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文教 > 正文
深读丨从“有学上”迈向“上好学”,福安这样破题
www.fjsen.com 2024-10-26 08:53:05 来源:东南网

福安市建立起从幼儿园到职业教育的民族教育体系,点亮孩子未来——

从“有学上”迈向“上好学”

福安市民族实验小学学生在食堂用餐。

东南网10月26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单志强 通讯员 陈雅芳 吴景华 文/图)

核心提示

金秋十月,福安市民族校园工程建设如火如荼。在坂中畲族乡,充满童趣的福安市第二民族实验幼儿园拔地而起,预计明年春季投用。数百米外,占地7.7万平方米的宁德市民族中学新校区(高中部)主体工程基本完工。

项目建设热度映射福安民族教育事业发展温度。作为全国畲族人口最多的县(市),福安市现有畲族学生1.12万人。积极探索民族教育“四个一”行动计划,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完善强校带弱校,增强师资力量,目前福安市已建立起较完整的民族教育体系,涵盖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和职业教育。

2023年6月,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公布,提出“加快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全面改善民族地区办学条件,整体提升办学水平”。近日,本报记者深入福安几所民族学校,探访当地如何提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让少数民族学生从“有学上”迈向“上好学”,有力托举孩子的读书梦。

完善基础设施

学生“拎包上学”

金秋美景醉人,沿着蜿蜒的盘山公路,记者来到坂中畲族乡仙岩村,走进被《人民日报》誉为“畲山教育明珠”的福安市民族实验小学。

湛蓝的天空下,教学楼、宿舍楼红顶黄墙,与宽阔平坦的绿色操场相映成趣。明亮的教室里,书声琅琅。来自新疆的双胞胎姐弟穆妮热·玉散、阿卜杜拉·玉散正和同学们一起早读,手中捧着的新课本散发出淡淡书香。

书声悠悠荡山乡,笑脸盈盈满校园。师生们的幸福感是从自己心里长出来的。“现在的学校和以前比,好太多了。”福安市民族实验小学党支部副书记雷奶进感慨道,他在这里工作了30多年,见证了学校的蜕变。

福安市民族实验小学的前身是坐落于半山腰的农村小学,家离得远的学生上学要走一个多小时的山路,经常天没亮就得出门。从1980年起,学校实行寄宿制。

半山腰上的山区小学,硬件条件也不完善。“‘一室三用’,教室既是宿舍也是食堂,学生用稻秆当床垫,上面铺草席,没有热水器,冬天只能用冷水。”雷奶进回忆说,学校争取资金改造管网并加装热水器,同时装设3台饮水机,从山上引来山泉水,“这样学生才能喝上热水”。

教育发展有赖于诸多因素,其中教育投入是关键一环。由于历史原因,过去畲族群众一般居住在偏远山区,民族教育基础设施等相对落后。“为加强民族教育薄弱环节,上世纪90年代初,福安就在当地教育局设立了老区民族教育股,负责全市老区民族教育工作,成为全省唯一设此机构的县(市)。”福安市教育局副科级督导员薛少恭介绍,在此基础上,福安坚持“扩量提质”,对民族校园建设、办学条件改善的投入力度有增无减。

近3.6亿元,这是福安市近三年在民族校园工程建设上的资金投入。

投入近3亿元,建设宁德市民族中学新校区;投入2900万元,在坂中中心小学建设艺术楼多功能室、分校教学楼等;投入145万元,改造福安市民族实验小学学校操场、学生食堂等;投入3300万元,在穆云畲族乡新建一所民族幼儿园……目前,福安已构建起从幼儿园到职业教育的民族教育体系。

“丁零零……”中午11:05,下课铃响,福安市民族实验小学学生们有序排队到食堂用餐。食堂窗明几净,监控、空调等设施一应俱全。透过窗口往里看,但见菜肴丰富,好不诱人。“学校孩子家庭情况多数不好,以往一到开学报名,很多家长就为筹食宿费揪心。”雷奶进说,“得益于‘368惠生工程’的实施,学生们拎着书包就能上学。”

“368惠生工程”是福安推出的农村义务教育寄宿生、寄午餐生地方补助。“3”是福安市政府按每名寄宿生、寄午餐生每年300元,给予全市公办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及寄午餐学校的管理补助;“6”是每名寄宿新生一次性补助600元,由福安市教育局统一采购配置并发放寄宿设备和生活用品;“8”是每名寄宿生每年在省级补助营养餐1000元的基础上,每生每天增加8元(现提至10元)。“除‘368惠生工程’外,福安对畲族寄宿生按每年3000元标准做到全年免费就餐,并开设‘民族特困生高中班’‘春蕾班’等,让每一个少数民族学生都享有上学机会。”薛少恭介绍。

宿舍与食堂在同一栋楼,拾级而上,映入眼帘的是学生充满想象力的绘画作品。宿舍内,床铺干净整洁,温馨可人。“学校现有170多名学生,来自周边10多个乡镇,其中七成住宿。”雷奶进说,很多学生是留守儿童,内心比较敏感。为了更好地关注到每名学生成长,福安市民族实验小学探索出“六真七心”留守儿童生活学习关爱模式,由生管老师作为学生的代理爸爸、代理妈妈,让学生在校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去年,该校还被评为“全国乡村温馨校园建设典型案例学校”。

增强师资力量

课堂活力十足

“前几节课,我们分析了中国多个朝代的政治制度具体案例,这节课课堂交给你们,你们试着从中总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规律……”宁德市民族中学高一(10)班的课堂上,历史教师兰少云通过设置探究性题目,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这个词是兰少云刚入职宁德市民族中学时,她的“传帮带”老师缪亚华传授给她的。

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兰少云如愿进入母校,成为一名历史教师。第一次上课的场景她记忆犹新。“前期花了很多时间备课,但在课堂上讲着讲着就卡壳了。”缪亚华坐在教室最后一排,记录着她在课上的表现,并在课后陪她一起分析症结、探讨改进方法。

“历史课没有标准答案,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去思考,培养发散性思维。”缪亚华的这句话点醒了兰少云,她不断实践、磨炼,最终形成自己的一套教学方式。

“学校对年轻教师很重视。日常工作中不仅有老教师引路,还能外出参加各种教研、培训,和来自不同地方的老师沟通交流、碰撞理念,教学思维开拓了不少。”这些年,兰少云成长为学校历史教研组组长,并在宁德市优质课评比、宁德市作业设计等比赛中斩获佳绩。

师资力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为补齐民族学校教学短板,宁德市民族中学借助“结对子”“以老带新”“青蓝工程”等,打造青年教师培育机制。同时,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定期邀请专家学者来学校开讲座,组织教师参加校外培训讲课,开阔教师视野,提升教学水平。

师资力量足,教学质量好,升学率也有了保障。这些年,宁德市民族中学每年本科上线率都保持在85%以上。

宁德市民族中学位于福安城区,在多年发展中已形成一套成熟的教师培育机制。那些地处农村的民族学校,师资基础薄弱如何破解?近年来,福安优先兼顾民族学校名校长、名师队伍配备,通过均衡配置优秀教师资源,引领和带动民族学校教师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提升,当地民族学校现有市级以上骨干教师86人、副股级少数民族干部18人。

教师是办好民族教育的第一资源,为了让民族学校教师队伍不断有新鲜血液注入,福安在教师招聘、人才培育、职称评定等方面持续向民族学校倾斜,下大力气补足民族师资力量,激活民族学校教学活力。“这三年,我们共招聘少数民族教师40多名,占招聘教师总数的9%,着重为民族师资力量短缺的学科补齐教师,其中招聘畲歌畲语教师2人。”薛少恭介绍。

深化“手拉手”

资源均衡配置

当清脆的上课铃声响起,位于坂中畲族乡的福安市民族中学静了下来。初一(3)班教室里,来自宁德市民族中学的支教教师陈江陵带领学生开始“有理数加减运算”的学习。教室后排,4名老师认真记录着。

位于城乡接合部,学生流动率大——这是福安市民族中学的现状。“学校离城区只有10多分钟车程,有条件的家庭大多把孩子送到城区学校上学,70%学生来自农民工家庭,学习自主性不强。”福安市民族中学教务处主任阮铃恩说。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办好民族学校,给当地提出了不小的挑战。福安实施民族教育“手拉手”行动,由师资条件好的民族学校“牵手”薄弱民族学校,以教师跨校交流、校际交流、下乡支教等方式,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优质教师资源。

宁德市民族中学与福安市民族中学的结对帮扶由此诞生。

新学期伊始,陈江陵、张忠厚两位老师开启了他们在福安市民族中学的支教生活,每周上7节数学课,再加课后服务,为期一年。

怎样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宁德市民族中学教师陈媛的答案是:注重学习习惯养成,用心和学生沟通。

2019年,陈媛来到福安市民族中学。支教的第一节课,学生小钟(化名)就引起了她的注意。“小钟自制力差,课堂上专注时间不超过10分钟,不是和同桌讲话,就是趴着睡觉。”了解情况后,陈媛发现,小钟在课堂上捣蛋只是为了引起别人关注。

陈媛决定让小钟担任老师小助手,每天收发作业。“他很乐意做这事,而且做得很清楚。”渐渐地,变化在小钟身上发生了,他不仅主动完成作业,专注时间达到15分钟以上,“课后还会主动来问问题,和同学相处也更融洽了”。

半学期过去,小钟的成绩有了稳步提升。在陈媛所支教的班级,还有许多像小钟这样的学生。问及成功的秘诀,陈媛告诉记者,她把重心放在学生学习习惯养成上,表扬学生的进步,常常鼓励他们。渐渐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主性被激发,学习成绩也就提高了。

“教学不是单向知识灌输,更多的是要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激发求知欲。”在与支教教师开展教研活动、集体备课等互动中,福安市民族中学语文教师黄成芳对教学方式有了许多新思考。

“‘手拉手’帮扶通过教师互动,为本校老师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还能享受结对学校的一些培训资源,真正为学校教学注入活力。”阮铃恩说,2019年结对帮扶以来,福安市民族中学学生普高升学率保持在60%以上。

不仅是线下支教,近年来,依托教育信息化技术,民族学校通过同步授课,形成良好的主、辅课堂师生互动,改善了部分民族学校薄弱学科师资问题,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记者在茶洋民族小学采访时看到,上午10:25,学生依次来到多媒体教室,一场远程小学英语双师课堂准时开课。学生们根据屏幕上老师的指示认真发音、跟读,并积极参与互动。“农村学校师资有限,通过线上跟学,学生们与城里孩子共享优质名师资源,对提高学习水平有很大帮助。”茶洋民族小学校长占文清说。

文化传承有力

树立民族自信

福安市民族实验小学操场上,只见一组同学双手紧握竹竿,有节奏地一开一合,竹竿触及地面发出清脆的“啪啪”声;另一组同学轻盈地在竹竿之间跳动,动作干净利落……在福安市民族实验小学,竹竿舞是孩子们最期待的社团活动。

社团课为什么学竹竿舞?教师钟贵莲说,竹竿舞是畲族特有的舞蹈,独特的形式、美妙的音乐、鲜明的节奏成为畲族人劳作之余的重要娱乐活动。“现在很多小孩不会跳竹竿舞了。”作为土生土长的畲族人,钟贵莲对竹竿舞情有独钟,2019年,她在学校成立舞蹈社团,每周四16:30到17:30教学生跳竹竿舞。“孩子们很喜欢竹竿舞,在这里,不同民族的孩子通过舞蹈结下了深厚友谊。”钟贵莲说。

如今,竹竿舞已成为福安市民族实验小学一张闪亮的名片,在今年中华一家亲·2024海峡两岸各民族欢度“三月三”活动现场,远道而来的台湾师生与福安市民族实验小学学生踏着同一旋律,同跳竹竿舞。“文化交流应从小做起,两岸的小朋友也能因一场竹竿舞聚在一起,增进了解与认识。”台湾少数民族同胞翁锦栋说,他相信经由文化的力量,两岸同胞的感情会愈加深厚。

“民族教育,首先要培养孩子的民族自信,而树立民族自信应从民族文化开始。”薛少恭说,这些年福安充分挖掘畲族文化精髓,致力打造民族学校“一校一品一特色”办学模式,通过推进优秀民族文化进校园,为民族文化创新性传承找到着力点,为激发学生民族文化自信找到发力点。

如今,民族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在福安各民族学校有着实实在在的行动:康厝中心小学开展畲文化传承教育活动,要求学生会讲一句畲语、会懂一则畲族传说、会唱一首畲歌、会跳一个畲舞、会打一套畲拳;福安市民族中学聘请畲歌、畲舞等非遗传承人到学校授课;宁德市民族中学开发“畲族语言文化”“畲族文化风情”等校本课程;福安市民族职业中学搭建福安市畲族传统武术协会合作平台,推动发展民族体育项目……

“在民族学校里,不同民族的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成长,我们希望将一颗颗民族文化自信的种子播进孩子的心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福安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廖高清表示。

1  2  3  4  5  


责任编辑:李雅兰