新发现文物点均须依法完成登记公布程序。四是在普查深度上,从基本的文物信息采集,升级到文物本体矢量化落图,同时要完成文物地理空间信息的录入,对实地调查和后期数据整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记者:这次普查的组织方式是怎样的?

福建省文物局工作人员:我省“四普”工作,按照“统一领导、部门协作、分级负责、各方参与”的组织方式实施。第一,成立福建省“四普”领导小组,负责普查组织实施中重大问题的研究和决策,由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任组长,设置双组长制,省政府办公厅分管领导、省文旅厅厅长、省文物局局长任副组长。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包括24个部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福建省文物局,负责普查工作的日常组织和具体协调,办公室主任由省文物局局长兼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福建省“四普”办公室(简称“省四普办”),“省四普办”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指挥下,负责省级层面文物普查工作具体事宜的安排和落实。第二,各设区市人民政府是本地区文物普查工作的责任主体,负责本地区普查工作的组织实施,应参照福建省“四普”领导小组构成,成立本级普查机构,设区市市委宣传部加强对普查工作的领导和宣传动员。市级普查机构制定普查实施方案,报福建省“四普”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市、县各级人民政府要认真做好本地区文物普查工作。依法批准设立的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行政管理区,由所在市级普查机构统筹协调普查实施工作,确保普查范围全覆盖。各市、县普查机构根据工作需要组建普查队伍,充分调用文物保护和考古工作机构、文物保护单位管理机构、博物馆等力量参与普查工作,并发挥乡镇文化站、基层文保员力量作用。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承担普查任务的,要加强监管、确保质量;聘用或商调编制外普查人员的,应严格规范普查行为,严肃普查纪律。第三,本次普查工作由全省统一部署,省级普查机构协助指导,各市、县级普查机构自行组织区域内普查队伍。省级普查机构在全省文物系统和相关行业抽调22名专家组成省级“四普”专家组和指导小组,并均纳入专家库名单。指导全省文物普查培训的落实,参与普查数据和成果的审核、抽查、验收工作,确保总体技术线路的有效实施。省级文物普查指导小组设置5个,每组指导专家3至4名,负责2个设区市(实验区)。对于技术力量薄弱或文物数量较多的地区,省级普查机构将适当增加指派指导专家。指导小组负责对接、指导各市普查队伍的相关技术工作。

记者:这次普查的时间安排是怎样的?

福建省文物局工作人员:我省第四次文物普查从2024年1月开始,到2026年6月结束。分为三个阶段进行。2024年1月至2024年4月为第一阶段,主要任务是建立普查机构,确定技术标准和规范,组织开展培训,建立福建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专家库,加强对各地普查工作的技术指导工作。第二阶段是2024年5月至2025年5月,主要任务是以县域为基本单元,实地开展文物调查,认真做好文物数据和相关资料的采集、登记工作。第三阶段是2025年6月至2026年6月,主要任务是依法认定、登记并公布不可移动文物,建立全省不可移动文物资源目录和数据库,逐级验收并向社会公布普查成果。普查任务完成后,将召开全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总结会议。

责任编辑:蔡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