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原创新闻 > 正文
三明: 兜好“一老一小”两群体 为幸福生活“加码”
www.fjsen.com 2024-09-04 09:59:57 刘惠萍 张立庆 施良德 来源:东南网

“满意在三明”精神文明实践系列报道(三)

三明: 兜好“一老一小”两群体 为幸福生活“加码”

编者按:文明创建,让生活更美好。40年前,全国“五讲四美三热爱”工作会议在三明召开,掀起了全国“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新的热潮,也奠定了三明作为精神文明建设重要发祥地的历史地位。三明市在全国率先提出把建设文明城市当成创建目标。围绕这一目标,同心协力、锲而不舍,2015年2月28日,三明市获得了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的称号,三明的精神文明建设上了新的台阶。借此福建省纪念全国“五讲四美三热爱” 活动工作会议40周年座谈会在三明召开之际,东南网推出《“满意在三明”精神文明实践》系列报道,通过报道“满意在三明”精神文明创建过程中的典型案例、经验做法等,关注三明人如何以二次创业的精神,统筹推动文明实践、文明培育、文明创建,不断开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新局面。

东南网9月4日讯(本网记者 刘惠萍 张立庆 施良德)“精神文明建设”是三明市一张亮丽名片。40年来,三明在构建美好社会上做足文章,在学生与老人这两个群体的精神文明建设上出实招,下功夫,营造了文明城市建设人人参与,文明成果人人共享的浓厚氛围。

将乐:自主管理 文明素养人人传

image.png

万安学校的学生走进敬老院,陪伴老人话家常, 传递爱与关怀。东南网记者 刘惠萍 摄

“相传月宫里,玉兔陪伴嫦娥仙子度过了一个个清冷的日子……”开学伊始,三明市将乐县万安学校的学生走进敬老院,为老人们送上了《玉兔望月》的神话故事。朗诵者正是该校六年级学生肖梦婷,她说:在中秋前夕,希望与老人们能多点交流,多点陪伴,用自己的力量给老人带来精神上的愉悦。

一组数据看看万安学校的“特殊性”。全校共682个学生,其中有314个是留守儿童。近50%的比例,为当地教育者留下两个绕不开的课题:如何让留守儿童有足够关爱?如何建立起孩子心中的文明意识?

学生在哪里,新时代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学校构建三级文明实践体系,在校园做个文明学生、在家庭做个文明帮手、在社会做个文明公民,为文明校园、家教家风、文明城市建设添砖加瓦。由教育主管部门工作人员、校长、老师、学生等多种角色的共同参与的文明素养养成记,悄然盛行。新学期,升到九年级的肖艺阳是“微心愿银行”的“老行长”了。这天,正是她当班,她轻车熟路地为前来兑换积分的同学拿出礼物。在微心愿银行,记者看到大大小小的心愿。“想要无线耳机来听英语听力,提升英语成绩。” 一张便签吸引记者的注意。肖艺阳介绍说这是她同班同学张馨予写下的,如今,她已经拿到了无线耳机,提高英语成绩的心愿也实现了。张馨予说:“自己把自己的微心愿化成了学习的动力,希望将来能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image.png

万安学校“微心愿银行”里,同学们正用积分兑换奖品。黄言亮 摄

像万安学校这样,探索出符合校情,做好精神文明建设的学校不在少数。3所全国文明校园、5所全国文明校园先进校、22个德育案例入选省级各类德育典型案例,4所学校获评福建省家庭教育特色学校(园)……三明市学校思想道德教育成效突出,全市学校文明校园创建参与率达100%。

四十年来,三明市坚持以文化人、立德树人、成风化人。从当年培养“四有”新人到如今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把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与增强任命精神力量结合起来,解决好教育、医疗、养老、住房保障等群众关切的急难愁盼问题。

沙县:“乐龄学堂”点亮幸福生活

乐龄学堂开设剪纸课堂。许琰 摄

“我们小时候都没读过书,来这边学会了写自己的名字,以后村里有什么事,不用再像原来那样按手印了。”近日,在沙县区夏茂镇洋元村的乐龄学堂内,73岁的卢火娣在学堂里第一次学会了写自己的名字。

最近,邓发娣非常忙碌。以往,他闲下来就去村口聊天、瞌睡,而现在,他忙着唱歌跳舞,尤其是打腰鼓。“现在都感觉时间不够用!”

在沙县区富口镇姜后村的乐龄学堂,参加活动的老人们课后一起包汤圆。许琰 摄

与将乐万安一样,沙县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流,老人留守在家的现象较为普遍。据统计,截至目前,沙县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的20.81%。与城镇老人相比,农村老人在经济收入、文娱活动方面更为匮乏。

为应对这一养老困境,近年来,沙县区在海峡两岸融合发展上先行先试,持续推进文明创建,增进民生福祉,致力于打造“学养结合”的新型农村养老服务模式。他们将老年大学的理念植入社区、农村,在全区范围内兴办乐龄学堂,让更多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60岁以上老人,一周一节课。课程内容也“量身定制”,既有安全教育、防诈教育的公共课程,也有识字、智能手机运用、健康保健的常规课程,还有腰鼓、剪纸、绘画的兴趣课程等多样选择。目前已累计开展课程1000多场次,近万名农村老年人受益。

此外,为了保障乐龄学堂的师资力量,沙县区以获批国家级“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为契机,积极探索两岸民间融合发展新路径。他们与台湾高校和民间组织交流合作,双方频繁交流,互动1300余人次,引进台湾优质的终身教育资源和管理经验。同时,区老年大学、文旅、卫健、教育等部门牵头组建专业队伍,定期组织开展师资能力培训,目前志愿者队伍已达120余人。

在三明,从基层出发,织密社会保障网络,像将乐和沙县这样,兜好“一老一小”两群体,做好民生服务,为幸福生活“加码”的举措不胜枚举。

近年来,三明主动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持续深化常态化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厚培文明沃土、激扬实践新风、孕育文明之花,努力建设文明之城、幸福之城,持续拓展文明实践新路径,拓展延伸“满意在三明”品牌,打造城市文明新高地,为建设三明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注入不竭精神动力。

责任编辑:蔡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