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民生 > 正文
屏山君 | 重温这段动人往事,有哪些启示?
www.fjsen.com 2024-09-26 10:24:41 来源: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

总有一些事,经过岁月的洗礼,历久弥新。

9月23日至24日,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齐聚福建宁德,参加“三进下党”与乡村振兴理论研讨会,共同重温30多年前的一段动人往事。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三进下党乡访贫问苦、现场办公、解决问题、推动发展。

5年前,习近平总书记给下党的乡亲们回信,祝贺他们实现了脱贫,鼓励他们发扬滴水穿石精神,走好乡村振兴之路。

如今,为什么要召开这样一场研讨会?研讨会形成了哪些共识?屏山君走进会场、深入下党,探寻动人往事背后的当代启示。

0 1

下党乡所在的宁德市寿宁县,山高路远。

“地僻人难至,山多云易生。”这是明代冯梦龙描绘寿宁的诗句。390年前,冯梦龙足足走了半年,才从家乡苏州走到寿宁就任知县。

而藏于深山之中的下党,则是寿宁最边远的山乡,曾是无公路、无自来水、无电灯照明、无财政收入、无政府办公场所的“五无乡镇”,所在地通往四处毗邻乡镇,都得翻山越岭步行10多公里。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曾“九到寿宁、三进下党”。

“一进下党”现场办公会场旧址。福建日报记者 施辰静 摄

1988年,下党乡成立。第二年,时任宁德地委书记习近平带领地直和寿宁县相关部门负责人30多人,前往下党乡现场办公。

1989年7月19日6点,习近平一行乘中巴车从县城出发,约9点到达平溪乡上屏峰村。这里离下党乡所在地下党村还有7.5公里,不通公路,大家就下车步行,顶着炎炎烈日,披荆斩棘,翻山越岭,走了两个多小时才到达下党村。

当时,下党乡党委政府在鸾峰桥边的王氏祠堂里临时办公。习近平一到下党,顾不得休息,就召开会议。午饭后,又进村入户、访贫问苦。

下午3点,习近平一行离开下党村,走羊肠小道、过独木桥、攀峭壁岩石,途经溪后、下屏峰等自然村,步行10多公里,历时两个多小时到达临近的芹洋乡溪源村。

直到晚上8点左右,习近平一行才回到寿宁城关,回到县城招待所后,许多干部才发现脚底、脚趾都磨出了血泡。

习近平同志后来用“异常艰苦、异常难忘”来形容此次下党之行。

山清水秀,旧貌换新颜的下党。福建日报记者 施辰静 摄

仅仅几天后,习近平又一次来到了下党乡。1989年7月21日晚,下党乡发生了百年不遇的洪水灾害,灾情严重。26日,习近平冒雨步行3公里,走了1个多小时才赶到受灾最重的下屏峰村察看灾情,慰问受灾群众。当时,芹洋乡溪源村到下屏峰村的路基被洪水冲毁,基本看不到路坯,大家只能沿着坑坑洼洼的河道岸边向上游跋涉,时不时还要过独木桥,踩着石头当垫脚。

1996年8月7日,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带领省交通、财政、民政、老区、扶贫等部门负责人再次来到下党乡,查看下屏峰村的灾后重建新村面貌和村尾的公路桥建设,并协调有关部门给予下党乡发展资金100多万元,帮助当地修建机耕路和发展生产。

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后,习近平多次在重要场合深情回忆起到寿宁、进下党的难忘经历。

2019年8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下党乡亲们的回信中说道:“当年‘三进下党’的场景,我至今还历历在目。”

0 2

时光荏苒,斗转星移。

当年,“三进下党”与农村发展紧密关联。如今,打赢脱贫攻坚战后,“三农”工作重心已全面转向乡村振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健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

9月24日,参加研讨会的省内外专家学者等,从宁德市区前往下党乡实地调研。

青山环绕,碧水奔流。在“难忘下党学习小镇”,大家走访鸾峰桥,参观“难忘下党”主题馆,考察村庄里蓬勃发展的各式业态,感受下党乡的美丽蝶变。

下党乡的古廊桥“鸾峰桥”横跨在流水修竹溪上,这是全国现存单拱跨度最大的木拱廊桥。福建日报记者 施辰静 摄

现在的下党,从过去没有电灯照明,到已建成35千伏、双回路智能变电站。今年8月,总投资86亿元的抽水蓄能电站项目主厂房探硐工程开工,将为下党抱回一只“会下蛋”的“金鸡”。

交通方面,从建乡时没有路,到省道S207线贯穿全乡,5条乡道、10条村道纵横交错,到县城仅45分钟,天堑变通途。

路通产业旺,富民产业多点开花。当地发展“定制茶园”,“下乡的味道”“下党红”等品牌崛起,还组建梦之乡公司,成立滴水缘联合社等,茶农每亩可以增收8000多元。同时,一期76间智能食用菌生产厂房相继建成,为农户再添新收入。

红色旅游也从无到有,全乡发展民宿、农家乐等旅游业态99家,300多人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下党获评国家3A级景区和福建全域生态旅游小镇,“学习小镇”声名鹊起。2023年,下党乡累计接待游客50万人次,农民人均纯收入26952元。

如今的下党,凭借优美的生态环境、独特的村容村貌和厚重的红色文化底蕴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吸引八方来客。福建日报记者 施辰静 摄

今昔对比,下党乡幸福嬗变,成为展示脱贫攻坚伟大成就和乡村振兴新成果的“中国窗口”。2021年7月6日,下党作为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的分会场之一,以“精准扶贫”为主题出镜连线,惊艳世界。

屏山君注意到,此行中,不少人是初到下党。路上的所见所闻和展示当年贫困状况的图文、实物、模型、场景形成鲜明对比,令到访者深受震撼,观看拍照之余,他们无不感慨“三进下党”的艰辛与可贵,并思考着“三进下党”的当代价值。

0 3

回顾历史,观照现实,展望未来。

与会嘉宾认为,

“三进下党” 所坚守的根本立场、所蕴含的精神内涵、所体现的价值追求、所示范的科学方法,彰显了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对新时代新征程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

宁静的山间小径一旁,“下党红”酒文化体验馆的氤氲酒香吸引游客纷纷踏入。福建日报记者 施辰静 摄

梳理研讨会上的主要观点,可以得出“三进下党”的四重启示。

“把心贴近人民”的工作导向。

“三进下党”是习近平总书记心怀百姓、心系贫困地区发展的生动缩影,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凝聚党心民心推动发展的生动实践。推进乡村振兴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推动生活富裕、增进百姓福祉,作为工作落脚点,持续加强产业和就业帮扶,改善发展条件,广辟增收渠道,增强“造血”能力,激发内生动力。

“到基层去现场办公”的工作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强调不光要听“唱功”,而且要看“做功”。推进乡村振兴要深刻领会“三进下党”所蕴含的强烈问题导向、坚定实践品格,传承“四下基层”工作制度,坚持“发现问题在一线、化解矛盾在一线、工作落实在一线”的“一线工作法”,变会场为现场,以实干求实绩,推动政策真落实、项目真落地、问题真化解、发展见实效,真正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

“三进下党”与乡村振兴理论研讨会的与会嘉宾学者们正在参观下党村的“滴水穿石”纪念点。福建日报记者 施辰静 摄

“滴水穿石”的工作作风。

正是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经过30多年的接续奋斗,八闽大地广袤乡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时代的乡村振兴,同样需要咬定目标、埋头苦干。要把弘扬滴水穿石的工作作风,与用好“千万工程”经验紧密结合起来,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既立说立行、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又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健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推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工作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提出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下党的发展,正是得益于立足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走好未来的乡村振兴路,仍要做好“土特产”文章,立足乡村资源禀赋,打好特色牌、走好特色路,强化科技和人才支撑,做大做强做优福建的十大乡村特色产业,提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效力效能。

时间长河里,总有一些片段,闪耀着光芒,照亮前行的方向。

从历史中汲取滋养、获得力量,乡村振兴征途中, “三进下党”的故事仍将熠熠生辉。

责任编辑:蔡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