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祖杰展示咏春拳。
郑祖杰(左)与咏春拳爱好者习练。
东南网7月30日报道(福建日报特派记者 肖榕 文/图)
28日,郑祖杰回到福州。他刚刚经历了一趟30多天的海外旅程。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咏春拳代表性传承人,这趟欧洲之行让郑祖杰看到了一种可能,一种“咏春拳链接世界”的可能。
他在欧洲的最后一站是巴黎。在位于所罗门罗斯柴尔德公馆的“中国之家”,他将咏春拳的魅力通过一次次的现场展示传递给欧洲观众。就连负责安保的法国警察每次见到他,都会双手抱拳,用低沉的声音来一句:“Master!”
在郑祖杰看来,咏春拳能够搭上奥运会的东风,“机会难得”。“中国之家”是中国奥委会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国际综合性运动会设立并运营的综合性服务设施。咏春拳是第一个在这里展示的中国传统武术。
在“中国之家”,郑祖杰展示拳术所使用的木人桩是从巴黎当地的咏春拳培训机构借来的,并不称手,他甚至需要用两个重物将其压住。但这不妨碍咏春拳的魅力牢牢吸引着众位参观者。
聊起传播咏春拳,郑祖杰说:“在交流的基础上更要密切互动。互动多了,心理距离近了,感情就来了,可以避免很多观念上的分歧。我们就是要把中国文化达到的审美高度展示出来。”
来巴黎之前,郑祖杰先后到访白俄罗斯、荷兰、德国等多个欧洲国家。每到一个地方,他都会详细讲述咏春拳的历史、拳法及其背后蕴含的中国哲学与文化思想,还与在场的武术爱好者一起演练,传授咏春拳法。
在荷兰海牙中国文化中心,荷兰咏春拳协会首席教练埃里克·巴斯特拉告诉郑祖杰,他18岁时开始接触咏春拳,从那以后,自己的人生就再也离不开它。
这是让郑祖杰感到欣喜之处——咏春拳几经沉浮,依然在欧洲有着广泛受众,“而且基本上都是外国人”。
早在上世纪60年代,“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咏春拳就已“漂洋过海”,在很多国家落地生根。“天下南拳出福建,咏春也不例外。经叶问、李小龙等大师的传播,发源于福建的咏春经广东、香港走向世界。”郑祖杰说,咏春是一种很独特的文化现象。
今年4月,首届世界南少林咏春拳大赛正式启动。比赛设置了初级赛、中级赛和世界总决赛三个赛段,并在全球设立了六大赛区,邀请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5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咏春拳代表组织和个人一同竞技。
因此,郑祖杰此次赴欧,除了传播咏春文化之外,还要负责本届大赛的选拔。在郑祖杰看来,咏春拳的传承需要站在更高层面思考,要依靠华人社会共同的力量,有规划、有步骤、有系统地推广传承。大赛的推出恰是出于这方面的考量。
“这次来欧洲,对我自己也是一次‘寻根’之旅,希望在这里听到更多关于师父的故事。”据郑祖杰介绍,他的师父郑忠早年在欧洲开设了数十家武馆传承咏春,习者逾万。
为此,郑祖杰还带来了一个团队,拍摄纪录电影。“记录是为了更好地传承。”他说。
在咏春拳中,小念头是入门套路,也是咏春拳的根,功夫深不深,全在于对小念头的参悟。郑祖杰说:“小念头不等于没念头,而是感知自己的气息,专注自己的意念,控制自己的身形,是了解自己的一个过程。”
如今,站在举办奥运会的巴黎,郑祖杰又有了新的念头——要把咏春拳打造成中国功夫在世界有影响力的品牌之一,“要让世界知道,中国功夫不是花拳绣腿——它有很高的哲学思想,有很强的包容性,没有排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