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原创新闻 > 正文
福建夏日水果图鉴 哪一款是你的最爱?
www.fjsen.com 2024-06-21 10:52:31 来源:东南网综合

福建是南方水果生产大省,独特的地理和气候,让福建有水果之乡美誉,每个地方都有响当当的拳头产品。2023年,全省水果面积575万亩、产量914万吨。

入夏以来,福建的“果盘子”争“鲜”上市,杨梅、荔枝、桃子、葡萄、龙眼等夏日水果挂满枝头,为夏季增添缤纷色彩和别样甜蜜,快来福建实现“水果自由”吧!

漳州龙海杨梅

一颗酸酸甜甜的杨梅,是六月最不可或缺的“头牌”水果,随着夏季的来临,空气中都氤氲着杨梅香甜的气息。

农历五月初,在漳州市龙海区浮宫镇,万亩杨梅红透山野。村民们穿梭林间抢“鲜”摘果,装箱上车,一派繁忙的景象映入眼帘。

图片来源:龙海新闻

龙海浮宫是福建省最大的杨梅主产区,拥有早梅、中梅、东魁等品种。据史料记载,从南宋开始,浮宫就开始种植杨梅。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常青,拥有着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产出的杨梅个大味甜、色泽鲜艳、芳香浓郁,“浮宫杨梅”名扬四方。如今,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果农们的匠心经营,数字化管理,科技赋能,都让浮宫杨梅产业不断壮大。

目前,龙海区杨梅种植面积累计约64412亩,其中采摘面积56466亩,产量6.9万吨,杨梅全产业链产值超10亿元。

莆田荔枝

荔枝的甜美仿佛能融化整个夏天。福建自古就是荔枝产地,滋味更是被赞誉“荔支之在天下,以闽四郡为最”。

莆田荔枝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近日,莆田“940多岁古树一年产2000多斤荔枝”的话题在社交媒体火出了“圈”。这棵940多岁的古荔树栽种于莆田市城厢区延寿桥旁,原名“延寿红”,因系北宋莆田文状元徐铎所植,故称“状元红”。如今,这棵古树高达13米,树干周长约6米,树冠覆盖面积达1亩多,是莆田现存最大的荔枝树。

“状元红”古荔树 佘琦辉 摄 图片来源:中共莆田市委宣传部

莆田拥有1000多年的荔枝栽培史,现存有32棵树龄超500年的古荔树,2000多棵树龄超100年的古荔树。枝繁叶茂的荔枝古树,不仅给了福建人甜蜜的夏天,也是漫长岁月的见证者。

莆田荔枝多栽种于溪边、渠边、水边,故有“荔枝爱照镜”之说。每年7月,荔枝成熟时,两岸红垂万树,万家登梯采荔,构成一幅旖旎荔林水乡美景。因为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福建滋味独特的晚熟荔枝相比全国其他产地的荔枝,会再晚上市一个月,每年都延长了中国人的荔枝自由。

宁德福安桃子

春赏桃花夏吃桃,眼下正是各类桃子陆续成熟的季节,福安市上白石镇白石坂村桃园的桃子白石坂村的桃子“甜蜜”上市。走进果园,早熟的桃子挂满枝头,颗颗饱满,色泽光鲜,飘散着沁人心脾的香甜,十分诱人。

果农展示采收的早桃。图片来源:福建日报

过去,白石坂村口的150亩桃园产量低、效益低。2021年,在省科技特派员指导下,该村采用“党支部+合作社+群众”模式,引进新品种,运用新技术,将这150亩桃园改造成高标准桃树生态栽培技术示范园。

经过小面积试种,桃子有了丰收。到2024年1月,白石坂150亩桃园已全部实现“改头换面”。

新品种错开了水蜜桃上市期,市场销路和价格优势明显,亩产值达2万多元,今年预计可为村集体增收超50万元,带动110多名群众在家门口就业,还吸引不少游客前来体验采摘的乐趣,更成为了全村的“致富果”。

宁德福安巨峰葡萄

尝过桃子后,这个夏天请预留一个“席位”给福安巨峰葡萄。初夏时节,福安市7万多亩葡萄相继迎来挂果期,果农正在设施大棚里忙着疏果管理。对水果爱好者来说,福安出产的巨峰葡萄是不可错过的时鲜。

福安巨峰葡萄。图片来源:新华网

20世纪80年代,当地村民从北方引种多个葡萄品种,在不断试错中,终于让巨峰葡萄在这里安家落户。以象环村为原点,一座座葡萄架在福安如雨后春笋般冒出。

当地气候炎热多雨,导致病害多发。为破解难题,科技特派员首次提出避雨栽培技术。这让福安葡萄住上了“智能套房”——配套环境自动监测、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同时,当地还推行果实套袋、疏果控产、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让葡萄“有衣服穿、有计划生育、有营养套餐吃”。

如今,全市葡萄面积8万亩、产量10.5万吨,全产业链产值35亿元,种植面积覆盖全市18个乡镇的148个行政村,每户每年依靠种植葡萄可增收3万元以上,近3.3万农户直接从事葡萄种植,约18万人的经济收入与葡萄产业息息相关。

龙岩连城芙蓉李

春赏李花美,夏尝李子甜。每年2月前后,连城县四堡镇芙蓉李花争相盛开,美不胜收,好似漫山“春雪”,令人赏心悦目。

如今夏季已至,李花早已凋谢。眼下,连城县四堡镇芙蓉李陆续成熟,在洪星芙蓉李种植基地,红绿相间的李子表面着薄薄的果霜,饱满丰盈、晶莹剔透,淡淡的果香扑面而来,沁人心脾,慕名而来的游客一边拿出手机拍照打卡,一边采摘心仪的果实。当地村民抢抓农时采摘、包装芙蓉李,供应各地市场。

游客在连城县四堡镇双泉村的果园采摘芙蓉李。新华社发(周杨东 摄)

近年来,四堡镇依托山地优势,采取“农户+合作社”的模式发展芙蓉李产业,助力农民增收。据了解,四堡镇全镇现有芙蓉李种植面积2.1万余亩,从事芙蓉李产业种植、生产、销售等人员3000余户近1.2万人,约占全镇农户总数70%,芙蓉李年产量达6万余吨,产品远销广东、江西、东南亚。2020年四堡镇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芙蓉李)。

(东南网综合中国新闻网、央视新闻、莆田新闻、今日福安、福建日报、闽东日报、闽西日报)

责任编辑:陈思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