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环东浪漫线彩虹跑道 (资料图片)
汀江国家湿地公园 (资料图片)
东南网8月19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廖丽萍 戴敏)
生态和文旅是福建具有代表性的两张名片。
青山叠翠、碧水潺流。森林覆盖率连续45年居全国首位,绿色是福建鲜明的底色。
2023年,福建省游客接待量、旅游收入分别达到5.72亿人次、6981.08亿元,文旅经济成为全省GDP占比达10%的支柱产业。
生态为底,文旅为笔,我省正着力绘就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画卷。
生态修复景色新
将相机架设在树林里,安静地观察着不远处森林里的一角,周围是成片的湿地,飞鸟不时从身边掠过。“最近听朋友们说,在这拍到了新的鸟种,趁着周末我也来看看能否拍到。”长汀鸟类摄影爱好者丘嘉瑞轻声说道。
最近几年,他成为拍鸟发烧友。流连于地处长汀县三洲镇的汀江国家湿地公园,丘嘉瑞拍摄到贵客——蓝喉蜂虎、黄腹角雉和白颈长尾雉等珍稀鸟类。
三洲镇曾是长汀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之一。近年来,龙岩持续巩固提升“长汀经验”,开展水土流失精深治理,至2023年,长汀水土保持率提升至 93.56%,森林覆盖率达79.55%。这座“火焰山上”的湿地公园就是长汀水土流失治理的生动体现。
“我们不断增加湿地公园的功能,丰富旅游业态,让湿地公园内月月有花、四季有果,成为市民和游客们的休憩点、科普馆、网红打卡点。”三洲镇党委书记汤钦洪说,2022年,汀江国家湿地公园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
生态改善,带来美景,也守住乡愁。
30多年前,在外务工的易小贞回到了老家长汀县河田镇,在“让绿色赶走贫穷”的号召下,尝试开垦家乡的闲置抛荒地,种植绿化树。
从生态稻田、生态菜园、生态果园等方面着手,易小贞硬是把荒置河坝田野变成了一片绿洲,同时,发展金鸡、金稻、金针花、金银花、金橘等产业,带领农民走上庭院经济致富路。
如今,易小贞的家庭农场经营得有声有色,通过盘活乡村农房、闲置土地等资产,打造集农事体验、乡土美食、特色民宿、亲子研学等为一体的经营模式,预计每年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
在她的带动下,越来越多年轻人回到家乡创业就业。“我们团队现在有近10个人,其中就有返乡的大学生。他们发挥优势,策划活动,并通过新媒体平台引客下乡。”易小贞说。
绿色“上新”带动了生态文旅产业持续升温。2023年,长汀县通过生态观光、森林旅游、绿色休闲等实现旅游总收入68.64亿元。
昔日水土流失地,今朝变身新美景。这样的蝶变,也发生在泉州海丝生态公园。
位于泉州台商投资区的海丝生态公园,原先是荒废的农田、杂地和鱼塘虾塘鸭塘。2018年,泉州台商投资区在此处建设海丝生态公园,打造生态连绵带治理样板。
眼下的海丝生态公园,青山绿水、自然风光融入城市,成为一道集生态保护、城市旅游、市民休闲、湿地科普、都市农业于一身的亮丽风景。
“荒田杂地变成生态公园,环境越来越好!”泉州台商投资区洛阳镇上浦村村民陈芽说,现在她每天步行十几分钟就能到公园,还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在公园做环卫工,一个月能挣2000多元。
业态焕新引客来
好生态留住乡愁,也助力业态焕新。
同安湾畔,碧海银滩,暑期的厦门浪漫线滨海水运动度假区格外热闹。海上,摩托艇、帆船、水上飞人等水上项目有趣、刺激;岸边,挖沙赶海、露营闲坐、打卡拍照等活动,充满惬意。
同安湾是厦门最大的城市内湾。过去这里因海域养殖无序发展,加上附近村庄的生产、生活污水直排,导致海洋生态环境恶化。
2006年环东海域启动综合整治工程,通过养殖退出、滩涂清淤等系列举措,滩涂地蝶变浪漫地。如今,全长50.6公里的环东浪漫线坐拥黄金沙滩、彩虹跑道、滨海浴场等网红打卡地,节假日日均接待游客近6万人次,成为流量担当。
如何把流量变为“留量”?厦门将文、体、旅的深度融合作为解题关键,进一步丰富沉浸式旅游体验。
“我们一方面丰富滨海旅游娱乐休闲项目,另一方面通过开展帆船、帆板、冲浪等竞技类项目培训,吸引国内外相关赛事来厦举办,以赛促产。”厦门体育集团(水运动公司)副总经理王国发介绍说。
不久前,2024年福建省青少年帆板锦标赛在环东浪漫线“扬帆”,来自我省各地的158名运动员相聚于此;第十届梅沙教育全国青少年帆船联赛厦门站比赛,更是吸引了来自20个城市的近490名选手参赛,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青少年帆船比赛。
一系列比赛的举办,为环东浪漫线上的酒店群带来可观的客流。王国发告诉记者,仅上个月的两场赛事,就给周边酒店带来了约3000间/夜的住宿需求。
“环东浪漫线已成为体育赛事的热门之地,结合半程马拉松、铁人三项、青少年帆船赛等赛事,我们还策划举办国际啤酒节、环东风情季等文旅活动,点亮夜生活,激发消费活力,助力渔村经济蓬勃发展。”同安区文旅局局长陈丽霜说。
依托丰富的生态和文化资源,持续挖掘文旅新业态、新模式,这样的探索正在成为我省绿色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位于龙岩上杭县的紫金山金铜矿区,绿树掩映,空气清新。作为首批国家矿山公园之一,紫金山目前已成为集研学、科普、旅游、休闲于一体的热门景点。越来越多的游客及研学团队走进紫金山,参与科普学习、实地考察。据统计,矿山每年接待游客5万人次,填补了福建省矿山旅游的空白。
随着“簪花围”的火爆出圈,泉州的千年渔村蟳埔村成了游客争相打卡的热门目的地,也带火了当地文旅产业。海丝遗珍、非遗文化与多业态融合的加持下,乡村振兴之花在这片热土绽放。2024年以来,蟳埔累计接待游客超350万人次,“五一”期间总客流量33万人次,日均客流量6.6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