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10月22日讯(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记者 林清智)今年是陈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
陈嘉庚先生是著名的爱国华侨领袖、企业家、教育家、慈善家和社会活动家。在中国近现代史的夜空中,陈嘉庚如一颗耀眼的恒星,闪烁着民族光辉,至今仍影响着无数后人。
福建日报记者 林熙 摄
这两天,各级领导、海内外专家学者和陈嘉庚先生后裔代表云集厦门,共同参加“弘扬嘉庚精神、共圆民族复兴之梦”系列活动,缅怀陈嘉庚先生的动人事迹和历史功绩,研讨嘉庚精神的历史意义、丰富内涵、时代价值。
当下,我们该如何赓续传承“嘉庚精神”,让它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深秋时节,厦门集美天高云淡,到访者络绎不绝。
10月19日,“沐光前行”特展在陈嘉庚纪念馆开展,展览以陈嘉庚与新中国为主线,展示他为新中国的建立、建设与发展所付出的不懈努力,同时展示伟大祖国建设日新月异、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
次日,历经5个月的修缮复原,陈嘉庚先生故居恢复开放,再现陈嘉庚先生居住和工作场景,室外增设的“陈嘉庚先生故居历史变迁”陈列展,为游客提供了沉浸式感悟“嘉庚精神”的实景课堂。
福建日报记者 林熙 摄
通过一个个图文展板和一件件文物,陈嘉庚传奇的一生渐次展现。
1874年10月21日,陈嘉庚出生于福建泉州府同安县仁德里集美社(今厦门市集美区)的小渔村。
少年时,他便奉父亲之命远赴新加坡佐理商务。1903年,父亲的企业破产,他毅然承诺代父还债,以7000元起步,在菠萝罐头和熟米加工业上获得成功,于1907年还清父债,在社会上赢得极高信誉。后来,他凭着诚信经营和过人的眼光,创造了傲世的商业奇迹,成为东南亚的“菠萝苏丹”“橡胶大王”。
他虽身居异邦,却心怀家国,在抗战期间,四处奔走,号召东南亚华侨支持祖国,组织成立东南亚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带头捐款,动员华侨机工支援祖国抗战,极大地支援了中国国内的抗日力量。1940年,他组织南洋华侨回国慰劳视察团历访重庆、延安等地,并发表演讲,盛赞中共领导的陕甘宁边区的新气象,认为“中国的希望在延安”。
他倾资兴学、散尽家财、培育精英,在家乡创办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被尊称为“校主”,在南洋大力兴办华文教育,一生办学时间长达67年,创办和资助的学校达100余所。在他的倡导下,许多华侨纷纷捐资兴学,蔚然成风。
他心系华侨,回国后组织成立了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并担任首任主席;提议成立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并在厦门创办了华侨博物院。
毛泽东和陈嘉庚在抗日战争中相识相交,后称赞他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1961年8月,陈嘉庚走完了他光辉的一生,长眠于家乡集美。
尽管已经离开人们半个多世纪,但“嘉庚精神”却被传颂至今。
忆往昔,观当下,在陈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之际,先生的愿景已经一一变为实景,“嘉庚精神”已在福建生根发芽,并成为建设新福建的宝贵精神财富。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
陈嘉庚参与了建立新中国的大业,为人民政协事业作出杰出贡献。1950年,陈嘉庚毅然告别家人,只身回国定居,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将满腔热情投入到新中国建设当中。
国家兴旺、民族富强,是陈嘉庚先生的心愿也是其奋斗目标。75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开辟了人类迈向现代化新道路,新中国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从落后时代、赶上时代再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今天的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足以告慰先生在天之灵。
厦门地铁1号线“嘉庚号”驶过集杏海堤。林志杰 摄
今年还是习近平总书记给厦门市集美校友总会回信10周年。
习近平总书记对传承弘扬“嘉庚精神”高度重视,在福建工作期间,对陈嘉庚先生为祖国特别是为家乡福建作出的贡献有切身感受,还曾以集美大学校董会主席的身份接受过《民族之光——陈嘉庚先生归来的岁月》电视文献纪录片摄制组的采访。
集美是陈嘉庚的桑梓之地,也是他办教育倾注心力最多的地方。1999年至2001年,习近平连续3年担任集美大学校董会主席。其间先后到集美大学7次,其中3次参加校董会会议,4次调研。
2014年,在陈嘉庚先生诞辰14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厦门市集美校友总会回信,指出陈嘉庚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以国家为重、以民族为重的品格,关心祖国建设、倾心教育事业的诚心,永远值得学习。希望广大华侨华人弘扬“嘉庚精神”,深怀爱国之情,坚守报国之志,同祖国人民一道不懈奋斗,共圆民族复兴之梦。
今年10月15日至16日,习近平总书记回到福建考察调研,并发表了重要讲话,要求扭住新福建目标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并提出了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上闯出新路,在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上奋勇争先,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上作出示范,在提升文化影响力、展示福建新形象上久久为功等重要要求。
当前,福建全省上下正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而“嘉庚精神”中所体现的忠公爱国、诚毅奉献、自强拼搏等内涵,则为弘扬新时代福建精气神提供了重要源泉。
当下,福建如何进一步传承弘扬好嘉庚精神?在10月21日先后召开的“弘扬嘉庚精神、共圆民族复兴之梦”座谈会、新时代弘扬“嘉庚精神”理论研讨会上,与会嘉宾提出真知灼见、良招实策。梳理其中观点,有三个方面的传承启示值得关注。
福建日报记者 林熙 摄
传承矢志报国的赤诚丹心。
陈嘉庚先生曾说,“人生于世,除为个人生活企图,更当为国家社会奋斗”。他出生在一个人人自危的年代,却不顾个人安危得失,挺身而出,纾难救国,领导千百万南洋华侨以巨大的财力、物力和人力,为祖国的辛亥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作出了突出贡献。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传承弘扬“嘉庚精神”,就要接过奋斗的“接力棒”,把爱国之情和报国之行结合起来,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团结引领广大海外闽籍侨胞,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一起来想、一起来干。
传承兴学办学的教育情怀。
陈嘉庚先生不仅是伟大的爱国者,也是一位毕生热忱为国兴学育才的教育家。他秉持“教育为立国之本,兴学乃国民天职”的理念,数十年如一日倾心教育事业,在家乡集美创立了涵盖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体系,创办了厦门大学这所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由华侨独资建设的大学,留下了“宁可变卖大厦,也要支持厦大”的感人故事。
传承弘扬“嘉庚精神”,就要继续动员全社会力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初心,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实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战略,以百年树人的眼光谱写教育强国的崭新篇章。
传承自强不息的诚毅品格。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要继续发扬敢为人先、爱拼会赢的开拓创新精神。“敢为人先、爱拼会赢”,反映了包括“嘉庚精神”在内的福建人的精气神。陈嘉庚年少下南洋,白手起家,历经风雨而百折不挠,始终重承诺、守信用,敢于拼搏、勇于奋斗,展现出刚强果毅、自强不息的精神。他把“诚毅”二字,作为他所创办的集美学村各校的共同校训,要求师生做到“诚信果毅”。厦门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止于至善”,也蕴含其自立自强的人格特质。
游客在陈嘉庚纪念馆参观学习。福建日报记者 林熙 摄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人生,也如同海上的波浪,有时起有时落。传承弘扬“嘉庚精神”,就要敢为人先、爱拼会赢、开拓创新,扭住新福建目标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
历史的天空,总有繁星闪烁,启迪人心,指引前程。
“以四万万之民族,决无甘居人下之理,今日不达,尚有来日,及身不达,尚有子孙,如精卫之填海,愚公之移山,终有贯彻目的之日。”100多年前陈嘉庚先生的这句名言,不仅深深地感召着一代又一代华侨华人,也激励着广大中华儿女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奋斗不息。
在传承弘扬中,不断赋予“嘉庚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嘉庚精神”必将绽放新的耀眼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