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福建召开全省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论述,研究部署在新征程上加快建设“海上福建”、为新福建建设注入强劲“蓝色动能”,得到各界关注。
主动服务全省中心工作,7月11日至16日,《福建日报》在头版重要位置推出《“海上福州”领风骚》《耕海牧渔抚民情》《经略海洋见真章》《以海为脉汇文明》“敏言”系列文章。
系列文章充分挖掘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关于“海上福建”建设、振兴海洋经济、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等方面重要论述,同时呼应当下,阐述福建在蓝色经济发展、海上牧场“蓝色粮仓”建设、海洋文化赓续创新等方面成效,“刮起”一阵海洋“蓝色旋风”。
今天,将蓝色进行到底,我们特地将这组“蓝色旋风”整理集纳,带您一起挺进深蓝。
敏言
[“海上福州”领风骚]
《福建日报》2024年7月11日第01版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约有七成的表面积被海洋覆盖。
浩瀚无垠的大海,孕育了生命、联通了世界、促进了发展。
1994年5月,一场关乎福州未来的会议,在四面环海的平潭召开,当时福州市的所有县委书记、县长都来了,主题是研讨如何建设“海上福州”。
“福州的优势在于江海,福州的出路在于江海,福州的希望在于江海,福州的发展也在于江海。”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就极具前瞻性地提出福州市向海发展的战略构想。
“向海之路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途径。”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海洋经济作出的系列重要论述,具有清晰理论逻辑和重大战略价值,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在这一系列关于海洋经济的重要论述指引下,面朝大海的福建与海结下的不解之缘有了更深更广的联结。
敏言
[耕海牧渔抚民情]
《福建日报》2024年7月12日第01版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作为奋斗目标。
海洋,关乎产业,也关乎民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是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保障粮食安全,要树立大食物观,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渔,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
习近平总书记的大食物观由来已久。“我在福建工作时,在山区干过,也在沿海干过。当时我就提出大食物观,肉、蛋、禽、奶、鱼、果、菌、茶……这些都是粮食啊。”“所以,我先后提出要建‘海上福州’和‘海上福建’。”
在大食物观的视域下,辽阔的海洋就是蓝色的粮仓、丰茂的牧场。
蓝色的海洋既能为人类提供丰富多样的食物,也能为新技术、新材料、新药研发等提供资源及灵感,与人类福祉息息相关。
敏言
[经略海洋见真章]
《福建日报》2024年7月15日第01版
纵观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一个明显的轨迹,就是由内陆走向海洋,由海洋走向世界,走向强盛。
千百年来,福建先民食海而渔、赁海而市,造福船出海劈波斩浪,涨海声中迎万国商贾,渔盐之利和舟楫之便成就了早期海洋经济的雏形。
那些向海而强的万千故事,不只发生在过去,也正铺展在眼前。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是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也是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关键领域。
“站在新世纪的入口,谁拥有海洋优势,谁就拥有对外开放、参与国际经济分工合作的有利条件。”1994年6月16日,时任香港《大公报》总编辑曾德成来福州采访习近平。谈及《关于建设“海上福州”的意见》,习近平说,这是要大家形成“振兴经济在于振兴海洋经济”的强烈共识。
从广阔的海洋中找资源、找空间、找潜力、找增长点,30年来,蓝色经济破浪前行,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敏言
[以海为脉汇文明]
《福建日报》2024年7月16日第01版
海洋文化的本质,就是人类与海洋的互动关系及其产物。
地球的生命起源于海洋,2/3的面积被海洋覆盖。海洋的浩瀚壮观、变幻多端、自由傲放、奥秘无穷,历来都使得人类视海洋为力量与智慧的象征与载体。
海洋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质,其基因融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演进格局。《尚书》《庄子》《山海经》等古代经典文献中不乏对海洋的描述,刳木为舟、煮海为盐等记载都是时人利用海洋的真实写照。
到了21世纪,人类对海洋的利用已经从浅海扩展到深海,海洋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环境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
人类与海洋的互动关系再上新台阶,海洋对于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意义更为重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海洋文化交融”,提出“海洋命运共同体”等重要理念,成为推动海洋文化创新发展、服务海洋经济实现共生共荣以及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根本遵循。
天高海阔千帆进,波涛在后岸在前。海洋孕育了生命、连通了世界、促进了发展。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以海为脉汇文明,是理念也是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