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时政 > 正文

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整县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访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许碧瑞

2024-06-18 07:42:38 陈旻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周冬

东南网6月18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陈旻)

5月27日,全省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现场会在东山县举行。如何贯彻落实现场会精神,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大农业农村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集中解决力度,整县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近日,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许碧瑞接受福建日报记者专访。

记者:省生态环境厅如何融入统筹城乡建设,加快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大格局?

许碧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不仅是农业生产的空间载体,也是广大农民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园故土。推动乡村建设,不能就乡村论乡村,要同步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统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配套和生态环境保护,整体提升乡村建设品质。

2023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因地制宜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有效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和黑臭水体,整县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统筹推动乡村生态振兴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实施乡村水环境治理、空气质量改善、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为抓手,深入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有效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为建设美丽福建奠定坚实基础。

记者:“千村示范引领,万村共富共美”工程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部分。去年省生态环境厅在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接下来将如何推进?

许碧瑞:福建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始终把这项工作作为重要的民心和民生工程,连续8年将其列入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和地方党政领导生态环保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统筹推进、务求实效。近年来,省生态环境厅全力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融入服务“千万工程”。

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面:一是实行项目工作法。锚定到2025年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65%的目标任务,将目标任务转化成一个个具体治理项目,推动设立每年3亿元的省级“以奖代补”专项资金予以重点支持。二是强化典型引路。去年,我们在厦门组织召开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场会,总结推广厦门、仙游、漳平等地经验做法,推动落实《福建省农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并部署下一阶段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重点任务和推进措施。三是健全标准机制。制定完善《福建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等地方标准和文件,指导设施和管网的设计、建设、运维等。完善第三方明察暗访、部门定期监测抽检相结合的评估机制,提高运维质量,巩固治理成效。

在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方面:一是开展整治试点。指导漳州、泉州成功申报国家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获得2.5亿元中央资金支持,督促2市聚焦重点区域流域,坚持问题导向,统筹推进65条农村黑臭水体与周边生活污水协同治理,打响农村黑臭水体歼灭战。二是强化资金保障。在争取中央奖补2.5亿元、省级奖补1.2亿元的基础上,指导相关市县统筹乡村振兴、流域整治等涉农、涉水资金,通过积极申报政府债券等方式,自筹2.7亿元,有效保障项目顺利推进。三是坚持系统治污。通过污染成因溯源排查,科学评估,运用“点、线、面”相结合方式,实施源头截污、清淤疏浚、水系连通、水生态修复等综合措施,系统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建立健全运维机制,注重后续日常管护和巡查,严防返黑返臭。

通过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为民办实事项目和黑臭水体治理,全省累计完成8989个村庄生活污水治理管控,消除233条农村黑臭水体,一批曾经困扰农民的各类村庄排污口、黑臭水体得到根治,房前屋后污水横流、臭气熏天问题得到解决,小溪流水质明显提升,村庄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村民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

下一步,我们一是聚焦沿海人口密集村庄等重点区域,分期持续推进农污治理。二是对已完成治理的村庄和黑臭水体加强核查评估和日常巡检,确保设施建一座稳定运行一座、黑臭水体治一条消除一条。三是组织专家技术团队,结合“四下基层”开展实地调研、帮扶指导,及时帮助解决基层在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记者:如何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现“区域美”?

许碧瑞:坚持城乡融合,实施美丽乡村示范县建设行动,积极探索各美其美的整县建设美丽乡村模式和路径。以示范县为引领,做好与全省乡村振兴特色乡镇、试点村的匹配衔接,每年推动建设10个美丽乡村示范县、200个美丽乡村,巩固提升1000个左右“绿盈乡村”,争取到2027年美丽乡村整县建成比例达50%。

记者:对于美丽乡村建设,省级有何激励政策?

许碧瑞:符合条件的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省级以上生态环境相关资金优先给予支持。已争取中央和省生态环境专项资金支持的乡村,统筹纳入美丽乡村建设。自2024年起,鼓励以县域为单位,策划生成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参与竞争性评审、EOD项目申报,拓宽工程项目融资渠道。美丽乡村示范县建设地区,优先推荐参评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记者:我省如何运用数字技术,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许碧瑞:下一步,我们将深化数字技术在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中的应用,推动农业投入品使用、农业生产废弃物处理的数字监管,助推农业生产数字化与绿色化协同发展。对照《福建省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要求,持续做好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排放口监测,组织开展罗源县八井小流域、光泽县邓家边小流域等区域农业面源污染监测评估,不断完善农村环境质量监测体系,提升乡村生态环境数字化管理能力。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