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原创新闻 > 正文
台风“格美”18年前同一天登陆过福建
www.fjsen.com 2024-07-25 21:45:00 来源:东南网综合

今年第3号台风“格美”25日19时50分前后在莆田秀屿沿海登陆。受台风“格美”影响,福建多地出现强降雨过程。但你知道今年第3号台风因何名为“格美”吗?历史上又有多少台风被命名为“格美”呢?一起了解关于台风“格美”的那些事。

名为“格美”的台风不止一个

有些台风名字因多次被使用,颇有“前世今生”之感,如中国提供的台风名字“玉兔”曾被使用了4次。

2024年第3号台风名为“格美”,而历史上被命名为“格美”的台风还有它们:

2000年第11号台风“格美”(热带风暴,最大风速23m/s,在越南岘港附近登陆)

2006年第5号台风“格美”(台风,最大风速40m/s,在台湾省台东县沿海登陆后,在福建晋江围头镇沿海再次登陆)

image.png

中央气象台·台风网 截图

细心的人会发现,台风“格美”18年前同一天登陆过福建。2006年7月24日第5号台风“格美”在我国台湾省台东县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3级(40米/秒);25日在福建晋江围头镇沿海再次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2级(33米/秒)。

2012年第20号台风“格美”(强热带风暴,最大风速25m/s,在越南南部富安省绥和市附近沿海登陆)

2018年第6号台风“格美”(热带风暴,最大风速20m/s,在台湾高雄附近沿海登陆)

台风的名字是谁起的?

台风“格美”,英文名称Gaemi,名字来源于韩国,名字意义为一种非常细小、高度群居生活的昆虫。

QQ截图20240725162236.png

中央气象台网页截图

每年7至9月是台风的高发季,而每个台风都有自己的名字。台风这些千奇百怪的名字究竟是谁给起的?

为了避免名称混乱,1997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在香港举行的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第30次年度会议决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采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命名,并决定从2000年1月1日起,开始使用新的命名方法,确立一张新的命名表。

在台风的命名表上共有140个名字,由14个台风委员会成员(柬埔寨、中国、朝鲜、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日本、老挝、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和越南)提供。每个国家或地区提供10个名字,然后按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

image.png

图片来源:中央气象台

各国提供的台风名有啥偏好?

由于国家和地区众多,每个地方的喜好及风格都不一样,取的名字也是五花八门。中国喜欢以神话命名,如“悟空”“电母”“海神”“风神”等。日本则喜欢以星座命名,如“天兔”“摩羯”“天琴”等。东南亚诸国为台风提供的名字倾向于动植物,如“鹦鹉”、“圣帕”(淡水鱼)、“灿鸿”(一种树)、“达维”(大象)。美国、密克罗尼西亚提供的台风名,偏爱选择小语种词汇,如美国提供的名字“百里嘉”源自马绍尔语,意思是沿岸地区受风浪影响;密克罗尼西亚提供的台风名“米娜”源自雅浦语,是女士名,意为“我的眼睛”。

命名表上的名字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当某个台风造成了特别重大的灾害或人员伤亡而声名狼藉,成为公众知名的台风后,为了防止与其他台风同名,就从命名表中将这个名字删除,由原提供国或地区重新推荐。

image.png

中央气象台网页截图

新闻多看点:什么是台风编号

台风编号是标记和识别台风的方法之一。我国从1959年起开始对每年发生或进入赤道以北、140度经线以西的太平洋、和南海海域的近中心最大风力大于或等于8级的热带气旋(热带风暴及以上强度)每年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进行编号。70年代后期以来,编号范围扩大为东经150度以西。目前编号范围扩大为东经180度以西。

台风编号也就是较强热带气旋的编号(不含热带低压和扰动)。人们之所以要对热带气旋进行编号,一方面是因为一个热带气旋常持续一周以上,在大洋上同时可能出现几个热带气旋,有了序号,就不会混淆;另一方面是由于对热带气旋的命名、定义、分类方法以及对中心位置的测定,因不同国家、不同方法互有差异,即使同一个国家,在不同的气象台之间也不完全一样,因而,常常引起各种误会,造成了使用上的混乱。

近海的热带气旋,当其云系结构和环流清楚时,只要获得中心附近的最大平均风力为7级及以上的报告,也进行编号。编号由四位数码组成。前两位表示年份,后两位是当年风暴级以上热带气旋的序号。如2003年第13号台风“杜鹃”,其编号为0313,表示的就是在2003年发生的第13个风暴级以上热带气旋。当热带气旋衰减为热带低压、或变性为温带气旋时则停止对其编号。

东南网综合中央气象台、中国气象局、中国天气网等

责任编辑:李雅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