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原创新闻 > 正文
山海人家·返乡兴业的故事 | 80后大学生归乡十年只制陶瓷
www.fjsen.com 2024-09-05 10:18:29 刘惠萍 练为泉 来源:东南网


3c046971b1891ccd897aff66925dda98.gif

从将乐县动车站一下车,东南网记者就乘车前往将乐大南坑柴窑所在地。穿过漫山林木,翻越高山,一路盘旋。进入大南坑后,这里古树参天,溪水潺潺,是个制陶的好地方,而柴窑就藏在山脚。

工人正在将乐大南坑柴窑负责人陈振云的窑厂里建设将乐窑展览馆。该展览馆一楼可容纳数千件柴烧瓷器展出,并将设置互动区,摆放1万册陶瓷相关书籍,以供参观学习;二楼提供陶瓷创作区,摆放各式各样的胚。

千载窑火 归乡十年 九代传承

走进陈振云的临时陶瓷展览室,在满柜的精美瓷器中,记者发现了3个残缺的陶瓷。这是陈振云在村里挖到的陶瓷,通过胎骨和形状,他认为这是属于唐朝时期的陶瓷。据将乐县志记载,唐至元代,大拔、高滩、水南等地建有陶瓷窑。

自清朝迄今,陈家祖祖辈辈在大南坑从事传统柴窑陶瓷烧制已300余年。陈振云从小在柴窑陶瓷厂长大,并跟随其爷爷和父亲学习柴窑陶瓷制作工艺,他对陶瓷烧制很有悟性,很快掌握了扎实的制陶基本功。据他父亲陈克余介绍,陈振云在初中时就能独立完整地制作陶瓷。

陈振云正在制作来自三元区游客的“定制”陶瓷。东南网记者 刘惠萍 摄

2012年,表哥曾长和的一句话戳中了陈振云的内心,“你在这里干,最多是住上大房子、开上好车,但你回去把柴窑的工艺传承下去,老家就会记住你”。当时陈振云在厦门工作,这番话勾起了他对陶瓷的眷恋。陈振云说道:“小时候村里很热闹,全村都在做陶瓷。现在村里仅剩6户人家,目前也只有我们家还在做陶瓷。开个玩笑说,如果我没回来,这门传承可能就断了。”

“一开始我反对他回来,明明已经走出了这座大山,现在又走回来。”陈克余如是说。“我就是要回来!祖辈们把手艺一辈辈往下传,到我这代肯定不能断!”怀抱着对制陶的一腔热血,2013年陈振云辞去了厦门的高薪工作返乡,正式接过父亲陈克余衣钵,成为大南坑陈氏手工陶瓷制作的第9代传人。

陈振云的人气产品——青白瓷,晶莹透亮。东南网记者 刘惠萍 摄

1955年,大南坑瓷器生产合作社成立。从1956年到1986年,大南坑陶瓷厂由于技术力量不足、产品式样老化等问题,几度倒闭。1990年,将乐县内陶瓷企业仅存1家。如今属于这个村数百人制陶瓷的时代已然过去,多年来,只有陈振云父亲还在坚持烧窑,其他村民已经放下了这门手艺。面对自家老破小的柴窑厂,怎么破局?“光靠一身热血肯定行不通。”

陈振云在大学期间学习的是物流专业,而在厦门的工作经验,不仅让他认识了现在的妻子,也让他的思维紧跟时代。虽然自己会做陶瓷,但是却没从事过陶瓷行业。面对老破小的柴窑厂,陈振云决定先出去学习。

2013年到2015年,陈振云前往福建省德化县学习采石制泥、淘炼泥土、炼灰配釉等基础知识;基础打牢固以后,他便前往江西省景德镇市学习瓷器工笔画等工艺。2016年被推荐参加中国美术学院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陶瓷制作培训班,系统学习陶瓷制作技艺,博采众家制瓷之长。“我都是带着大南坑的原料去这些地方,一来节省费用,二来可以知道自家的原料和外地的区别,并且加以改进、创新。”陈振云告诉记者,熟悉了陶瓷的市场环境和各类制陶工艺后,他才回到大南坑潜心烧瓷。

陈振云众多光环的背后,是他日复一日的坚持。东南网记者 刘惠萍 摄

据陈振云介绍,柴窑设在山脚是为了方便运输。从前,每年逢汛期和大雨期间,当地村民会把提前准备好的瓷器绑在木阀上,顺着河水漂到顺昌县境内。通过金溪(古称西南溪),运输至沿河各县进行售卖。从陈振云记事时起,除了水路运输,村民还会雇佣挑夫,翻过村庄侧面的山,直接到达集市。上世纪九十年代前后,采用拖拉机、摩托车运输陶瓷。陈振云回乡创业后,安仁乡新修了一条到大南坑的水泥路,该路段全长7公里。得益于这条水泥路的修建,陶瓷可以通过货车、小轿车运输,十分便捷。

虽然前往大南坑还是山路十八弯,但是来拜访、定制陶瓷的商客却仍络绎不绝。当天,除了记者,还有来自上海的客人来此拜访并选购瓷器。

陈振云告诉记者,“这两年来,前来订购瓷器的客商比较多,这不仅得益于政府的支持与宣传,更得益于运输的便利。”

匠人之心 守正创新 老窑新机

近年来,陈振云成为福建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将乐大南坑陶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将乐分室龙窑建造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省级C类高层次人才,并获得“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三明市五一劳动奖章”“三明工匠”等荣誉。

闲暇时刻,陈振云也尝试不同的作品风格。董观生 摄

光环的背后,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坚持做陶瓷。拉坯、修坯、晾晒、绘画、上釉、烧窑……经过80多道工序后,土才变成瓷。走进陈振云的工作室,他正在聚精会神地进行陶瓷描绘工作,空气竟随着他的气场一同安静下来。不多时,栩栩如生的蟋蟀仿佛在陶瓷上跳动。“这是我爸爸帮我做的哟。”他的女儿高兴地向记者展示属于她自己的粉红色陶瓷杯。

如今,气窑和电窑已经渐渐地替代了传统柴窑,但是陈振云还是坚持使用柴窑烧制,成为福建省唯一在烧的隔仓阶梯式龙窑。用松木等木柴作为燃料向窑内进柴,凭着多年的烧瓷经验,陈振云已经掌握了完全依赖人工来控制温度,烧制柴窑 “鸭蛋青”陶瓷作品的技法。

平日,父亲陈克余也和陈振云一起研究陶瓷新品,切磋手艺。将乐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此外,经过上万次的试验,陈振云研制出了能够在明火上使用的瓷制烧壶;他通过调整瓷土的配比,将15公分以上瓷器的烧制成功率提高到90%以上;还将“将乐窑”和本地野茶结合,用柴烧陶瓷罐包装野茶,产品远销各地,开启了“茶+罐”的茶瓷融合创新之路……一项项技艺和应用上的创新,让古老的窑口焕发新的生机。

勤劳,让陈振云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名匠”。他创作的陶瓷作品多次在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 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国海峡工艺博览会的评比中获奖,荣获第10届中国海峡工艺品博览会银奖、铜奖和2个“百花奖”优秀奖,2016年作品《虎口立把倒流壶》获得海峡工艺博览会金奖。她的妻子负责陶瓷销售,目前也在学工笔画。

陈振云向中学生传授柴窑炼制技艺。将乐县融媒体供图

2017年陈振云把讲座学习带进了中小学生课堂,他与将乐县职业中专学校合作创办了陶瓷专业,合作开办学徒制订单班,筛选对陶瓷制作感兴趣的学生,计划招生授徒,由陈振云授课,让学生学习陶瓷烧制技艺。每周两节课,向学生讲述“将乐窑”的历史,传授柴窑炼制技艺。一学期有二十来个学生,目前教授了200多位学生。

十年时光已然过去,面对规模翻倍的柴窑厂,父亲陈克余的看法也已改变,他告诉记者,“孩子很不容易,我一直在窑厂里帮他们做陶瓷,出一份力。”陈克余与陈振云一同把大南坑陶瓷厂做了升级,把和泥、拉坯、晾晒、上釉等工艺的制作流程分类建设,让来厂的研学学生可以一项一项地参与,更直观地学习柴窑技艺。

今年,将乐县的青年夜校让更多年轻人接触了陶瓷记忆。董观生 摄

“真心地感谢您这几天的指导和照顾,您的勤劳、无畏与热忱,和对艺术的执着,让我们敬佩和赞叹。请坚持梦想,所愿皆得。”这是研学学生写给陈振云信中的部分内容,这份信就放在陈振云的工作室里。

据了解,2023年至少有1000名孩子在大南坑研学,这些学生有将乐团县委等单位组织来的,也有学生自己慕名前来的。有些学生会在这里待一个星期或一个月,沉下心来学习。有的学生在这里初步学习后,会带上简易的制作工具,参加将乐县里的各类文化传承活动。

外地的直播团队将直播间搬到了陈振云工作室,让将乐陶瓷走得更远。东南网记者 刘惠萍 摄

2014年7月,将乐陈记柴窑陶瓷发展有限公司开始创办;2015年与鼓山签订万佛塔协议并开始制作青白釉佛像;2016年12月前往南平市建造分室龙窑……多年来,陈振云心无旁骛,一门心思做陶瓷。陈振云对“陈记柴窑”有着自己的发展定位。在他的规划里,要把陈记柴窑陶瓷厂的发展与其他文化元素相结合;要把柴窑陶瓷制作工艺更好地传承下去……

东南网出品

总策划:曾武华 许上福

策划:王祥楠 林雯晶

监制:许上福

记者:刘惠萍 练为泉

视频:素材由将乐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责编:李雅兰 林瑶 

海报:林睿

责任编辑:李雅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