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原创新闻 > 正文
中美两国青年重温鼓岭故事 深化友好情谊
www.fjsen.com 2024-06-25 22:48:16 卢金福 来源:东南网

微信图片_20240625192416.jpg

中美青年在鼓岭参观。

东南网6月25日报道(记者 卢金福 文/图)“中美友谊万岁!”以“传承鼓岭情缘,深化友好情谊”为主题的2024“鼓岭缘”中美青年交流周在福州举办,24日,中美两国青年在鼓岭合力栽下了186棵寓意着中美友谊的金桂、红枫、深山含笑等树种,北京大学燕京学堂研一的美国学生葛逸思用中文写下寄语挂在树上,他希望中美友谊能如同这棵树一样,枝繁叶茂。

跨越百年的鼓岭情缘是中美人民友好交往的一段佳话。在这个夏日,中美各界青年相聚福州,重温鼓岭故事,传承鼓岭情缘,增进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世代接力 再续鼓岭情缘

夏日的鼓岭,清凉宜人,是避暑的好去处。一百多年前,大批西方商人、传教士、领事人员陆续到福州,不耐酷暑的他们在鼓岭兴建度假别墅,和村民和谐共居,留下许多动人故事。

百年后,这份情缘被后人津津乐道,并由此产生了新的情谊。在这个夏天,一批美国“鼓岭之友”再上鼓岭,追寻他们祖辈的“鼓岭故事”。

“每次来都感到轻松、愉悦和平静。”美国穆蔼仁家族后人、鼓岭文化研究专家穆言灵今年已经73岁,自2015年首次踏上鼓岭后,她积极联络鼓岭外侨后裔,创立“鼓岭之友”网站,携手福州、上海团队,抢救性挖掘鼓岭中西方交流史,续写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佳话。

今年4月,穆言灵获评“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一位外国人,为什么能“感动中国”?组委会的颁奖词是,“柳杉根深,鼓岭绵绵。跨越三代的情缘,岁月化不开,大洋隔不断。同行一条路,共饮一口井,蕴含友谊的土地,割舍不下的乡情。超越制度、文化和语言,承载友爱、情谊、和平。”

“鼓岭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穆言灵说,她最喜欢的一则故事是1903年的夏天,美国驻福州领事葛尔锡在鼓岭举办生日派对,当时邀请几十名当地村民参加,“这种开放,在当时并非常见。”

友谊到底是什么呢?在穆言灵看来,“友谊”是一种持久的感情状态,它包括对他人的理解和尊重,还包括与他人共度时光、相互信任。“所有的这一切都出现在鼓岭,在鼓岭避暑的外国人有许多人在这里工作了30年、40年,甚至是50年,他们的后代也曾在这里生活过。他们从事建设教堂、医院、学校,当医生,有时间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并培养对中国人的尊重。”穆言灵说。

穆言灵还和在美国的中国学生共同设计一个鼓岭标志,标志上有两只友谊之手,形成了一个心形,代表着人们之间深厚的友谊,在心形之中有一棵树,就像是鼓岭上的千年柳杉王,代表着生生不息的友情。“周围有一个圆环,圆环有两种代表意义,第一种是一个社区,第二种是整个世界,这代表了深厚的友谊关爱,可以为世界带来和平。”穆言灵说。

“这是我第六次来到鼓岭。”美国加德纳家族后人李·加德纳说,每次到鼓岭既是寻根,也是延续家族跟中国的缘分。最近一次到鼓岭是2023年,他在格致中学内取走一罐土,为表示感谢,他回赠了产自美洲、能吸引蝴蝶的香草。“我叫它友谊之草,代表我和中国人的友谊。”李·加德纳说。

美国“鼓岭之友”、柯志仁家族后人毕乐华及其父母都出生在中国,她儿时曾在鼓岭生活,会说一些福州话。她还用福州话表示,自己这趟旅程“jǐn huàn yǐ”,意思是“很欢喜”。她说,鼓岭的变化让她感到震撼,她小时候鼓岭树木很多,景色比较单一,如今的鼓岭花团锦簇,比从前更美。

交心交友 中美青年携手播撒友谊种子

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中美关系的未来在青年。此次交流周吸引了来自美国29个州、特区和海外领地的10多个不同领域的200多位美国青年,以及近300位中国青年共同参与。

青年朋友涵盖政府、外交、医学、商业、文化、教育、艺术、体育、媒体、科学、环保等10多个界别。在一周时间里,中美青年将共同参加对话讨论、音乐会、体育友谊赛、青年集市、艺术沙龙、艺术片展映等50场活动,为中美友好注入青春力量。

24日下午,中美青年们参加鼓岭“寻宝”活动,走过柳杉王公园、百年泳池、宜夏别墅、万国公益社、鼓岭教堂等建筑和遗址,用脚步“丈量”这段美好的历史,并携手种下了友谊树,续写鼓岭缘。

杰克是来自美国的一名“90后”。他从小就喜欢看中国的功夫电影,对中国传统文化充满向往。10多年前,他来到武当山习武修行,目前是武当山三丰派武术第十六代弟子。这次是杰克第一次到鼓岭,他身穿黑色道袍,黑色长髯,长发在头顶盘成髻,颇有武者风范。他表示,中美两国青年朋友要多交流,分享彼此的故事,增进了解,很有意义。他还特意带着女儿一起参加“鼓岭缘”中美青年交流周,让她了解鼓岭的美好故事。

葛逸思曾去过福建泉州等地,感受到福建文化的丰富和包容多元。这次是他第一次到福州和鼓岭,他觉得鼓岭是一个很神奇的地方,他希望通过探访更深地了解百年前中美两国人民是如何友好相处、互帮互助的。“这对我们这一代青年交流很有借鉴意义。”葛逸思说,希望有更多的美国年轻人来到中国参访、学习,来鼓岭走走看看,了解这里的历史和文化,增进彼此认识。

福州大学的学生陈灵是这次活动的小组长,负责美国青年的日常出行。她表示,通过此次活动拉近了和美国青年朋友的距离,结下深厚友谊。“虽然我们的国籍不同、肤色不同、教育背景不同,但我们还是有很多话题和共同点,一样可以成为好朋友。”陈灵说,此次和美国朋友在鼓岭这个友谊之地种下友谊之树,很有意义。

美国驻广州总领馆总领事耿欣第一次来中国时才21岁,孩子们在这里长大成人。“对美国年轻人而言,中国是你们探索更广阔世界、领略世界精彩的最佳选择,彰显了你们的求知欲,勇于尝试新事物。”耿欣说,中美两国人民相互学习和交流,将造福双方,此次交流周青年们共同回顾鼓岭这个地方的特殊历史,并从中汲取宝贵经验。

安利公益基金会副主席王汝华表示,公益慈善是中美民间交流合作的重要领域,也是两国人民传递爱心、释放善意、增进了解、积累信任、发展友谊的重要渠道。“中美青年齐聚一堂,期待大家秉承谦逊、尊重、好奇之心,学习和传承‘鼓岭情缘’,播种新的友谊种子。”

近年来,福建传承弘扬“鼓岭精神”,积极推动与美国地方的交往和民间交流,先后缔结了17对友城关系,与俄勒冈州结伴走过了40年的友好历程,今年3月,21名俄勒冈州青少年来到鼓岭参加“八闽行”活动。福建的戏曲、剪纸、茶艺等非遗文化陆续在美国登场展示,来福建观光旅游的美国朋友去年就有8.7万人。两地人民在交流中交心,在交往中增信,也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留住“洋乡愁” 推动鼓岭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穆蔼仁吹过的唢呐、柯志仁的个人印章、蔼树棠家族的漆器……走进鼓岭·家族故事展示馆,一段段鼓岭故事娓娓道来,该馆围绕福益华、蒲天寿、兰马利亚、柏龄威、柯志仁、蔼树棠、程吕底亚、穆蔼仁等8个外侨家庭在华经历,讲述了他们的鼓岭情缘,以及后代回鼓岭寻根的感人故事。

“看到这个展馆,我感觉找到了家。”看到馆内详细介绍着外公柯志仁的打虎故事,毕乐华分享家族在鼓岭的美好记忆,她还在一张拍摄于1928年的华南女子文理学院全体教师合影里,找到了母亲柯妙玉的身影。

“每一个文字每一张照片我都非常熟悉,因为这是我负责的内容。”穆言灵说,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通过她的努力,了解这些动人的鼓岭故事,传递“和平、友谊和爱”的“鼓岭精神”,搭起中美青年交流交往的友谊之桥。

22日,“鼓岭·家族故事展示馆”和“鼓岭历史建筑展示馆”正式对外开放。鼓岭历史建筑,是福州历史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1886年,鼓岭建起了第一幢外侨别墅。此后,夏季邮局、医馆、万国公益社接连出现,鼎盛时期,鼓岭有各类历史建筑366幢。

自1992年以来,鼓岭旅游度假区管委会持续对鼓岭进行提升,先后修复了万国公益社、庄才伟、徐光荣别墅(加德纳展示馆)、李世甲别墅(大梦书屋)、鼓岭医馆(宜夏别墅)、富家别墅、禅臣别墅、鼓岭网球场、游泳池等建筑,接待了一批回访寻根的外侨后代。

在鼓岭历史建筑展示馆,记者看到,展馆再现了鼓岭历史建筑的发现过程、房屋的变迁以及中外房屋建造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友好互动,生动展现了鼓岭的历史风貌和文化底蕴,以及国际社区的形成。

福州鼓岭保护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林小玲表示,未来将积极利用好两个展示馆,继续致力于推动鼓岭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进一步促进中外民间的友好交流。

此外,为了让国际社会,特别是中美青年了解鼓岭故事,本次交流周还推出“鼓岭缘”中英文网站。

微信图片_20240625192424.jpg

中美青年在鼓岭植树。

微信图片_20240625192353.jpg  

美国学生葛逸思用中文写下寄语。

微信图片_20240625192335.jpg

穆言灵在植树。

微信图片_20240625192359.jpg

中美青年在鼓岭万国公益社参观。

微信图片_20240625192348.jpg

杰克带着女儿参观活动。

微信图片_20240625192405.jpg

中美青年在鼓岭参观。

微信图片_20240625192342.jpg

中美青年在植树。

微信图片_20240625192439.jpg

鼓岭历史建筑展示馆。

责任编辑:周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