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经济 > 正文
涵养“底气”下接“地气”,跑赢新赛道——莆田工艺美术产业转型新探
www.fjsen.com 2024-10-16 09:13:34 林剑波 来源:东南网

image.png

高级工艺美术师陈春晖(右)和陈春阳(左)现场创作泥塑。

东南网10月16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林剑波 通讯员 伊晓燕 詹兴妺 朱崇飞 文/图)

核心提示

日前,2024海峡两岸工艺品博览会在莆田工艺美术城举办,向参观者展示上万件工艺精品。此次活动聚焦产业与生活融合,凸显“匠心雕魂 品质生活”主题,打造“中国美好城市生活”。通过1个主会场和10个分会场,上百名工艺美术大师现场创作,共同切磋技艺,推动文化交流与产业合作。

工艺美术是莆田三大传统优势产业之一,涵盖木雕、油画、红木家具、金银珠宝四大品类,以及竹雕、根雕、皮雕、石雕、泥塑、铜器、漆器、香文化等细分品类。据统计,全市现有30多万名工艺美术从业人员、7000多家生产单位,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超过200家,实现产值582.5亿元,占全省总量的三成以上。

当前,受消费市场萎缩、人工成本高企、传承后继乏人等不利因素影响,莆田工艺美术产业再次面临危与机。如何在危中求机?莆田工艺美术从业者适时调整,更加注重艺术向生活化转型,挖掘细分领域,培养传承创新人才,从供给侧方面下足功夫,让曲高和寡的工艺品走入寻常百姓家,力争在新一轮行业变动中跑出新赛道。

创新,迎合更多消费群体

博览会上,人流如织,红木家具展区格外热闹,这里汇聚了当地多家头部企业的最新产品,吸引新老顾客驻足品鉴。记者注意到,与往年不同的是,新中式家具展品多了起来,外观呈现简约流畅的线条美,摒弃了古典家具的烦琐,融入现代生产工艺,颇受年轻消费群体青睐。

“古典家具多采用榫卯工艺,选择名贵红木作为原材料,价格比较高昂。”福建华名华居家居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林晓峰说,受国内外经济大环境影响,高端消费市场不振,导致古典家具销量日减,于是,新中式家具开始大行其道。

福建华名华居家居股份有限公司位于莆田市涵江区梧塘镇,主要从事木材贸易、家具制造等业务。近年来,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该公司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选用美洲硬木开发新中式家具,从而降低原材料成本,提高整体性价比。

“古典家具侧重于传承,在用料、工艺、款式等方面不好创新,而新中式家具就不一样,可塑性很强,造型设计灵活多样,符合新一代消费群体的审美,更能打动他们的心。”林晓峰说,新中式家具还可以利用铜件结构生产工艺,便于拆卸安装,相应减少了物流成本,让更多人消费得起。

一件红木家具动辄上万元甚至上百万元,鲜有人问津当属正常,但如今,一件上千元的油画或泥塑,也让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使一些手艺人不得不重新思考,迫切寻求转机。

林瑞珍是一位“80后”,出生于莆田市秀屿区埭头镇,从小酷爱绘画,凭着与生俱来的天赋、少时的刻苦勤奋,以及后期的名师指点,业已成为一名技艺娴熟的油画师,现任第二届福建省油画行业协会副会长。因擅长画葡萄,他被业内人士称为“葡萄王子”。

最多时,林瑞珍在莆田国际油画城租了6坎店,现在只剩下1坎,可见当前的行情确实不景气。油画价格固然与工艺美术大师的名气、级别相关,但主要取决于纯手工创作的周期和繁复性。一幅常规尺寸大小的油画需耗时两三个月,更大的有时需要一年时间。

“以前是以出口为主,现在国内外购买者都有,特别是年轻人开始消费油画了,这是个好现象,也是个市场风向标。”林瑞珍说,新一代消费群体的购买力有限,所以油画产品创新势在必行,例如推出版面复刻品,可以有效降低价格。

时下,林瑞珍琢磨着与服装、家私、茶具等行业合作,向企业授权开发私人定制延伸品,将原本高高在上的艺术品融入生活,打开新市场。另外,林瑞珍还在营销渠道上动起了心思,准备“进军”直播界,携手知名网红主播,探索“我出产品你带货”的合作模式。

同样的问题也困扰着陈春阳和陈春晖,兄弟俩的父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莆田木雕”代表性传承人和莆田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陈氏工艺雕塑”代表性传承人陈国华,如今他们已经继承了父亲的传统手艺。

“原来的消费群体集中于国内外收藏家和艺术馆,他们要的是现代艺术品。受经济环境影响,现在此类需求少了,我们的艺术创作也不多,一年就几件。”陈春阳表示,接下来将采用中华传统吉祥文化中的元素进行创作,使产品更接地气,迎合更广泛的消费群体。

延伸,向细分领域拓蓝海

在福建省鲁艺家居有限公司展示区,除了一如既往的红木家具展品之外,天然香产品成了新宠,不同包装的诸多款式摆满了红木古董架,现场即可向顾客售卖。公司员工随手点起一根薰香,立时腾起一缕白烟,弥漫着一股氤氲之气。

福建省鲁艺家居有限公司是莆田红木家具龙头企业,正在牵头探索“香文化+红木家具”的营销新模式。“不单单是卖产品,还要引领一种生活方式和理念,提高文化附加值。”福建省鲁艺家居有限公司制香局总经理李江鸣说,公司投资几千万元,建造了一个香文化博物馆,供国内外客商参观体验,为全市天然香文化产业引流。

仙游县被誉为“中国古典工艺家具之都”,是全国重要的红木集散地之一。近年来,该县成立了国家香检中心仙游业务中心、福建省天然香文化协会检测鉴定委员会,搭建了全国首个天然香集聚市场——中国香博园,天然香文化产业有望成第二个百亿产业。

天然香文化产业源于仙游县香材市场,以往由于红木家具的火爆行情而显得默默无闻。眼下,红木家具行业面临低潮期。借助时兴的直播平台,天然香文化产业乘势而上。

“量少的时候每天出产50公斤左右,最多的时候可以达到200公斤。”元贞檀香行负责人王伟东告诉记者,他是吉林长春人,在仙游县榜头镇望厝社区一带创业10多年,起初主要经营檀香红木贸易,后来从中觅得新商机,决定开办加工厂,以檀香和沉香红木的粉屑和边角料为原料,生产各种天然线香、盘香、倒流香等产品。

有别于化工香,天然香不添加香精、助燃剂等化学物质,是一种绿色产品。“深耕不辍,坚持跑赢新赛道。”王伟东说,虽然现在的天然香总体产能还不高、规模以上企业并不多,但作为工艺美术产业的一个细分品类,必须从源头上严把材料关,认真对待每一道制作工序,确保产品质量。

薪火相传,好方配好香。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统天然香制作技艺(枫髓香)第九代传承人,陈剑锋立志复原《陈氏香谱》中的古方,前后花费4年时间,研制数百次,成功推出“香魁牌”枫髓香。2021年,这款香品参展世博会,成为国内唯一入选的天然香产品。

陈剑锋现任福建省天然香文化协会会长,在仙游县打造集检测、体验、培训、研学、香料种植、原料集散中心、产品研发于一体的中国香博园,为入驻商户提供电商供应链、质检、物流、仓储、主播孵化、商户运营等全方位服务,带动工艺美术产业上下游协同、集聚发展。“走线上渠道,把产品卖到全国各地。”陈剑锋信心满满,借助直播带货新型销售模式,打开仙游天然香的知名度。

天然香文化与红木产业关系密切,历史底蕴深厚。来自陕西西安的吕思远从所学专业出发,尝试挖掘天然香的历史文化,赋予产品更高的附加值。“天然香不能局限于产品本身,应该向文化领域延伸。”吕思远主张复兴传统香文化,开发更多符合现代人生活和需求的新香品,通过电商、直播平台等载体,做优做大天然香文化产业。

传承,新思维传授老技艺

在漆器展示区,记者看到高级工艺美术师林光旭为观众现场创作,他手法老到,一会儿用画笔在板上勾勒描摹,一会儿直接上手,将绘画材料沾到手上,然后在画上添添补补,不多久,一幅栩栩如生的生态田园画便映入眼帘……

林光旭是仙游县游洋镇龙山村人,1969年前往福州第一脱胎漆器厂学艺,向漆艺大师李芝卿拜师学艺,学有所成后回乡创办脱胎木模作坊。上世纪70年代,他一手缔造了仙游县工艺厂和仙游县竹藤编漆艺厂,旗下开办了20多个分厂。1992年,林光旭创立仙游县亨泰工艺品有限公司,获得自营出口权,开创当地漆器出口新纪元。

几十年间,林光旭不断丰富产品种类,从最初的漆木碗,发展到实用工艺漆器等。如今,林光旭已78岁高龄,由于后辈至亲均从事其他行业,晚年的他总记挂着技艺传承一事,担心后继无人,于是他从各类展会上物色人选。

“早年间,我有几个徒弟,但他们都没有坚持下来。后面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收徒了。但年纪越来越大,我感觉必须重新做好传承这件大事。”几年前,林光旭得偿所愿,招到徐慧娟作为关门弟子。

徐慧娟是一位“90后”,出生于莆田市秀屿区笏石镇岐厝村,2012年毕业于郑州轻工业学院绘画系,擅长漆绘装饰技艺。“主要是热爱这个行当,才能一直干到现在。”在漆画方面,徐慧娟借鉴传统技法,同时博采众长,使作品兼具色调明朗、立体感强、画面复古但不呆板等特点,成为新一代中的生力军。

莆田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是此次博览会的分会场之一,这里有“莆阳百工坊”非遗一条街,常年展示各级非遗项目,同时向游客出售文创伴手礼。从县巷南端的“文献名邦”牌坊步入古街区,只见“好锁匠”古锁馆门口的幌子随风飘扬,好似在招手迎宾,富有古趣。

程兆敏是这家古锁馆的主人,他从小就跟随叔祖父学习古铜锁制作技艺。1980年,程兆敏入职莆田第二中学,在物理实验室负责制作、维修教学用具。在工作之余,程兆敏仍然钻研、精进古铜锁制作技艺,在自家老宅里开办了古锁馆。

“传到我身上,已经是第四代了。今年,古铜锁制作技艺成功入选莆田市级非遗项目,给了我很大的信心,我一定要把它传承下去。”程沐升是程兆敏的儿子,大学期间主修广告设计专业,毕业后从事相关行业。

几年前,眼看着父亲一天天老迈,程沐升自觉应该继承古铜锁制作技艺,当好新一代的“守艺人”。随着时代的变迁,古铜锁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少,目前一般适用于特种行业,偶有一些收藏者上门定制。“光靠制锁手艺,难以维系基本生活,但责任在肩,义不容辞。”程沐升如是说。

在县巷北端,有一家错金银文化馆正对着“壶兰雄邑”牌坊,馆内展示着错金银的文化脉络和传承有序的家族史,同时也有多种产品面向游客销售。

错金银是中国古代金属细工装饰技法之一,主要在青铜铸造的车马器具、兵器及各种生活器皿表面上绘出精美图案,然后运用雕凿刻花技术,依图案之形凿出槽沟,接着将金银丝片或是铜片嵌入图案中,再经打磨平整、抛光磨亮,构画出图案或錾刻铭文。

错金银技艺的第一代传承人是张阿罕,而后传给其子张阿岳。如今,这项国家级非遗项目已传至张国王。2012年,张国王受南京博物院邀请,参与国家一级文物“陈璋圆壶”的工艺复原与研究,为中国古文物保护作出贡献。

焕活,产学融合注入新血液

在兆丰皮雕展示区,一幅硕大的皮雕作品悬挂于墙上,引来与会者驻足观赏。“这件巨作高3米、宽2.3米,利用牛皮结实、耐用、易刻等特性,经过设计、雕刻、上彩等几十道工艺,历时3个月完成。”主创人陈志鸿介绍说,采用传统文化中的福、龙、云等元素进行创作,以双龙腾舞和祥云瑞气构成“福”字图案,在金黄色的“福”字之下,刻有武夷山、湄洲妈祖、厦门日光岩等八闽图景,寓意国泰民安、百姓得福。

据史料记载,莆田皮雕最迟出现于明代弘治年间,当时主要应用在弓箭囊套上。陈志鸿祖上几代都从事皮制品生意,渐渐摸索出一套精湛的皮雕技艺。陈志鸿从小耳濡目染,对皮雕技艺情有独钟。

一直以来,由于受众不多,皮雕技艺鲜为人知。陈志鸿是一名退伍军人,接过家里的祖业后,他成立了兆丰皮业公司,自主研发、生产、销售皮革原材料、皮革工艺品、皮革边角料回收再利用系列产品等。

作为皮雕技艺传承人,陈志鸿时刻不忘自身的使命。近年来,随着莆田工艺美术产业的快速发展,陈志鸿愈发觉得如果把“传家宝”继续“养在深闺”,肯定会有失传的那一天。数年前,他主动与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在学校开设皮雕技艺选修课,培养皮雕技艺传承人。去年,首届6名皮雕技艺传承人走出校门,加入陈志鸿的创作团队。

“我主要参与皮雕产品的推广销售,兼顾制作技艺的学习。”陈莹毕业于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与皮雕结缘,今年入职兆丰皮业公司,“我很看好皮雕这个新业态,也很认可公司的长远规划,希望自己能为公司创造价值。”

随着皮雕知名度的提高,兆丰皮业公司还吸引了其他高等院校的人才。2018年,张子玥在福建师范大学漆画专业就读时接触到皮雕,产生浓厚兴趣。今年9月,她通过招聘如愿加入兆丰皮业公司,参与皮雕产品的设计研发。张子玥表示,她尝试将自己所学的漆艺与皮雕技法结合起来,为公司打造一系列受市场欢迎的畅销产品。

产业偏重实践,而学校偏重理论,两者缺一不可。福建省仙游职业中专学校是莆田市工艺美术职教集团的龙头院校,其开设的工艺美术专业也是龙头专业。学校每年可向工艺美术行业输送300多名学生,但目前全校工艺美术专业技能教师队伍仍显不足,仅有10多人。

为了强化在校学生的综合技能,福建省仙游职业中专学校持续优化师资队伍,继续在工艺美术校企合作中独占鳌头。

在博览会现场,记者找到了莆田市工艺美术大师张新良。刚一见面,他就热情地介绍起一款木雕果盆作品。“要是放在以前,这个果盆没有这么多漂亮的图案,这些吉祥元素都是取自中华传统文化。”张新良说,“一定要引导学生开放思维、创新思路,这样才能更好融入工艺美术行业。”

张新良毕业于福建省仙游职业中专学校,起初在一所小学教授美术课,后继续深造取得大专文凭,成功升至中学教授美术课。4年前,他选择回到母校。“在小学、初中教美术,我的技能得不到发挥,而职业学校可以让我有用武之地。”张新良说,他正在申报“莆田市技能大师工作室”,未来将创设教师素质培养基地,逐步增加在校“双师型”教师的比重。

image.png

群众在博览会上购买天然香文化产品。

image.png

兆丰皮业公司负责人陈志鸿现场创作皮雕。

image.png

高级工艺美术师林光旭现场创作漆画。

image.png

“葡萄王子”林瑞珍创作葡萄油画。

image.png

木雕作品

image.png

金器工艺品

image.png

错金银作品

image.png

巨幅皮雕作品

责任编辑:周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