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社会 > 正文
深读 | 福建:甘蔗里的甜蜜,重新“开榨”
www.fjsen.com 2024-09-23 08:31:52 张辉 来源:​东南网

image.png

省农科院亚热带农业研究所副研究员张树河在试验田查看甘蔗长势。福建日报记者 张辉 摄

东南网9月23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张辉 通讯员 林洪涛)

核心提示

甘蔗,全球最重要的糖料作物。福建曾是全国甘蔗主要产区之一,全省蔗田与蔗糖加工厂星罗棋布。甜蜜的味道不仅串联起农业与轻工业,也贯穿于福建人的集体记忆中。

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全国蔗糖产业重心南移,福建百万亩蔗田随之黯然退场,曾经风头无两的糖厂关停并转,成为时代的眼泪。怀旧者只能从硕果仅存的古法熬制红糖工艺中,追忆甜蜜往事。

不过,根基深厚的福建甘蔗产业培育了一批矢志追甜的科技工作者,为福建甘蔗复兴留下了创新的火种。他们从时代变迁与消费迭代中,洞察到了新的产业风口与需求。眼下,他们正跳出传统糖蔗视野,向新兴果蔗领域发力,致力于打造中国果蔗研究中心,培育果蔗科技创新与成果产业化的“东南高地”。

甜蜜往事

漳州糖厂,地处漳州城区东郊,曾是当地首家产值破亿元的企业。黄金时代的漳糖生活区,有自己的医院、学校、卡拉OK厅、游泳馆、网球场、公园,人称“糖厂国”。如今的漳糖已不再榨蔗,仿佛被定格在20世纪90年代,处处是时代印记。

登科村,地处九龙江干流北溪之畔,家家户户世代种蔗煮糖。新中国成立后,登科甘蔗屡破高产纪录,曾在全国劳动模范大会上捧得周恩来总理签发的“甘蔗高产”奖状。如今的登科已不再种蔗,几年前在城市化进程中完成了“村改居”。

在漳糖与登科之间,有一段6公里长的小铁路。这是一条运输专线,也是农民的生计线。每年冬季,登科糖蔗采收后,便通过这条专线,日夜不停地运往漳糖厂区,经压榨、清净、蒸煮、分蜜、精炼后,加工为当时享誉海内外的“白玉兰”牌白砂糖。

福建省农科院亚热带农业研究所科管室主任林国容,是土生土长的登科人。他的童年记忆是甜的——大人们忙着砍收甘蔗,小孩在一旁啃着甘蔗,睡倒在田埂上。

历史上的登科,没有一亩水田,却因种蔗制糖富甲一方。林国容从小就听老人说过村里巨贾与外村人攀富比财的传说:登科的红糖倒入河里,顺着九十九湾流到数公里之外的湘桥,喝到的水还是甜的。

甜中也带着苦。

“甘蔗多靠无性繁殖,冬季采收后,要留下一部分蔗茎作种。”林国容说,刚刚砍下的种茎,二三十根扎成一捆,堆放在阴凉处,上面盖上蔗叶,两三天就要洒一次水,以防过度失水影响发芽率。来年开春是下种的季节,种蔗砍成小段,每段留两个芽点,用石灰水浸泡一天杀菌,随后开沟下种。小孩要负责将种蔗整齐摆入沟底,这是个精细活儿,两个芽点必须左右开弓,切忌一上一下,否则下芽无法出苗。小孩要是偷懒摆错了,一定会遭到大人责骂。

甘蔗从下种到收割,需要经历将近一年时间,其间倒春寒、夏暑、台风、霜冻等挑战轮番登场。别看甘蔗能长到三四米高,它其实是浅根系植物。因此,一年里,蔗农需要多次培土,垫高土层,避免倾倒。即便如此,每当夏秋台风过境,依然会有大面积甘蔗倒伏。这时,就要全家出动,第一时间扶苗减损。

登科的高光年代,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

在我国,食糖一直被视为重要战略物资。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大力发展制糖业,在南方甘蔗、北方甜菜主产区发展现代机制糖厂。1958年,当时的轻工部决定在漳州成立国营漳州糖厂,这是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重点项目之一。距离糖厂仅数公里的登科,自然成为原料重点供应基地。

通过品种更新换代、栽培管理模式创新,登科甘蔗种植业焕然一新,持续刷新高产纪录。1958年,登科种蔗能手林佬赴北京出席全国劳动模范大会,荣获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亲自签发的奖状。登科自此声名远播,国内外慕名而来参观取经者络绎不绝。

小铁路另一端的漳州糖厂,同样迎来了自己的黄金时代。在经历了艰难的创业期后,漳糖于1963年实现扭亏为盈,此后一路高歌猛进。1979年,漳糖日榨甘蔗能力提升到3000吨,1988年成为漳州第一家实现亿元年产值的企业,跻身福建企业十强之列。

甜蜜的故事,在福建广泛上演。20世纪80年代中期,福建甘蔗生产达到历史高峰,全省种植面积超百万亩,大大小小的糖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一根甘蔗,扛起了农民增收与工业创利两头使命。在仙游县,最辉煌的时候,5家糖厂贡献了当地约80%的财政收入。

沉浮岁月

参与这场甜蜜事业的,还有科技工作者。1958年,漳州糖厂开工建设的这年,福建省农科院亚热带农业研究所的前身——福建省甘蔗试验站落地登科,由此开启科研端与产业端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零距离互动。

科技工作者,首先为广大蔗农带来了现代良种的启蒙。

中国甘蔗栽培已有数千年历史,长期以来,蔗农种植的多是竹蔗等农家品种。直到20世纪,“POJ”系列、“F134”等杂交品种才进入中国。这些品种拥有热带种血缘,凭借高产、高糖等优势,迅速占领中国市场。20世纪50年代,我国系统开展甘蔗育种研究。福建省甘蔗试验站是当时国内甘蔗种业排头兵。

“在福建这样的亚热带地区,甘蔗普遍难以开花结实。”福建省工业原料作物学会理事长、福建省农科院亚热带农业研究所研究员林一心说,每年冬季甘蔗花期,来自天南地北的甘蔗育种工作者,就要奔赴海南,利用当地光温条件,开展甘蔗杂交试验。他们常常要在他乡度过春节。与同为禾本科植物的水稻相比,甘蔗染色体组成要复杂得多,生长周期也更为漫长,育成一个新品种至少需要10年。

省农科院甘蔗育种团队,先后参与了多轮国家甘蔗科技攻关。20世纪70年代,“闽糖70-611”从众多杂交组合中脱颖而出。该品种含糖量高,增产效果明显,抗倒伏能力强,备受蔗农和糖厂欢迎。在福建,“闽糖70-611”一经问世,便迅速取代引进品种“F134”,成为新一代主栽品种,高峰时占全省甘蔗种植面积约70%。

此后,省农科院团队又相继选出了“闽糖86-05”等10多个代表品种,引领福建甘蔗品种更新换代。良种加持,福建甘蔗单产水平一路攀升,一度超越广东、广西等主产区,跃居全国第一。福建品种在省外广大蔗区同样大显身手。“闽糖69-421”曾是云南省玉溪市三大抗旱品种之一,占当地甘蔗种植面积的六成以上。

科研与产业深度互动,还发生在甘蔗生产的各个环节。

蔗田的沟渠可以灌水养鱼,甘蔗林下阴凉空间可以种植蘑菇,甘蔗茎上可以挂上菌棒栽培香菇,甘蔗收获后的残叶可以作为食用菌栽培原料,榨糖后的副产品可以作为优质饲料,还可以还田作有机肥……融合了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的立体循环农业模式,在福建蔗区广泛实践。正因如此,种甘蔗成为当时许多农民的致富法宝。在20世纪80年代末,福建不少蔗田亩综合产值便超过1万元。

甜蜜的记忆,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由浓转淡。

当时,受全国低迷的糖价影响,原料收购价持续低迷,种植甘蔗的收益大不如前。随着农村改革的春风吹向全国,农民对土地拥有了更大自主权,种植甘蔗不再是唯一选择。在福建、广东等老牌蔗区,蔗田逐渐种上了经济效益更高的经济果树、蔬菜,农民也有了务农之外的更多选择。全国甘蔗产业逐渐向更具成本优势的省份集中,广西、云南以及广东湛江成为全国糖料和食糖生产的中心。

受原料短缺等因素影响,各大糖厂陷入经营困境。进入21世纪,在经历了债转股、股份制改革等脱困努力后,漳州糖厂依然举步维艰。2007年,漳糖被广西糖企收购。2009-2010年榨季结束后,漳糖宣布不再榨蔗,转向原糖加工。曾经省内最大的制糖企业仙游糖厂,则早在1999年便宣告破产。

甘蔗产业历史的变迁,从福建省甘蔗试验站名称的变化可见一斑。1985年,在经过多轮更名后,该站改称“福建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2016年,又更名为“福建省农科院亚热带农业研究所”。尽管甘蔗研究依然在传承,但其科研重点已拓展至亚热带果树、蔬菜、花卉、香料、药用植物等多领域。

续写甜蜜

甘蔗产业重心转移了,但甘蔗并未从福建人的视野中消失。一方面,许多地方保留着古法熬制红糖的传统,对糖蔗原料尚有需求;另一方面,果蔗市场空间不容小觑。

“甘蔗属于多用途作物,有糖蔗、果蔗、能源蔗、牧草蔗等种类。”国家糖料产业技术体系漳州综合试验站站长、福建省农科院亚热带农业研究所研究员李瑞美说,在我国,先民鲜食甘蔗的传统比榨蔗制糖更悠久。比起糖蔗,果蔗水分多、糖分适中、纤维含量较低,是南方冬春季节特色水果。

早在20世纪90年代,省农科院甘蔗研究团队在主攻糖蔗科研的同时,便围绕果蔗开展了系列研究,具有丰富的技术储备。

在广泛收集国内外种质资源的基础上,他们筛选了系列果蔗专用品种。其中,“闽引黄皮果蔗”是福建首个通过认定的果蔗新品种,为清一色的黑皮果蔗市场带来了一抹亮色。目前,该品种已在闽南地区广泛种植。

甘蔗是无性繁殖作物,多代留种后,植株中的病原容易大量积累。生产上,果蔗备受黄叶病、花叶病等病害困扰,一旦染病,轻则减产,重则绝收。多年前,该团队便通过组培技术,实现了果蔗脱毒健康种苗量产。

与此同时,果蔗市场欣欣向荣。尽管走街串巷卖甘蔗的商贩有所减少,但新的产品形态与消费方式悄然出现。在漳州、广东潮汕地区,鲜榨甘蔗汁与“片仔癀草”的组合,经小红书等社交平台“安利”后,已成出圈爆款。“没有一根甘蔗可以逃离漳州古城”,更是成为热梗。其实,“片仔癀草”是当地一种草本植物,又名“白背天葵”,与著名的中成药“片仔癀”并无关系。除了这一黄金搭档,甘蔗汁与杨桃、火龙果等时令水果的组合,同样圈粉无数。

陈伟平是漳州古城景区甘蔗的主要供货商之一。

几年前,他从省农科院引种“闽引黄皮果蔗”。目前,其位于漳州市芗城区浦南镇的果蔗种植基地,已发展到100多亩。“亩产可达9~10吨,每公斤收购价超过2元,亩产值2万元以上,亩净利润可达1万~1.2万元。”在可观的效益驱动下,陈伟平正不断扩大种植规模。

在这样的背景下,省农科院专家团队提出了复兴甜蜜事业、重振福建甘蔗产业的构想。这一次,他们将目标锁定在了果蔗上。

“从历史中走来的果蔗,在产业化道路上还有许多问题亟待突破。”福建省农科院亚热带农业研究所副研究员张树河说,相较于糖蔗,果蔗属于小众农产品,长期以来科研投入有限,突破性成果较少。

以品种为例,目前福建主栽的果蔗品种大多源自外引或地方农家品种,如20世纪30年代进入中国的热带黑皮果蔗品种“拔地拉”,依然是当家品种,本土品种的代表则是“大田雪蔗”“同安果蔗”等。与糖蔗相比,果蔗遗传背景更为复杂,育种难度大,传统杂交育种手段收效甚微,品种更新换代慢,难以满足产业发展需求。

福州市仓山区螺洲镇种植大户陈长辉则认为,果蔗产业新的增长点,在于产品创新,这离不开精深加工技术。而制约在于果蔗货架期短,保鲜工艺难以突破。尽管他曾经尝试过真空包装、高温蒸煮等处理,但都很难做到在延长保鲜期的同时保留甘蔗的原汁原味。

有感于此,省农科院甘蔗研究团队重装出发。事实上,几年前,依托该院亚热带农业研究所设立的国家糖料产业技术体系漳州试验站,便调整了定位,将科研方向从传统糖蔗转向果蔗领域。

“我们将在国家糖料产业技术体系、中国作物学会甘蔗专委会、福建农林大学国家甘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队支持下,积极组建‘中国果蔗研究中心’,充分发挥国家糖料产业技术体系漳州试验站平台优势,深化与全国蔗区科研院所、企业合作,在福建、云南、广西、浙江等省内外主产区合作建立若干甘蔗科技示范县、示范乡镇、示范企业。”福建省农科院亚热带农业研究所所长张明辉说,未来将重点围绕果蔗种质资源收集、优异品种选育、健康种苗繁育、绿色高效栽培、精深加工等方面,生成重大科研项目,创制高价值专利成果,制定高水平产业标准。

张明辉希望,续写甜蜜事业,再现甜蜜记忆,让一根甘蔗撬动起科研与产业“两头甜”。

image.png

省农科院亚热带农业研究所甘蔗试验田(资料图片)

image.png

漳州古城甘蔗汁成为爆款。郭碧燕 摄

image.png

甘蔗下种。(资料图片)

image.png

省农科院甘蔗育种专家在“闽糖86-05”试验田工作。(历史资料图片)

责任编辑:周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